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洲法语国家来华留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调研与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非国家的交往得到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密切。近年来,我校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笔者借助武汉理工大学法国研究中心这一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习情况、日常生活、行政服务等角度出发,对武汉理工大学非洲法语国家留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留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留学期间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分别从留学生自身,高校和政府三个层面对中非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策略性的思考,以期对本校和其他高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非洲留学生;法语;满意度;武汉理工大学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第三世界国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中非关系发展前景大好。在深入推进与非洲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时,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据2017年教育部统计,在华非洲留学生总人数已将近5万人,成为我国外国留学生中规模增长最快的主体之一。截止到2011年,非洲国家自费留学生数已超过政府奖学金名额的2.3倍。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愿意来华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因此各大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深入地调查研究非洲留学生在华的学习情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为中非合作培养优质人才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自2016年以来,随着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各学院的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法国研究中心的建立,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增长更快,占目前我校留学生总数的23%。因此笔者选取武汉理工大学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留学生为调查样本,深入调查他们在校期间的满意度,以期从非洲法语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武汉理工大学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62位留学生,包括48位男性和14位女性。他们分别来自布隆迪(16%),摩洛哥(13%),刚果(10%),科特迪瓦(8%),加蓬(5%),尼日尔(3%)等19个非洲国家,见表1。其中50人都处在20-30岁这一年龄段。从学历上看,调研对象包括8名在读博士,22名在读硕士,以及32名在读本科生,大多分布在土木(24%)、矿业(15%)、信息(13%)和经管(24%)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网设计问卷,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在留学生宿舍区发放纸质法语版调查问卷;在老师协助下向留学生邮箱统一发放电子问卷。最终共收到62份有效问卷,利用问卷网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
  访谈法:发放问卷的同时与调研对象进行简短的访谈;选取了四位有意向与笔者进行深入交流的受访者,对问卷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与延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在校学习情况
  非洲法语国家来华留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动机、學习互动与学习时长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涉及留学生来华动机、择校动机以及专业选择的动机。在来华动机方面(多选),各选择占比为“提高自身能力”(35%)、“对本校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的认同”(27.8%)、“喜欢中国教育制度”(27.8%)、“父母的意愿”(27.8%),其次还有部分留学生(18%)表示他们选择来华是由于工作需要,希望入职中非合作企业。
  在择校动机方面,大部分留学生选择武汉理工大学的原因是对专业(32%)和学校国际排名(29%)的认可;丰厚的奖学金成为15%的留学生选择的理由,还有5%的留学生是通过校际合作项目来到武汉理工大学。
  在专业选择方面,36%的留学生表示选择该专业是“为了学习在本国欠发达领域的知识”,23%是出于兴趣,19%是看中了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其余则是根据他人建议,结合专业难易度等其他因素做出的选择。可以看出,非洲法语地区留学生多集中在理工类学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
  (2)学习互动与学习时长
  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学习互动中,仅有23%的留学生表示经常与中国留学生互动,近57%的留学生选择了“偶尔会与中国同学进行学习互动”,“非常少与中国留学生互动”占21%。综合来看,近78%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学习交流很少,且主要局限于课堂交流。在与留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很多留学生有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意愿,但是缺乏交流机会。一些兴趣社团也在组织相关活动,但覆盖面仍然有限。
  在学习时长方面,留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长都大于1小时,16%的人有1-2小时的课后学习时间,47%有2-3小时的课后学习时间,37%在3小时以上,大部分留学生表示在课后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
  (3)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访谈中,大部分的留学生表示他们的问题集中在课程安排以及语言沟通上。他们们认为某些课程的设置不太合理,如留学生仍需选读公选课,但这类课程与他们主修专业的关联度不大。还有一些留学生对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到不适应,因为中国课堂以教师传授为主,而非洲课堂则注重师生间的探讨交流。在语言沟通方面,部分留学生表示中文授课存在理解困难,希望有更多的英文授课。
  (二)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的调研包含留学生的生活适应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业余活动。留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反映了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程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学校的包容度,甚至会影响留学生的就业意向以及毕业后与学校的联系意向。
