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西定襄西社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

  【关键词】山西定襄;西社遗址;龙山时期;调查勘探
  【摘要】西社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宏道乡西社村东部,2014年4月,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勘探。调查发现,西社遗址以龙山时期遗存为主,遗迹主要有灰坑、文化层堆积、房址等,遗物均为采集所得,有陶器和石器等。此次调查勘探为研究该地区龙山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西社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宏道乡西社村东约100米处,南距定襄县城约17.5千米。中心地理坐标为38°38′06″N,113°01′17″E,海拔748.44~776.1米。遗址位于山前冲积扇台地的最前端,东部有同河自西北向东南呈“S”形流过,北部为断崖,西侧为宏忻公路,南部有一条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的浅沟,另有一条东北—西南向水渠从遗址北部穿过。遗址地势略呈南低北高,整体较为平坦开阔。地表植被较多,以农作物为主,仅在遗址南部间以一些经济林木。由于长年的翻土耕作,地表较易发现陶片、石器等遗物。
  西社遗址是西社村农民早年在农业生产中发现的,1978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曾派人做过调查,之后山西省博物馆(今山西博物院)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复查,发现了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1]。1986年,西社遗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由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主持的“山西省‘国保、省保’大地坐标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首先以忻州地区的12个国保、省保级单位为试点进行调查、勘探,采集文物信息并为之建档,西社遗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省保级单位。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明确西社遗址的分布范围、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等情况,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与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
  一、遺址分布及堆积
  经重点拉网式地面踏查,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6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①。为更加准确地了解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情况,我们对其做了进一步钻探:在遗址中部沿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布一排间距约为3米的探孔,并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对每个探孔进行测量记录。钻探结果表明,遗址地层堆积较为均匀,文化层堆积厚度基本在1.5米左右,部分区域厚度可达3米。钻探确认的范围之外暂未发现连续的文化层堆积,但仍不排除零星遗迹现象存在的可能(图一)。
  总体来看,遗址地层可分为四层。
  第①层:耕土层。土色呈黄褐色,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茎、近现代砖瓦及陶片,厚0.5米。
  第②层:扰土层。土色呈褐色,土质较纯净,黏性较重,内含少量树茎、砖块及碎陶片等,厚0~0.5米。
  第③层:龙山时期文化层。土色呈灰色,土质松软,内含少量红烧土块、陶片、石器、兽骨、白灰面碎块等。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较少,除素面者外,器表装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等,厚1.5~2.5米。
  第④层:生土层。土色呈黄褐色,土质纯净、致密。
