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修订看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修订,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要求包括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首先得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除了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文本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课堂辩论不失为一种较综合的方法。要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开展辩论赛,从教师到辩手再到观众,从对辩题的分析,到资料的查找,再到辩论的预设与总结,都需要提前在课下进行认真布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批判性思维;课堂辩论
  在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中,明确了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对科学精神培养的要求包括“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那么,如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文章认为首先得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理解、善于表达,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而课堂辩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
  一、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道德与法治》七下教材中指出,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相关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很多地方非常相似,甚至可以把二者等同。不仅如此,批判性思维在辩证思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美国尼尔·布朗教授在《学会提问》一书中指出,批判性思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这与高中课标修订版中关于具有科学精神素养学生应具备的“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时不时听到各科老师在共同研讨时提出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二是学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老是看错题;三是有的学生喜欢死记硬背,一遇到“活”一点的题只能盲目套所谓的模式,答题情况不理想,还有的班主任会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您怎么老针对我一人”这种话张嘴就来。仔细想来,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都与批判性思维的缺乏有关。因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很容易能找准论题和结论,并根据线索找到理由,因此不论在理解问题还是表达自己观点上,都应有更出色的表现。
  因此,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分析推理并作出判断之前,就必须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观点,找到他的推理所在,对待他人的观点,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想当然。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堂辩论不失为一种较综合的方法。
  二、课堂辩论
  (一)辩论的内涵及意义
  经过平时实践与观察发现,课堂辩论这种形式对于提升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以及促进其自觉辩证地看待问题,澄清價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重要帮助,同时,辩论的活动形式正迎合了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究竟什么是辩论?为什么要在课堂开展辩论活动?简而言之,辩论就是企图借着语言的表述来说服听众,辩论是一种争论的艺术,而且是一种无论有理无理都能大声主张自己是对的艺术。以辩题“勤俭节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无利”为例,辩论双方都能依据辩题数出不少理由,不论勤俭节约好还是不好其实都会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最后一定会决出胜负,但是并不意味着胜的这方持有的辩题就是真理,仅仅说明胜方更有说服力。因此,辩论双方应极力找出于己方有利的论据说辞,来说服判决胜负的第三方即评委或观众。
  (二)辩论赛的准备和开展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辩论。原则上说,辩手在场上的每一句话都应是提前备好。要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开展辩论赛,从教师到主持人到辩手再到观众,从对辩题的分析,到资料的查找,再到辩论的预设与总结,都需要提前在课下进行认真布置。
  以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这一课题为例,课前一节课教师应设计好“发展经济应坚持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辩题,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是初次组织辩论赛活动,还应在前一节课简要向学生讲授辩论赛的基础知识,包括辩论内涵、意义和一般技巧,向学生介绍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在辩论赛的组织方面,其实没有固定的规则制度,只要把握了辩论赛的实质,往往形式是多变的。以这节课为例,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资料,4名正方,4名反方,除了一辩四辩分别理论陈词和总结,二辩三辩可以自由辩论。6名学生充当评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从观众的角度看辩论能更好地理解,为下次活动参加作准备。辩论时间25~30分钟,总结时间10~15分钟。第一次辩论赛活动主持可以由老师担任。其他同学可以任意选择正反方,在自由辩论期间可以举手发言支持所在辩方。(一是调动积极性,二是避免辩手冷场)
  除此以外,课堂预设非常重要。有意思的辩论往往要求双方实力势均力敌,强强对手当然非常精彩,弱弱对决也能有话可说,不至于冷场,但如果遇到一方强一方弱,很容易出现弱的一方无话可说,辩论陷入僵局。而这些情况教师必须提前做好预设,自行设计好一些问题,并想出对常见论据的反驳以应场。在课前,教师可以就辩题与部分同学进行交流,见表1。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到了课堂辩论开展阶段,教师应该是做到心中有数,该做的指导也应落实到位了,此时学生的状态也应是激情饱满、满心期待。令人惊喜的是,真正到了课堂辩论的实战中,学生的竞争热情往往能被迅速调动,出现许多之前预设中想不到的思维火花。
  (三)辩论赛的评价
  结合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新课标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表格,由教师和学生评委进行量化评价,并最终评出获胜一方和最佳辩手,当然,如果有多人表现出众,可适当多表彰一些以资鼓励。
  作为课堂辩论,评价的维度可以丰富多样,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如果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表现力这一块可以赋更大的比重;如果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则可以设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并进行合理反驳这一标准,(有的时候会出现辩论双方完全处于自问自答、自我陶醉,完全不理会对方观点,只罗列己方观点的情况;)如果重在鼓励提升逻辑思维和自己的见解,则可以设定这一评价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不应设置得过于复杂,一般有三到五项即可,教师点评的时候还可以就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课堂评价表示例如表2。
  三、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辩论活动,对于提升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以及促进其自觉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很大帮助。在辩论中,学生需要更认真地聆听与理解,需要更精简准确的表达与沟通,借助辩论这种模式,能促使学生更深入思考研究某些問题,能够逐步养成说理由和问理由的习惯,提高批判性思维,而不至于出现“老师这么说,书上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如果人们总是这么说,那么不管是不是传说,也许都是对的,是需要认真背的”这样的思维懒惰病。
  对于思想政治这样一门综合性德育课程而言,在价值观引导方面,适当通过开展辩论赛这种活动实现理性分析、自觉相信有时也远比教师讲授来得有效得多。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2017.
  [2] 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1).
  [3] 《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 贺善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03):45-49.
  [5] [美]尼尔·布朗,吴礼敬.学会提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13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