  在适应性方面,60%的留学生表示他们在三个月内适应了校园生活,但是仍有40%的同学用了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才适应学校的生活。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沟通、饮食、气候等几个方面:语言沟通问题(40.7%),交通拥堵问题(11.4%),文化差异(10%)。有数位留学生提到了宿舍晚11点的门禁,因为在他们国家,学生们通宵聚会并不稀奇。   在业余活动中,排在前三的分别为运动健身(34%)、看书(17%)、以及上网(14%)。可以看出留学色的业余活动是积极健康的,但比较单一,与他人沟通较少,社会互动性不强。
  (三)行政服务
  行政服务主要由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提供,负责协调留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与学籍、政府奖学金、毕(结)业留学生公寓的管理,旨在为留学生在校的学习及生活提供便利。
  本次研究主要从办事流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以及语言沟通四个方面设计问题:如“对武汉理工大学的行政服务是否满意?”、“你认为学校的留学生的行政服务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多选)”等。
  通过问卷及访谈得知,留学生们认为行政服务部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沟通(46.3%)、办事效率(33.3%)和办事流程(31%)。由于81.5%的受访者之前从未来过中国,语言沟通成为突出问题。此外,针对办事效率方面,留学生认为学校办事手续繁琐,等待时间过长。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学校发放奖学金的时间较晚,影响了他们在华的正常生活。
  (四)学校满意度
  留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主要体现在是否实现了来武汉理工大学学习的预期计划。对学校满意度的分析,有助于帮助学校和相关部门分析学校的留学生招生、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在问题“总体来说,你对武汉理工大学是否满意?”中,选择非常满意的有26%, 41%满意,17%略满意,11%不太满意,5%不满意。这一比例反映出留学生对于在武汉理工大学的学习满意度较高。
  三、总体分析
  根据调查五个不同方向的满意度,笔者将每个满意度问题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选项作为表示满意的正向答案,并总结得出5个方向的满意度,结果见如表2:
  表2  各方向满意度调查
  维度 学习 生活 行政 学校 总体
  满意度 68.4% 53.7% 61.1% 66.7% 59.2%
  根据表2可知,各个方面的满意率均较高,集中于50%~70%之间,其中来华留学的总体满意度接近60%;对学习的满意度最高,达到68%以上;在学校生活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但仍达到了50%以上。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在留学生的生活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四、对策思考
  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武汉理工大学对留学生的管理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行政管理不够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对策思考:
  (一)留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上讲,非洲留学生提出的几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教学以及对学校管理的不适应等方面。
  非洲留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心理必定带有自身文化的印记,即使到了中国,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也不会消失,难以迅速融入当地社会中去。中国的高语境文化特点,即内隐,含蓄、反应很少外露等,又加剧了这一过程的难度。在此情形下,非洲留学生应主动提高适应性,如遇到与自己国家文化有不同乃至冲突的情况时,应用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当地约定俗成的习惯。
  除此之外,他们可以主动增加文化接触的频率,在来中国之前,可以通过媒体或毕业生提前了解中国、武汉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的相关情况,为留学期间的心态转变做好准备。到校后可以加入本地大学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在学习之余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社团聚会,这也有助于他们探索发现中国人文特色,加强与本地学生的交流互动。
  除了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之外,留学生们还可以走出校门,到学校周边采风,在闲暇时间里参观当地古建筑或人文景观,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他们也可以参加中方企业组织的实习,通过增加自主能动性的方式去适应环境。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留学生的大本营,是留学生的第二故乡。学校不仅要紧抓留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要关心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加强中非学生的接触与沟通。
  (1)单向变互动
  就武汉理工大学而言,虽然外语学院每年都举办了“外语节”等活动,旨在介绍各国的文化、美食、民俗,但往往吸引到的只是中国学生的目光,少有留学生前来参加,这一文化交流其实只是一种中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单向输出。针对上述情况,学校要灵活变通转化活动形式,把单向输出变成双向文化互动,例如举办中非文化节、中非学生友谊运动会等互动活动,实现纯粹的“倾诉者”到“倾听者”再到“参与者”的转化。
  针对课堂上的留学生与本地学生交流少的问题,学校可以提供中非学生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机会,让双方在“结对子”共同研讨完成的过程中增加交流学习和互动。
  上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非洲留学生来华所遭遇的最大困境是语言问题,而中国学生往往也缺乏英语口语的实战操练机会。如果学校能采取一定措施,如建立“中非英语角”,让中非学生能够定期、长期地进行中英文双语交流,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双方语言水平的提高,也会使非洲留学生的归属感和适应性大大增强。
  (2)攻破语言难关
  在课堂上,非洲留学生遇到的主要困难仍是语言问题。教师队伍的语言能力要与非洲留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做到因材施教,找準留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他们融入环境的同时做到求同存异。