  结合地表遗物分布和文化层堆积情况来看,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文化遗存可分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东周三个时期。其中,龙山时期遗存分布最广,发现灰坑、陶窑等遗迹,采集到较多陶器和少量石器,二里头和东周时期仅发现少量陶片,未发现文化层堆积及其他遗迹现象。
  二、遗存
  (一)龙山时期
  龙山时期遗存基本遍布整个遗址区,以东、北部分布最为密集,西部只有零星发现(图二)。
  1.遗迹
  主要为灰坑和陶窑,以灰坑居多,集中分布在遗址北部断崖和南部浅沟的断面上。
  灰坑40座。按照形制可分为直壁平底的筒状坑、直壁圜底的锅底形坑和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三种,其中锅底形坑数量最多,筒状坑和袋状坑均较少。灰坑大小不同,长约1~3米,深约0.5~2米。灰坑内出土有陶片、石器、兽骨等。
  陶窑1座。破坏较严重。从暴露的残存部分来看,陶窑由火道、窑床、窑室等部分构成。窑室残高约0.7米,宽约0.5米,顶部距地表约0.3米。窑内有烧土、陶片等包含物。
  2.遗物
  此次调查发现遗物较多,以地表采集者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在对部分灰坑进行简单清理的过程中发现的,以陶片及石器为主。
  (1)陶器
  陶片数量最多,以夹砂灰陶和夹砂褐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灰褐陶和黑陶。夹砂陶又可分为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器型主要有罐、盆、甑、鬲、斝、蛋形瓮等。除素面陶外,器表装饰有绳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其中,绳纹最多,多饰于夹砂陶上;篮纹次之,多为竖行篮纹,均饰于泥质或夹细砂质陶上;弦纹和附加堆纹较少,仅见于少数夹砂陶。现对其中可辨识器形者进行介绍:
  鬲调查中发现较多陶鬲残片,其中较为典型的有4件,均为口沿及上腹部,根据口沿形制可分为二型。
  A型2件,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大袋足,腹部饰绳纹。DX140414B039∶1,口部有对称鋬手,腹部饰绳纹。口径18厘米,残高8厘米(图三,1)。DX140414B039∶2,领部有对称鋬手。口径22厘米,残高6.8厘米(图三,2)。
  B型2件,夹砂陶。口沿处饰指甲按压而成的花边,矮领,袋足外鼓,腹部饰绳纹。DX140414B017∶2,夹砂灰陶,侈口,口部有对称鋬手。口径12厘米,残高8厘米(图三,3)。DX140415B014∶1,夹砂红褐陶,领部饰篮纹。口径26厘米,残高6厘米(图三,4)。   鬲足4件,夹砂灰陶或夹砂褐陶。袋足中空,下有实足根,器表饰绳纹。DX140415C004∶1,残高7厘米(图四,1)。DX140414B022∶3,残高7厘米(图四,2)。DX140414B029∶1,残高10厘米(图四,3)。DX140414B017∶3,残高8厘米(图四,4)。
  斝5件。DX140414B038∶1,泥质灰陶。尖圆唇,近直口,折肩,斜腹。肩部以上素面磨光,腹部饰绳纹。口径12厘米,残高6厘米(图四,5)。DX140415B011∶1,夹砂灰黑陶。敛口,宽平沿,微束颈,深腹。肩部饰附加堆纹,其上饰捺窝纹,腹部饰绳纹。口径28厘米,残高6.7厘米(图四,6)。DX140414B025∶2,夹砂灰陶。敛口,宽平沿,微束颈,深腹。腹部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其上饰捺窝纹。口径32厘米,残高8.4厘米(图四,7)。DX140415D009-H∶1,夹砂褐陶。敛口,宽平沿,斜腹内收,口沿下饰篮纹,腹部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口径34厘米,残高7.2厘米(图四,8)。DX140414D001∶2,夹砂灰陶。敛口,平沿,深腹,腹部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口径28厘米,残高6.5厘米(图四,9)。
  瓮2件,均为夹砂灰陶。DX140414B020∶2,圆唇,近直口,微鼓腹。口沿下饰横篮纹,腹部饰绳纹。口径26.4厘米,残高8.8厘米(图五,1)。DX140415C005∶1,花边口,宽平沿,微鼓腹。口沿下饰一周刻划纹,腹部饰绳纹。口径22.4厘米,残高9.6厘米(图五,2)。
  蛋形瓮4件,夹砂灰陶或夹砂红陶。敛口,宽平沿,深鼓腹,腹部饰宽篮纹。DX140415E007∶1,口径38.4厘米,残高6.4厘米(图五,3)。DX140414B020∶3,口径28.4厘米,残高7.2厘米(图五,4)。DX140414B022∶2,口径28厘米,残高6厘米(图五,5)。DX140415B016∶1,口径26.4厘米,残高5.6厘米(图五,6)。
  甑2件。深腹,平底,底部残留一箅孔。DX140414B020∶1,夾砂灰陶,素面。底径8.4厘米,残高8.2厘米(图五,7)。DX140414B027∶1,泥质灰陶,腹部饰浅篮纹。底径10厘米,残高5厘米(图五,8)。
