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功能演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了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的知识、技术、协作与统筹四个方面的优势,梳理了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功能演变过程,最后提出了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功能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9-0056-03
  关键词:数字人文;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都呈现出明显的技术特征: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和平台,使人类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保存;另一方面,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的良性互动带动了方方面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催生了诸多新兴研究领域,数字人文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数字人文技术的概念被提出已久,但直至21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这项技术的具体应用,因此,数字人文技术又可被称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作为社会文明存储和传播的载体,图书馆也敏锐地发现了数字人文技术的优势,逐渐引入了这项技术,虽然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就整个行业来讲,数字人文技术与图书馆知识传承服务的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基于此,笔者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载体功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文化载体功能的演进过程,并对数字人文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服务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数字人文又被称为人文计算,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发明以及创新的一门学科。对于传统的知识存储机构——图书馆而言,在数字人文时代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转型,发挥保存知识资源、提供技术支撑等作用。
  1.1 保存知识资源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历史系威廉姆·托马斯教授认为:“数字人文未来将更加注重成果传播和知识普及。”担当人类社会文化知识普及重任的最重要的机构为图书馆[1],其中,高校图书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原因在于高校图书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学科研究成果,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大有裨益,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具备数据组织、分析和整合等功能,不仅保存和传播了知识,还创造和丰富了知识。在数字人文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发达的网络进一步推动知识成果的传播与普及,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
  1.2 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人文项目的完成和应用需要相应技术平台和工具的支撑,高校图书馆强大的人力团队可以为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提供土壤。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构建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存储空间,这不仅是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更为数字人文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项目支撑[2]。
  1.3 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资源流通中心,同时也兼具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的受众群体为高校师生,一般来说,图书馆也会定期开展讲座或培训,帮助师生提高信息素养。这种教育职能增加了数字人文在高校中的传播频率,深化了数字人文理念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师生读者能够掌握数字技术,并依托这种技术进行资源的获取和知识的学习[3]。
  2 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的优势
  在高校图书馆与数字人文技术结合的初级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的文化传承职能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人文服务上,而且渗透到期刊存储管理、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协作与统筹四个方面。
  2.1 知识优势
  高校图书馆汇集了各个学科的专业文献以及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具有丰厚的资源基础。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还可以积极与其他文化机构形成合作关系,推动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突破固定范围的限制,成为兼具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大型文化载体,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保障,这是数字人文时代带来的学科交叉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图书馆承担文化载体功能的前提条件[4]。
  2.2 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是高校图书馆独具的优势之一,数字人文时代对技术的要求较高,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专业团队对知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对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避免纸质文本因长时间保存不当而遭到损坏;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资源库,促进数字人文研究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此外,高校图书馆的技术优势还表现为专业馆员能够熟练运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新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动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扩大文化辐射范围。
  2.3 协作优势
  高校图书馆自身具备学科交叉的特点,能够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机构串联起来,推动学者、管理者和研究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科之间的人文交流,这不仅契合数字人文的时代精神,也创造了交叉的学科知识,实现了知识增值,同时有利于以交叉的优势突破学科研究瓶颈,为各机构、各部门的学术研究搭建起协作的通道[5]。总之,数字人文技术可以为文化传播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图书馆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施主体。
  2.4 统筹优势
  无论是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还是高校图书馆平台的维护,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般来说,高校有用于图书馆的专项资
  金,因此,图书馆可以统筹分配经费,从规划层面做到有序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将资金投放到图书馆知识构建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价值的实现。   3 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功能的演变过程
  3.1 从知识存储向嵌入式学科服务过渡
  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文化载体功能经历了从单一的知识存储向复合的知识生产过渡的过程。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服务主要表现在对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学科资源文献的保存和输出上。伴随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数字化、信息化,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嵌入专业学科研究中,助力知识增值和成果转化。
  3.2 从数据存储向数据分析服务过渡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信息化处理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功能已经由数据的交流者向数据挖掘分析者转变,依托于数字人文技术,高校图书馆已成为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文化机构。
  3.3 从信息收集向资源推荐过渡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从数量上看是呈爆炸式增长的;从质量上看,整体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这些知识资源是非结构化的,碎片化与片段化的特征十分明显,高校图书馆原有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平台的运行被搬上了“云”端,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建或租赁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或进行成果推广[6]。由此可见,在数字人文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功能实现了从信息收集到资源推荐的过渡。
  4 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功能的创新策略
  4.1 引入数字人文理念和技术,拓展知识资源传播范围
  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数字资源发展策略,完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功能,对知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拓展知识资源的传播范围。具体来讲,高校图书馆应充分依托网络的便捷性,联合博物馆、档案馆等人文机构,建立辐射范围广的虚拟空间传播体系,不断充实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改善现有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功能延伸不足的困境,进一步打造跨机构的学术数字化平台[7]。
  4.2 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创新信息服务形式
  高校图书馆在应用数字人文技术时,不仅要注意到知识和学术的复杂性,也要向专业性和交叉领域倾斜,创新信息服务形式。总之,在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越来越多的读者也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所需资源。
  4.3 弘扬人文阅读,创新经典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阅读推广是一项全球关注的话题,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经典阅读资源的推广模式。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传播平台开展多种服务,如知识订阅、智能资源推送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公开课、线上讲座等服务,以满足数字环境下读者的多样化资源获取需求。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只有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人文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对知识资源进行宣传和精准推送,才能参与到学科知识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使更多读者了解和使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从而不断强化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洪波,羅玲,李大莉.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9):110-113,122.
  [2] 赵冉.数字人文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2):8-10.
  [3] 李时雨.新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发展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8):183-184.
  [4] 高媛.数字人文时代高校人文社科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7):42-43,46.
  [5] 陈诚.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3):6-9.
  [6] 周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6):50-53.
  [7] 马茂华,陈倩.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河北科技图苑,2017(4):9-13.
  (编校:周雪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26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