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移动阅读现状调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移动服务;服务转型
  摘 要:文章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3-0031-03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发展迅猛。为了顺应该趋势,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移动阅读服务,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以东北大学1,3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及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偏差,针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服务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1 调查方法及说明
   本次调查以东北大学14个学院不同专业和类型的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星系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315份,回收1,315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状况、移动阅读情况、移动阅读的影响因素、东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实用性四个部分,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1日至5月31日。
  2 东北大学学生的移动阅读情况分析
  2.1 基本情况调查
   在性别方面,女生占57.03%,男生占42.97%;在读者类型方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占59.24%、37.41%、3.35%;在读者专业方面,理工类、管理类、文史哲类、语言类、艺术类分别占57.19%、26.69%、10.49%、4.94%、0.69%;在读者年龄方面,20岁以下学生、20~25岁学生、25~30岁学生、30岁以上学生分别占28.67%、43.04%、22.97%、5.32%。
  2.2 移动阅读情况分析
  2.2.1 移动阅读的认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移动阅读已成为学生的主流閱读模式(92.17%),学生移动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网聊或娱乐(70.49%),学生注重移动阅读的便利性(83.19%)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阅读(76.43%),82.59%的学生认可和接受纸质阅读,67.76%的学生缺乏版权意识。
  2.2.2 移动阅读的使用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移动阅读的主要设备(80.61%);学生主要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阅读,如睡觉前(68.14%)、乘车(57.72%)等;72.77%的学生已进行移动阅读1年以上,近66%的学生平均每日进行移动阅读超过3次;50%以上的学生首选免费的阅读资源及校园无线网;学生的主流阅读方式是利用客户端软件进行阅读(75.59%);近80%的学生的移动阅读方式是浅阅读;一站式搜索引擎是学生检索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70.95%)。
  2.2.3 移动阅读的内容分析。调查结果显示,70.11%的学生喜欢阅读新闻时事,60.68%的学生喜欢阅读微信的相关内容,53.08%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类电子书,85.78%的学生喜欢阅读纯文本的资源,30.27%的学生倾向于音频资源,49.89%的学生喜欢多媒体资源。
  2.3 移动阅读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关注阅读设备的便携性(66.77%)、屏幕尺寸(52.40%)、可否联网(49.51%)、待机时间(40.46%)、运行速度(37.03%)和分辨率(35.29%),关注网络的稳定性(70.49%)、速度(62.21%)和网络使用成本(44.79%),关注阅读软件的有效性(66.84%)、全面性(65.02%)、便利性(58.63%)和稳定性(45.25%),关注阅读内容的丰富性(77.03%)、新颖性(62.51%)和易获取性(52.47%)。此外,有70%的学生的移动阅读不受他人影响,表明东北大学没有形成浓郁的书香阅读氛围。有66%的学生认为移动阅读不受知识产权的影响,有51.25%的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移动阅读障碍是时间和经济成本。
  2.4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实用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东北大学图书馆OPAC公共检索(4.64%)、主页专业学术数据库(13.92%)、微信(6.01%)等学术资源和数据平台缺乏了解;学生对微信(43.35%)和移动阅读APP(43.35%)较偏爱;学生对WPS办公软件(42.43%)、微信读书(30.04%)、掌上阅读(28.21%)、百度阅读(20.23%)等移动阅读APP较偏爱;有34.22%的学生认为目前超星移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较少,有52.32%的学生对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缺乏了解;学生认为图书推荐与分享(51.63%)、书刊和科研数据检索(46.54%)、“书评撰写、阅读与分享”(41.67%)、馆藏图书和期刊定位(41.37%)、读者个人数据统计(40.99%)、图书馆信息公告发布(32.93%)、读者个人账户管理(31.25%)等服务措施较实用。
  3 大学生移动阅读和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移动阅读存在的问题
  3.1.1 倾向于阅读娱乐类资源。目前,学生的移动阅读注重娱乐性、消遣性,喜欢阅读娱乐消遣类读物。由于移动阅读具有便利性和碎片化等特点,学生移动阅读的目的包括打发时间、网聊、娱乐、随机了解时政资讯及应急查询等,这与传统阅读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素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目的存在明显差异。阅读目的不明确必然影响阅读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1.2 阅读效率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移动阅读的内容、场所、每日时长、每日频次等都是随机和随意的,学生的移动阅读缺乏长远规划,读物来源和质量也难以保证,移动阅读的盲从性较大,阅读效率较低。移动阅读以快速浏览为主,快速的浅阅读已逐渐成为众多学生的阅读习惯,该阅读方式对阅读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及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   3.1.3 阅读环境有待改善。目前,很多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无法获得较好的阅读体验。由于东北大学图书馆在数字阅读设备和数字阅读资源建设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个人时间和经济成本是目前学生进行移动阅读的主要障碍。
  3.1.4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须加强。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为了获取较多的免费资源,在移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侵权行为。因此,东北大学图书馆应加强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2 东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3.2.1 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由于东北大学图书馆对移动阅读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和培训模式,导致学生对东北大学图书馆OPAC公共检索、主页专业学术数据库及微信的关注度、利用率较低,对超星移动图书馆缺乏了解。
  3.2.2 对数字资源、阅读软件及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亟须加强。调查结果显示,东北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内容较少,其在移动阅读APP的开发和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网站主页的数字资源导航和下载链接较少,这些都影响了读者移动阅读的效率。
  3.2.3 移动阅读服务与读者的实际需求契合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缺少针对读者个人数据统计的管理软件和查询平台;“书评撰写、阅读与分享”活动的开展次数较少,活动质量也有待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分享和推荐的图书信息缺乏新意,形式单一;针对读者的馆藏图书和期刊定位服务滞后等。
