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沟通是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重要沟通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更加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在自媒体时代这个新的沟通环境下的沟通主体和沟通客体也有着显著变化。这一视角下,沟通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
  高校思政课并不陌生,大学生的价值观在进入大学时已具有一定轮廓,当下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就像树木成长时必须进行的“修剪行为”。不论是对于单独的个体,还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非常明确,即“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把一定社会阶级所要求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构成的教育内容向学生传递,并被其接受、理解、内化的过程”[1]。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是离不开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对人的,且是有目标性的一种教育行为,其特殊性更加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在自媒体时代下,个体的个性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所接受的信息与价值观更加多样。大学生群体受这一特点影响更加明显,所以在师生之间更加强调沟通非常必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含义
  沟通是“传者和受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或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及理解共识的目的的过程[2]”。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就是沟通。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情感交互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既兼顾课程与学科,又兼顾意识形态和充分自由。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思政教师运用各种载体向学生传递这五本教材的知识,与此同时思政老师还肩负着正确传达中央精神、强调正能量、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等责任。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其特点,相比于其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加复杂。在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定的学术倾向,例如以学术形式探究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变化,延伸受教育的视线向现实生活倾投注意力,建构受教育者的意义世界,让社会得以更好的发展。所以沟通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对受教育者展开教育,引导受教育者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二、高校思政课中的沟通的各方面要素
  (一)沟通主体
  沟通主体首先是人,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纽带的方式,立足于每个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个体。沟通的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人。
  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中化身为教师。教师的经历、经验、态度、技巧各不相同,呈现出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个人的特点。受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中化身为学生,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学生的想法、意识、接受的信息和对信息的接收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一个统一的空间中,同属沟通主体的双方,在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时,“不是抽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了人,而是现实具体的人的活动教育了人自身[3]”。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方对另一方基于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施以影响,使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象的表达,所以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沟通客体
  沟通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传递情感和思想诉求所借助的客观内容。在自媒体时代,沟通客体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自媒体,就是公民媒体、个人媒体。传播者用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群体,或特定的个体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或规范、或不规范。例如自媒体中的典型平台,包括微信、微博、公众号、论坛等等,在这一情境下,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形成群聚,并受到一定思想的影响。
  同时,在沟通主体、社会发展的共同限制下,沟通客体更加丰富,并且呈现出了很多特点。例如在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思想信息被不同的人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到,选择性吸收或继续向外传递;另外思想信息来源上具有主体创造性,受教育者的主体创造性会因为自媒体平台的方便与多样而激发出来;同时,思想信息的独特在于它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的多元意识,思想政治内容属于思想信息中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价值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沟通主体双方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种柔性权力手段来维护统治和教化民众的基础,这就是一个共建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和两次‘转码’[3]”。三个阶段分别是指教育者要传授的内容,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信息、受教育者接受吸收的内容。两次“转码”是指由教育者将要运用的内容加工成信息即“编码”,受教育者将信息转化为接受到的内容即“译码”。但是“转码”、“译码”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不同环境里,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单就“转、译”这个过程,是在不断重复的一个过程。要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就要加强沟通主体两方的学习,能够使“编码”能力加强,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来不断重复、加强沟通主体的编码、译码能力。这样才能使得传者更好得选择沟通客體,沟通主体双方增强共建能力。
  在这一沟通机制下,沟通客体必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认同的,即要注重沟通客体的“质”。把空洞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来代替,将教育过程变得具体生动。使抽象的思想内容,在现实的个人生活中不断生成和丰富,接受者的感受就会更加强烈,教育效果就更好。在自媒体平台中,每个公民都可以发布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件以及对其的感受,即可以创造思想信息并向外传播,因此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声音,“主流媒体”的声音就会相对逐渐变弱。每个人在独立获得资讯的能力增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相对变弱的情况,对于大学生群体尤为明显,这也是现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沟通客体在注重“质”的同时,“量”也要达到,不能使“主流”少语、失语。   (四)沟通载体
  沟通主体利用沟通客体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进行沟通时,最常见、适用最多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和手段,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各类互动,使主体间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教学方法按照传统模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语言建构就变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决定性的一环,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阐道以解惑,明理以服人”的目的。即语言要遵循“真善美”的原则。
  关切现实,探寻规律为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对话是双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从理论的角度传递思想和认识,循循善诱学生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还要懂得从情感上去感染受教育者,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同时也要很好地把握情和理的界限。满怀感情,积极向好为善。当今信息化社会语境下,教育者更多扮演了一个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启迪思想、阐述意义,辅导学习,引导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另一个对话参与主体,自己有独立思想,能通过积极参与教育对话,在与教育者的互动活动中提高自己,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注重语言艺术为美。要努力做到使学生对于口头语言爱听,对于书面语言爱看。而且教育者的语言在引而不发、循循善诱的同时,还要体现实时性。表情包、网络用语、新潮词汇充满了学生群体的生活,构成他们之间沟通时的独特语言,所以教育者必须紧跟潮流。大学生群体作为使用和接触网络最多的人,和他们交流时要更关切尊重与平等。语言可以构建善意也可以构建恶意,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交流负面思想,对于一些负能量的,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要加以引导,则过程就更加注重实效性了。
  三、高校思政课中沟通的重要性
  好的教育,从“说出来”开始,检验教育成果,亦从“说出来”开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多维度来实现,不同的渠道除了传递知识,还传递着教育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一直在路上。不论内容还是形式,要实现既定教育目的,都要进行沟通。所以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础但又是最重要的,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教育方法。
  教育者将抽象的书本概念、教材内容转化为师生共同理解的语言符号,这是沟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内容创造的作用。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是启发的一个过程,因为个体差异,经常有沟通的行为,没有沟通的效果,有“形”而无“神”。所以将脑海中所想与教材结合,组织语言,最后再到表达出来,这本身也千差万别,在差异中找到共识,是沟通的重要性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经验、经历,使自身形成“闭环”,大多呈现静态、封闭的思维方式。在应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造就的不同个体时,要求教育者不断开阔眼界,提高应变能力,能创新能实践。要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频”,除了在外在的时间空间上保持一致之外,要尽可能实现调整好内在心理状态。即,“沟”的目标是“通”,通则顺,通才是这一过程中的着力点。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积极主动得投身于这一过程更利于沟通内容的共建。沟通正是内容共建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沟通,才能减少个体差异,增强组织共性,不至于“鸡同鸭讲”;只有沟通才能促使双方,共同筛选、传递、接受特定的思想信息,共同探索信息流动时产生的天然偏差和阻滞,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只有沟通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思想,而是有人情味的,有师生情的,一种发自内心得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浩.互融共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74-177.
  [2] 師曼.沟通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维度[J].理论与改革,2016(4):120-123.
  [3] 高晓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的语言建构[J].南方论刊,2017(9):100-101.
  [4] 鄢姿,郑炎山.多维度沟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83-86.
  作者简介:王靖(1996- ),女,山西晋中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1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