  尽管国际教育学院为非洲留学生开设了英文授课班级,但担任英文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英文水平有待提高,在现阶段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中的英文授课效果。除此之外,对于中文授课的课堂,尽管几乎所有的非洲留学生都接受了数月的语言培训乃至一年的预科学习,但在听课时仍感到吃力。除了中文本身难度较高,也与教师的方言口音及语速问题有关。因此,承担了英文授课教学的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增强与学生自如沟通的能力。而中文授课的教师则应使用正规的教学用语,尽量说标准普通话,在课堂上随时注意留学生的听课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授课进度。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英语讲解和解释,争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课程编排上应考虑减少公选课,适当增加文化宣讲课程,课堂上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加强教师双语教学培训与外出考察学习。
  (3)加强后勤备战实力
  学校在选聘留学生管理行政服务人员时,应当全面考量职工的工作能力,其中,外语水平和办事效率应作为两个重要的考虑指标。在工作过程中,行政人员也应主动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留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并在交流过程中尊重中非的文化差异。另外,学校应利用学校论坛,或者组建本校的留学生网络窗口,及时听取留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和意见,更好地改进工作。
  (三)政府层面
  非洲留学生通过在高校留学进入汉语语言环境并以自身非洲文化来适应中国文化,这为中非的跨文化合作提供了特殊的人才储备,也为中非的跨文化商贸合作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在中非合作的“顶层设计”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从留学生选择专业的数据调研结果来看,他们主要是来为了广阔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来我国高校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针对这一点,政府应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推动校企合作,让非洲留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我国的企业工作当中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其次,政府应适当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例如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医疗保险、减免学杂费或者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来增强中国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应加大留学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发动国内知名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或鼓励企业与非洲高校签订培养计划等,以此来吸引非洲人才来华学习。
  对非洲法语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满意度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中国的文化输出层面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非洲留学生来华动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留学生们大多为中国的学术氛围、科研水平和教育制度所吸引而来到中国,因为喜欢中国文化而前来留学的概率并不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科技实力输出已收获了极大的成功,但文化软实力输出还有待加强。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将是留学生工作的重点。在非洲国家加大中国文化的宣传力度既能加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也能让来华的留学生们热爱、适应甚至创造中国文化。
  五、结语
  文章是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师生对非洲法语国家留学生的现实情况关注与相关问题的思考。通过对非洲法语国家来华留学生教学、生活、行政等各项服务的调研,我们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不足。我们在保持成绩的同时应该重视不足,更应该为如何改进不足做出更多的有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必将为其他高校的国际化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也将为国家的中非合作愿景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贺文萍.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概述——发展阶段及未来挑战[J].西亚非洲,2007(03):13-18,79.
  [3] 牛长松.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0,32(04):22-27.
  [4] 叶帅.非洲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时间观、家庭观方面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0):30-31.
  [5] 刘祥.武汉理工大学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6] 孙宛秋.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 张雷,郑江华,翟风杰.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实践的探索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7):162-165.
  [8] 胡庆余.广外非洲法语国家留学生校园融入情况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9] 权姗姗.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對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10] 马宝玲(Makoma Pauline).河北省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8.
  [11] 林琳,崔羽杭,唐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动因调查——以佳木斯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8(06):195-196.
  [12] 孙茜.“一带一路”背景下非洲在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9,40(02):133-136.
  [13] 马兴祥,殷欣琪.来华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对策——以某高校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19(03):10-15.
  作者简介:李格子(1999.05- ),女,河南驻马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吴丹妍(1998.08- ),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刘昕彤(1997.07- ),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2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