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推出,实则是学校体育的补充与延伸,可以给青少年体育拳击发展提供平台。本文经过对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重点、发展现状的分析,着重讨论了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拳击服务的需求在持续提升。而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的好坏,将来的走向与发展模式,一定会对青少年拳击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全面发挥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在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健康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政府于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中的职能,探索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现状,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以辽宁省而言,对该地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情况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一、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重点
  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需要具有这些要素:1)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具备足够的拳击场馆与器材。2)俱乐部需要拥有大批拳击人才。3)俱乐部需要便于青少年参与,促使俱乐部会员稳定发展。4)俱乐部有公益性特点,是非盈利的。5)需要有效解决好资金来源与融资方面的问题。
  辽宁省依托单位建立了多所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其中,依托学校构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更有优势,益于俱乐部依托与发展。通过构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分析,学校有别的组织无法比拟的条件,比如,青少年乃俱乐部锻炼的主体,构建俱乐部旨在服务于青少年,给青少年锻炼建立平台,脱离了青少年,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就丧失了其价值。学校乃青少年集中区,有组织青少年进行锻炼的最佳条件。再比如,青少年于学校中生活于组织内的,不仅有学校与班级组织,还具备自己的共青团与学生会组织。把俱乐部选址于学校益于时间稳定的会员发展,特别是开发团体会员。
  二、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现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分布较为集中,覆盖率不高
  现阶段辽宁省常住人口有4300多万人,在这之中,城镇人口接近3千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68%;乡村人口有1300多万,占31%。根据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辽宁省地区乡村人口数量有三分之一左右。可是,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设置于城市的数目很多,乡村数量很少,只有10%的俱乐部分布于县级地区,与乡村青少年人数是不相称的,有着发展不平衡性。就以沈阳而言,关键汇集在沈河区与铁西区,占据比例将近70%,别的各区比例少,皇姑区仅占10%不到的比例。对青少年拳击发展缺乏全面性,且覆盖率低。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乏严格性
  多数拳击俱乐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依靠单位做的只是表面形式,并未有实质性的行为。政府对于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通常体现在内部人把控的现象极为严重:管理人员在职消费、本身建设与公信力建设有短期行为、并未认知思考俱乐部未来发展。青少年拳击俱乐部为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开展机关形式的管理方法,官本位凸显,行政色彩浓郁。俱乐部管理人员时常依托单位领导来任命,政府对于青少年拳擊俱乐部内部人员无法展开科学的监管。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较少于传媒之中发声,不具备社会力量的时刻关注,来自于社会的监督还要具备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三)组织机构不健全,不具备长期发展能力
  根据政府对于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管理要求与规定和学术界分析论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在国内归属于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通过以上所述可以发现,多数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负责人与管理者是以依托单位领导兼职的,专职管理人员匮乏,没有形成科学的组织机构。
  (四)资源匮乏,生存发展能力受限
  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资源涵盖了人力、物力与资金这三种资源。辽宁省一部分青少年拳击俱乐部有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资源关键是来源于会费与政府下放款项,渠道十分单一,本身造血功能不佳。第二,因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必须要有依托单位的特殊体质,造成其过度依靠依托单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导致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自身发展能力受限。因为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管理者与从业者多数是兼职人员,其需要承担起双重任务,即依托单位与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发展,这一工作重心在于依托单位,而且对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管理与运行专业知识和素养匮乏,进而阻碍了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创新和发展。除此以外,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生存发展需要的场地与器材等资源来源于依托单位,部分依托单位分别承担着后备人才培养与拳击场馆开放、比赛与课外拳击活动等工作,造成了青少年拳击俱乐部提供公共拳击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
