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志愿者作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文章以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现状,分析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9-0014-03
  关键词:志愿者;志愿服务;长三角地区
  1 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现状
  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读者的公共文化机构,与志愿服务精神具有相似的属性,二者都强调公益性和服务性。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机制,可以更好地展示其开放与平等的服务内涵[1]。笔者选取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金陵图书馆等7家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咨询、网站调查及文献调查等方法对相关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1 概况
  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福建省图书馆较早响应国家号召,于1996年开创了志愿者服务[2]。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在本次调研的7家公共图书館中,只有上海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余6家均始于2010年前后。为方便读者了解和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长三角地区大部分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在其网站设置了相关网站和栏目,详见表1。
  1.2 志愿服务管理部门与管理制度
  本次调研的7家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如: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由馆党委直接领导,南京图书馆由党办负责志愿者管理工作,安徽省图书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浙江图书馆由公共事务部负责管理,宁波市图书馆由宣教部负责管理,金陵图书馆由文创发展部负责管理,而杭州图书馆则由文献借阅中心承担志愿者管理工作。除管理部门不同外,各公共图书馆制定的志愿者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也不尽相同,如:一些公共图书馆规定了志愿者的年龄限制,还有一些公共图书馆针对相关活动对志愿者的专业背景有一定要求[3]。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及制度见表2。
  1.3 志愿服务内容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其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一般包括基础性文化志愿服务和活动类特色文化志愿服务。本次调研的7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基础性文化志愿服务岗位大同小异,主要围绕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开展,如:读者咨询及指引、自助设备操作指导、文献借还服务,此外还有上书、理架、导架、文献初步著录等。在活动类特色文化志愿服务中,7家公共图书馆各有特色,如:在讲座与展览服务方面,上海图书馆招募志愿者担任讲座和展览的通讯员、会场管理员、双语主持人以及负责现场摄影等工作;针对弱势群体服务,南京图书馆与爱德基金会合作,与志愿者共同为特殊读者和弱势群体送温暖,浙江图书馆的“触摸天堂——阅读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制作盲文点字书、录制有声读物等,满足视障读者的阅读需求,详见表3。
  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志愿者招募渠道不畅,人员结构单一
  当前,长三角地区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相关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得较少,且宣传方式单一、落后,导致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4]。当前,由于高校倡议或要求学生参与校外公益志愿服务,因此大学生成为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主要来源,造成学生志愿者占比过大,其他社会志愿者占比较少的现象。此外,由于寒暑假大学生放假,致使其志愿服务连续性较差,同时导致该时段图书馆的志愿者岗位出现严重空缺。同时,尽管大学生志愿者年轻、热情、充满爱心,具有一定的学科专长,但也存在缺乏社会经验、思想稚嫩、处事简单等不足,尤其是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的学生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坐、等、站、看等现象较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5]。
  2.2 志愿者获得感不强,服务内容简单
  从本次调研的7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岗位看,志愿者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整理图书、引导辅助、咨询回复等基础性工作,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对于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获得感对其都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个人才能和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发挥。此外,从历次开展的志愿活动情况看,每次参加活动的志愿人员变动都较大,说明志愿服务活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志愿者黏性有待提高。
  2.3 志愿者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激励和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评价管理体系,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务仅能获得图书馆出具的一份志愿服务证明,证明内容主要是志愿者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长等,无法作为客观的评价参考,也无法为一定范围内共享的志愿者服务情况提供参考。此外,志愿者奖励激励制度也不完善,各公共图书馆多以表彰先进、提升借阅权限等作为对优秀志愿者的肯定。在志愿者经费保障方面,公共图书馆普遍缺乏志愿者管理专项经费,因志愿服务产生的交通费、餐费、电话费等无统一支付标准,导致大批志愿者放弃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志愿者流失严重[6]。当前,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大型活动的频率日益增加,适度的激励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既是对志愿精神和劳动的尊重和认可,也是全面考虑图书馆志愿者需求的具体表现。
  3 公共图书馆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策略
  3.1 拓宽招募渠道,广招优秀志愿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除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外,还应不断提升作为图书馆服务重要补充的志愿服务能力[7],在不断加强与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募范围。如:杭州图书馆联合《杭州日报》在全市范围招募“读书领航员”,金陵图书馆在其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夏日红马甲”“我的假日在金图”等志愿招募公告。公共图书馆只有吸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层次的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才能不断优化和完善志愿者队伍结构,助推志愿者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 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实现志愿者因才适用
  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多为上书、理架等枯燥的机械性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容易造成志愿者存在感缺失。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现有业务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如:浙江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岗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南京图书馆与社会志愿者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服务[8]。公共图书馆通过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使志愿者在服务中获得认同,提升自我,有利于增强志愿者黏性,将“一次性”志愿者转变成为长期志愿者。
  3.3 构建志愿者统一评价体系,提供志愿者权益保障
  公共图书馆界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档案,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进行记录并提供查询,同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评价考核,科学系统地管理志愿者队伍。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对志愿者加大相关业务和服务技能培训,并保障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使志愿者能够安心投入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随着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率先创新志愿服务管理,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志愿者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为市、区(县)公共图书馆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马谊.中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7(4):72-75.
  [2] 郭英.中美公共圖书馆志愿者服务现状之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8):53-56.
  [3] 欧亮.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实践调查与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9-78.
  [4] 杨婷.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发展文化志愿服务: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9(3):57-60.
  [5] 陈彤.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实践探索:浙江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现状的分析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4):40-42.
  [6] 陈琦,李文学.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图书馆界,2014(2):46-49.
  [7] 杨赟.对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思考: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8):33-35.
  [8] 徐锋.公共图书馆加强弱势群体服务探究: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7):19-20.
  (编校:徐黎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26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