  盆4件,夹砂灰陶或夹砂褐陶。DX140415D006∶1,敞口,平沿,深腹,腹部饰宽篮纹。口径36厘米,残高10.4厘米(图六,1)。DX140414B011∶2,敞口,方唇,斜腹,腹部饰篮纹。口径26.4厘米,残高6.8厘米(图六,2)。DX140414A017-H1∶2,敞口,斜沿,深腹,腹部有对称鋬手。器表饰宽篮纹,鋬手上饰三个捺窝纹。口径22厘米,残高7.6厘米(图六,3)。DX140414B030∶1,方唇,斜腹,口沿饰弦纹,腹部饰篮纹。残高8.8厘米(图六,4)。
  尊2件。DX140415B002∶1,泥质灰陶。圆唇,敞口,口部加厚,长颈,素面磨光。残高5.2厘米(图六,5)。DX140415B018∶3,夹砂灰陶。圆唇,矮领,直颈,深腹微鼓,腹部饰浅篮纹。口径24.4厘米,残高11.2厘米(图六,6)。
  罐5件。DX140414B025∶1,夹砂灰陶。深腹,平底,腹部饰篮纹。底径20厘米,残高5.2厘米(图六,7)。DX140414B032∶1,夹砂灰陶。深鼓腹,平底,素面。底径16厘米,残高6厘米(图六,8)。DX140414D006∶1,夹砂灰陶。深腹,平底,腹部饰篮纹。底径12.4厘米,残高4厘米(图六,9)。DX140414B011∶1,夹砂灰陶。深腹,平底,腹部饰绳纹。底径12厘米,残高3.5厘米(图六,10)。DX140415B012∶1,泥质灰陶。花边口,矮领,口沿内壁有一周凹槽,领部饰篮纹。口径26厘米,残高4厘米(图六,11)。
  (2)石器
  发现较少,有石刀、石斧、石铲等,均为青石质,通体或局部磨制。
  石斧1件。DX140414D007∶1,青灰色。刃部已残,近长方形,一面平直,一面微弧。残长11.2厘米,宽6厘米,厚3.4厘米(图七,1)。
  石铲1件。DX140415B012∶2,青灰色。残留部分近方形,器体较薄,双面刃。残长8.4厘米,残高7.8厘米(图七,2)。
  石刀2件,近长方形,均已残。DX140414E016∶1,褐色。双面刃,背厚刃薄,中部有对钻孔。残长6.6厘米,残宽5.2厘米(图七,3)。DX140415A005∶1,青灰色。刃部已残。残长7.8厘米,残宽5.2厘米(图七,4)。
  (二)二里头时期
  仅在遗址中部偏北和东南部发现少量陶片,多为夹砂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可辨器型仅有鬲。
  鬲1件。DX140414B018∶2,夹砂灰黑陶。圆唇,高领,袋足外鼓,腹部饰绳纹。口径29厘米,残高8.8厘米(图八)。
  (三)东周时期
  仅在遗址北部和东南部发现零星陶片。多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粗大绳纹,可辨器型仅有豆,但残损严重。
  三、结论
  西社遗址此次调查采集的遗物较为丰富,以龙山时期文化遗存为主,有陶器和石器两种。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较少,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附加堆纹较少,兼有少量素面陶器。器型主要有鬲、斝、甗、蛋形瓮、盆、罐、豆等,多为手制而成。石器发现较少,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等,均已残缺不全,石料均为就地取材,以青石为主。关于西社遗址的文化性质,张德光先生曾在《山西定襄县西社村龙山文化遗址调查》一文中做过详细的阐述,认为在西社遗址采集到的各类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器形均与晋南、豫西及陕北地区同时期的器物有明显差别,但与河北张家口地区发现的器物类型及组合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之间或许存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1]。
  西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忻州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及社会经济形态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虽然此次工作仅是对遗址做了全面的调查和勘探,没有进一步进行发掘与清理,获得的遗址资料也不能揭示出遗址的全貌,但通过调查、航拍、钻探等一系列工作,全面采集了遗址信息,并利用ArcGIS等软件制成三维模拟图形,为遗址保护以及日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1]张德光.山西定襄县西社村龙山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87(11):970—973.
  〔编辑:张晓虹;责任编辑:成彩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2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