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园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园网络文化虽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但也会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基于此,应将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相结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优化。文章提出通过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其逐渐被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使由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载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应运而生。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普及,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通过网络检索,能获得更多学习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在多元化的信息中难免参杂着真假参半、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社会阅历不足的大学生而言,难以明辨网络信息的真假性,很有可能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与引导,产生不良思想,这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此,作为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分析校园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所受到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优化教育方式,以减少、规避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校园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的必要性
  (一)网络信息的繁杂性可导致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发生偏离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校园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丰富性、便捷性以及高流通性,但因网络信息数量庞大,且繁杂,其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与行为选择模式造成严重的威胁。具体而言,多种信息鱼龙混杂,又共同存在,久而久之就会对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针对思想认知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在面对不良信息中,极少数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思想观念扭曲,最终导致思想与行为发生偏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例如网络信息中夹杂凶杀、色情、暴力、消极以及木星等内容,容易让在思想上还未能承受的大学生难辨真伪,从而侵蚀其思想,导致大学生出现错误的思想行为。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可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网络文化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故而,人们常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甚至以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特别是西方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逐渐入侵大学生校园网络,而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明辨是非能力不足,容易出现价值取向扭曲,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此外,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也会通过网络传播,使大学生因网络上的信息误导二岁某些小事不满,甚至上升至对社会、国家的抵触。
  (三)网络的虚拟性可导致大学生心理孤僻
  网络的虚拟世界既给大学生有了更多人际交往的平台,但大部分学生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忽略发展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面交往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之间疏远、冷淡,同时长期不与他人交流,也会让大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甚至是自闭、孤僻。
  (四)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失控
  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这就让追求刺激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一些日常生活不敢实现的活动,同时也借助网络的隐蔽性隐藏自己,使长久受到约束的学生在网络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泄个人情绪,最终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失控。这也容易让大学生产生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非法窃取他人信息、诽谤侮辱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等。
  二、校园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对策
  (一)提高教育水平,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形势,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将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1]。因此,高校需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并设计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以提升其适应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工作水平、网络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如此一来,才能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高校应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学习培训,如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新媒体专业知识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互联网舆论监管知识培训等,每个月学习2次,考核1次。通过多途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文化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和熟练应用Flash、FrontPage等软件,制作校园网站。另外,还要学会使用微博、QQ、飞信等互联网媒介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其次,鼓励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积极引用网络信息技术,如开展网课、网络文化实践活动等。最后,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考核量表,对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这既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又能实现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够构建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二)改进教育方式,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由于大学生课业较轻松,拥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网络娱乐活动,容易出现沉迷网络世界的情况,逐渐降低人际交往、生活实践的能力,不利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应健全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引领大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实现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思想的培养[2]。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进教育方法,加强网络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帮助学生把对网络的注意力适当转移至思想政治学习中,有效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和道德素养。通过借助网络优势开展线上教学,让思想政治课程彰显人文性、时代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使具有价值的政治教育内容展现于网络中,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消化网络文化信息,还能有效健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首先,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共享、快速传播的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网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网站中,也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校园思想政治网络网站的构建。这既能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的危害之处,提高其判断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其次,在网站中开设与校园网络文化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收集校园网络论坛的小众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如此,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技巧,帮助学生调整认知偏差的思维方式。最后,教育工作者可将筛选过滤的网络文化信息或教育教学成果发布于校园博客或班级QQ群中,吸引学生围观评论,引导学生参与以学习为主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通过改进教育方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网络时代,逐步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从而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創新教育理念,探索校园网络文化下新教育形式
  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下,许多高校都盲目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的抵制,这就会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后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机器教师应该改变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将教育大纲和校园网络文化相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科学定位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要求,切合实际地将网络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教育体系中,进而显现出思想政治的时效性与针对性,赢得学生的喜爱,让其更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学习中。故教师需要充分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色,探索校园网络文化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与学科知识相交融[3]。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适当加入校园网络文化案例,或采用网络形式展现思政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联,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文化,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的思政知识,去探索社会民生问题,并用新媒体技术将社会实践的所见、所闻分享至校园广播、校内宣传栏以及高校网站中,教师可适当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这既能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又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从而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革新教育内容,促进校园网络文化下思政教育建设
  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对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全面革新,切勿一味灌输枯燥的知识点,而是要以教学大纲为框架,将以往党刊或其他传统媒介形式改为微博、知乎以及豆瓣等新媒体传播形式。同时,积极引进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增强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才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刷手机时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最终促进校园网络文化下思政教育建设。
  在教育内容革新中,教师需要整合重点的思政教育内容,对其进行简洁排版,以图文或视频的形式,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出;在制作教育内容时,可适当加入大学生感兴趣的影视片、纪录片、人文片或动画片作为讲解资料,让学生主动了解道德先进模范的光荣事迹。另外,在教育内容革新中,教师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就业指导专栏、大学生心理辅导专栏、实习指导专栏以及法律援助专栏,通过在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上有效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也能将有价值型的教育内容展现在网络上,满足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需求,使学生在网络上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应积极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方式;通过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推进高效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大扬.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1):97-99.
  [2] 张树峰,魏威岗.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5):164-166.
  [3] 叶大扬.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31(001):97-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