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融资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企业为谋求发展,商业银行为扩大市场份额,电商平台为追求更多利润,均会开展金融融资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较为新颖且更具综合性的金融融资模式。论文对供应链金融进行概述,重点分析企业金融融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Abstract】Enterprises will carry out financial financing activities to seek development, commercial banks will carry out financial financing activities to expand market share,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will carry out financial financing activities to pursue more profi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supply chain finance is a relatively new and mor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financing mode.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financing risk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金融融资;供应链;风险评估
  【Keywords】financial financing;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F832.4;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0-0056-02
  1 引言
  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在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应充分评估各类风险并积极主动地制定应对策略。基于此,对于金融融资活动风险评估与应对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2 供应链金融
  相比于单一的金融投资、银行贷款等金融融资活动,供应链金融更具综合性,能够围绕产业结构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各利益相关方开展金融融资活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利益方的资金合作,提高各方的经济收益,降低融资成本。供应链金融能够实时监控现金流的变化,并针对现金流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优化控制,进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主体,重点研究各参与要素,重点分析供应链的商流、物流要素;第二,产业主要变为供应链金融主体,各方均注重研究产业结构,在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更注重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调节各参与方的协作关系;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充分融入互联网,展现出了体系化、多元化优势。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持续演变,国内供应链金融也在飞速发展,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经济的水准的持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更开放多元的金融环境。
  3 金融融资特点
  在供应链金融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为获得融资,需要依靠核心企业的担保,向银行提供中小企业与优质核心企业的交易往来凭证,进而获得融资,但这会增大优质企业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的第二个发展阶段,金融服务商会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串联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收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开展融资活动的凭据,进一步識别、控制融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上各家企业共同构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分别对接各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构建金融融资活动的生态体系,能够无缝对接不同资金偏好且信用等级不同的企业,进一步推动去中心化,提升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效率质量。
  4 企业金融融资风险评估
  4.1 市场无序
  当前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在开展集中融资活动时,要注重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互联网平台,尽可能地规避识别及控制金融融资活动中的各类风险,但是企业在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还很难有效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无法有效整合供应链各利益方的资源,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并未构建完善的、针对性的融资政策体系,使得企业在面对融资风险时,需要制定更为科学周全的应对策略,持续优化健全风险处理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国内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大金融机构可投入巨量资源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商业银行在开发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持续拓宽技术范围,而各大电商平台也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客户优势调动资源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使得在互联网时代逐渐形成了供应链企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竞争格局,这为融资市场增添了更多活力,但也导致政府的相关融资政策很难给予供应链金融融资活动的充分信任度,也导致市场出现了过度竞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企业金融融资活动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互联网金融的高潮阶段,国内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由于行业并没有充足的行业壁垒,大量P2P平台涌入市场,导致国内金融融资市场出现大量的虚假融资活动及卷款外逃的问题,使得金融融资市场极不稳定,严重扰乱了金融融资市场秩序。   4.2 违约风险
  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时,需要与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紧密合作,提升金融融资模式的运行效率,实现利益共享,增强融资效果。但在实际的融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很难保持利益一致,不能清晰地划分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不能明确认定物权,会影响各参与方的协同发展。例如,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需要承担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开展融资服务时,产生出择优服务、挑选企业出身等问题,更倾向于国企央企、优质民企,极少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服务或对中小微企业设置了较为苛刻的融资条件[1]。与此同时,优质企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结构中有着较强的话语权,因此,在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进行合作时也会提出条件,加大了中小微企业银行的违约风险。
  4.3 信用风险
  由于国内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时间相对较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还未完善相应的法律条例,这使得企业在依托供应链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会承担法律风险,很难规避法律道德间的盲区。从微观角度,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规范的信用保障体系,没有充分覆盖各类风险状况,无法有效应对信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融资活动的效率。
  5 企业金融融资风险应对策略
  5.1 优化融资运行环境
  为更好地应对金融融资活动中的风险问题,首先需要优化融资活动的运行环境,规范融资活动秩序。在互联网背景下,大量的电商平台涌入金融融资市场,基于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在原有的金融融资规则基础上,完善互联网融资活动规范,增强金融融资市场的竞争多元化、发展多元化,进而吸引更多优质的金融机构,拓宽国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机会,使其具有更广阔的选择面,帮助国内各地区的中小微企业获得更有针对性、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的金融融资服务[2]。
  5.2 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力边界
  为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减少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提升融资服务的覆盖面积,首先需要明确在供应链链条上开展金融融资活动及各参与方的权责界限,明确中小微企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甚至物流公司的权利责任。借助大数据技术广泛收集各方的信息资料,尽可能地转变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理念,改善各利益主体的服务理念,促使其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产品种类,增强融资服务质量,持续向中小微企业倾向贷款额度、贷款比重。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也应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型升级,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动质量、效率,加强自身在金融融资活动中的竞争力、吸引力,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规避能力,进而谋求在金融融资活动中的优势地位。
  5.3 完善融资保障体系
  有效降低金融融資活动各参与方的信用风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法律制度的建设速度,确保各参与方在融资活动开展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在规范条件下开展金融融资活动,尽可能地保障融资活动各参与方的权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金融融资模式始终处于动态过程,相关职能部门在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时,需要在保障各参与方融资权利权益的基础上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各参与方还应推动金融融资活动与区块链技术的紧密融合,充分借助区块链技术的技术优势,推动金融融资活动的去中心化,降低各参与方的信用风险,尤其要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使其能够更为高效便捷地获取金融融资。
  6 结论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业在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会借助供应链的结构优势与产业链条中的优势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合作,解决自身的融资需求。企业在开展金融融资活动时,会遇到市场竞争无序引发的风险,遇到各参与方无法协调发展所带来的信贷歧视,进而引发企业的违约风险,还会遇到因制度体系不完善带来的信用风险。通过优化融资环境,明确融资权力边界,完善融资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应对金融融资活动中的各项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赛楠.基于表外融资的金融创新活动及其风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6):312.
  【2】刘春晓,康进军,李欣.内控视角下合作社融资活动风险评估与控制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7(15):6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37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