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信仰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任务,也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信仰的力量。通过信仰的界说,明确了信仰在价值观教育中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仰巩固价值判断与评价的正确方向,信仰能够唤醒大学生的价值观意识等作用;探讨了需要从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和教育环境两个方面来进行建构信仰的机制,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仰 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一、信仰界说
  信仰是一种价值意识的深层次沉淀,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来源于价值评价的理性判断和情感强化。信仰不是无价值意义的思考,而是有着正向的价值追求,任何信仰都相应的表现出价值评价的要求。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获得肯定性认同后,便会在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服感,但是信服感只是信仰的一个环节。信服感整体转向信仰需要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基础上的强化。可见,信仰的过程是从一定的价值观念出发,经过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形成对对象深层认同,这时“信仰主体通过信仰这个媒介把自身的价值乃至整个人格全部地赋予、寄托和转移到信仰对象上,此时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是处于一种绝对的同一状态。”
  二、信仰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1.信仰能够为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家园以藏裹身躯,还需要精神生活家园来寄放灵魂,否则就会因失去自己的生存之根而不知所措”,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使这种精神得到相应的安置。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价值知识灌输的教育,同样需要信仰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唯有这种动力和支持才能固化学生的价值意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信仰是可信与确信的统一”。在价值观教育中,可信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揭示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是凝聚新时代中国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指导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原则;确信指的是大学生对这种价值观的向往,以及培养起的情感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是知、情、意的统一。知是信仰产生的前提基础,意志是信仰的强化因素,而情感是信仰的确信因素。信仰提供的精神动力不仅能够巩固已获得的价值观知识而且能够强化意志的培养,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信仰巩固价值判断与评价的正确方向
  价值判断与评价是基于实践的认识活动,只有信仰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方向,这一正确的方向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承担道德责任。坚持信仰,能够使我们掌握分寸,使自己成为道德责任的主体。面对社会中的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价,判断与评价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为的正当性,行为的正当性就是要求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信仰能够强化判断与评价的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认识自身和决定自身,并且不能够让任何东西从他那里夺走这种职责。”(伽达默尔语)
  3.信仰能够唤醒大学生的价值观意识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实现价值目标、实施具体行为的前提,而人们在进行选择时都会基于自身的权衡与思考。价值观意识就是人们權衡与思考的集中体现,是稳定形态的价值观念。通过信仰,能够唤醒大学生价值观意识,明确价值选择与判断的意义与导向,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行动。如果缺乏信仰的价值选择,容易在面对现实时显得茫然失措,本身也不能进行自主地价值思考与选择。通过价值观的信仰消除信仰的缺失与危机,当价值选择的正确性产生了一定的价值意义,反过来又巩固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信仰。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信仰机制建构
  1. 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观传递,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信仰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组成,教材凝结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深化价值观影响。一方面,教师本身的价值评价要与教材的内容相一致即形成“正向评价”。这样才能树立起教师的权威,保证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增强信仰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人格等非理性因素,同样影响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和信仰。如果教师的行为表现表里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弱学生对这种价值观念的信仰。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深刻理解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自由意识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能动性“仅仅是从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意义上划分的”,这种划分是片面的,行为的发出者不一定具有能动的意识,还需要“对能动性作异化与非异化的区分”。异化的能动性表现为对某种力量的屈从。在价值观教育中,如果只强调这种异化的能动性,那学生会不假思索的盲目接受价值观知识,而这种知识是不牢靠的,造成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对称。所以,我们要在价值观教育中确立的信仰是建立在合规律的能动性基础上的。合规律的能动性就是要培养一种价值自由意识,使自己能够进行自主的价值选择,并成为一定的道德责任主体。
  3.教育环境的建设是建构信仰机制的重要保障
  通过校园的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所学知识,丰富的精神世界。学校内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举办党的政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来宣传价值观内容。校园内部设置宣传栏,通过这种无言的教育形式能够在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的学者把大学生宿舍称之为价值观教育的“第三课堂”,宿舍的“文化是引导人、鼓励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有深刻影响”。因此,要积极引导宿舍的文化建设,倡导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学生的交流话题中,推动信仰机制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深入大学生,巩固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就需要把信仰作为其基础,把信仰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机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与外化作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试论信仰危机.求是学刊,1995.4.
  [2]陈新汉.从信仰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3]孙迎光.析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山东教育科研,1999.4.
  [4]陈章龙.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识机制问题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