  4 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对策
  4.1 提倡人文关怀,转变服务理念,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移动阅读方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越来越喜欢移动阅读,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提倡人文关怀,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将相关的服务内容制作成音频和视频,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使用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应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对读者进行适度的阅读指导,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移动阅读方法,努力纠正他们的不良阅读习惯,促使他们将浅阅读与深阅读结合起来。
  4.2 加强数字资源及新媒体平台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选择可读性强、利用率高、学术价值高的馆藏纸质资源进行数字转化,为这些纸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也应加强数据库系统和平台建设,将传统数据库中的多媒体资源、教参资源、课件讲义等移植到专门的移动阅读数据库,通过增加数字文献的内容和形式,满足读者基于碎片化时间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大向书商、出版社及其他数据商的采购力度,不断扩充网络在线阅读资源。此外,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移动阅读设备和新媒体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增加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服务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读者主动关注并使用馆藏数字资源。
  4.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设移动阅读空间
   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阅读设备、阅读软件等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向读者免费提供屏幕尺寸大、分辨率高、运行速度快、待机时间长的移动阅读设备,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他们的多元化移动阅读需求。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建设舒适的移动阅读空间,设立移动阅读体验室,配备无线网络及一定数量的平板电脑、Kindle等阅读设备,安排业务熟练的馆员担任管理人员,为读者使用移动阅读设备、享受移动阅读服务提供帮助。
  4.4 调整服务方向,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应对照差距,努力调整服务方向,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多元化移动阅读需求。具体措施如下:针对读者个人数据统计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继续完善相关管理软件的功能,打造系统稳定、界面友好的读者查询平台;针对“书评撰写、阅读与分享”服务,高校图书馆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关信息外,还应定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针对书刊和数据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启用馆藏架位导航功能,提高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针对信息公告发布、读者个人账户管理等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完善网站主页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功能,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针对读者参考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服务方式,开展基于移动网络的在线参考咨询服务;针对读者的评价,高校图书馆应通过自主开发与对外购置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资源推广与服务评价平台,实现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5 建立移动阅读推广团队,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設置专门的阅读推广岗位,建立一支专业、稳定、高效的移动阅读推广团队,为读者的移动阅读提供帮助,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移动阅读习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图书馆应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积极培养优秀的阅读推广人。二是加强馆员培训。高校图书馆应定期举办培训班,为馆员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渠道,提升他们的文献资源组织与转化能力、服务平台管理与用户数据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将他们培训成综合能力强的阅读推广人才。
  4.6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读者的版权保护意识
   高校图书馆应努力提高读者的版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侵权行为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在网站主页发布有关移动服务的版权声明,告知读者在阅读及使用他人文献时必须遵守我国有关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文献获取时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其次,在接待到馆读者并对其进行移动服务时,针对文献的获取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应及时告知读者必须遵守我国有关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其了解相关权利、义务及发生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要求读者签订版权保护承诺书,对文献获取进行合理限定,以降低侵权概率。再次,高校图书馆应邀请法律专家举办版权保护的讲座和培训,印制相关的宣传手册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推送有关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提高读者的版权保护意识,从而降低侵权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文建.高校读者移动阅读现状与图书馆资源服务转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现代情报,2014(10):96-99.
  [2]叶嘉辉.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5):95-97.
  [3]孙金娟,江南.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8):57-62.
  [4]丁学淑,马如宇.大学生的智能手机图书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J].图书馆建设,2012(4):46-50.
  [5]马波,李宇.欧美国家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8):17-24.
  [6]王万起.香港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现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5(5):74-77.
  (编校:孙新梅)
  收稿日期:2020-02-16
  作者简介:马 波(1980— ),东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黄轶泽(1991— ),东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 本文系2018年度东北大学图书馆规划项目“东北大学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转型研究——基于大学生移动阅读发展现状调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FW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2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