  (五)青少年拳击俱乐部教练员水平有待提升
  俱乐部教练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直接接触青少年会员的人,教练员学历水平与专业素质对青少年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得知,超出一半的青少年拳击俱乐部教练员是通过兼职的形式从事相关工作的,这些兼职教练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很难提高教学水平,虽然能够大大减少俱乐部资金上的压力,可是一些时候也会导致俱乐部人员失稳,造成教学不持续的现象。假设全部采用专职教练员,那么就会加大拳击俱乐部资金方面的压力,而且还会导致人资浪费。所以,俱乐部需要从会员数量与项目等方面思考协调教练员的比例。
  三、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策略
  (一)拟订政策保障制度,提升覆盖率
  指引社会行为导向的依据是政策,这是社会部门行政权力的一大凭证。我国体育总局早期拟定的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表示,需要持续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法律体系,政策保障不单单涵盖对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与场地器材、融资方法与场馆对外开放等的规定,还需要有效延伸政府资金资助年限与税收优惠政策,并且激励俱乐部积极开拓融资渠道,从而达到自负盈亏的目的与自主经营独立发展状态。按照现下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状况的分析,需要适时添加俱乐部数量,向乡村与贫困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强化俱乐部覆盖率,并且拟定加强俱乐部内部奖罚激励制度,提升俱乐部内源动力,增加俱乐部扶持资金力度,且延伸扶持年限。经过设置专项资金,评选出优秀的拳击俱乐部对其进行奖励,提升青少年参与拳击的动力与从事该行业人员的动力,从制度上处理好俱乐部动力发展方面的问题。   (二)构建问责制与第三方评估机构,接受社会监督
  公众与媒体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关键是除了政府以外的利益有关者为各自的利益,采取不一样的途径监督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现下的监督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开展。根据社会监督角度,构建单独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淘汰不好的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又或者是直接淘汰俱乐部中无所作为的管理人员。构建有效的问责机制,使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与责任人对其采用的资源流向与教育效果有所交代。应积极改变青少年拳击俱乐部问责交代只限制在年龄填写表格的方式,同时把问责当成平时监督工作经常进行。构建财务问责制度,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管理人员与责任人对其采用的资金与租赁设施、售卖拳击用品等多种经济行为的所有财务活动作交代。
  (三)完善组织构架,促进实体化建设
  构建完整的组织构架是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实体化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根据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而言,健全的组织架构需要涵盖决策机构,即董事会;执行机构,即理事会与检查机构,监事会。这几个机构权责分明,彼此制约、协调运行与合理决策益于青少年拳击俱乐部长时间持续发展下去。所以,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应逐渐完善董事会、监事会与理事会,促进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实体化构建。其中,董事会乃青少年拳击俱乐部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俱乐部宗旨、目标、拟定政策与绩效考核等职能;监事会承担检查俱乐部财务与监督理事会成员行为,进而促使其与法律规章相符,并有效维护组织利益;理事会乃俱乐部的执行机构,承担平时培训与比賽等基本工作。
  (四)开拓资源渠道,提高拳击俱乐部发展能力
  具有足够的资源是俱乐部生存发展的重点。经过多种路径开拓资源渠道,持续提高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发展能力。一来,改变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融资观念,加强俱乐部内部治理。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虽不是盈利组织,可是同样经过部分市场运行方式得到资金,进而促使俱乐部顺利运行。青少年拳击俱乐部能够经过邀请有专业融资能力与技术的人员,进行持续宣传俱乐部的宗旨进而提高社会关注与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刺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消费俱乐部服务,以此提升社会对俱乐部的支持。二来,和有关利益主体构建密切的关系,主动吸取社会资本。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应强化和体校、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主动争取其在拳击场馆资源与人力的支持,继而得到很多的社会资源。
  (五)构建志愿者招募培训,提升教练员水平
  志愿服务在我国是一个新的理念,除去别的公益组织活动外,体育组织中志愿服务理念较为少见。可是按照大众体育发展经验,志愿服务是必然的。可以通过构建志愿者服务组织,设定专职岗位,构建志愿者数据库对志愿者展开有效的管理,让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具备数量较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招募志愿者,添加服务人员,减少俱乐部运行成本,还能够有助于俱乐部树立好的形象。上级主管部门体育局,不但需要按照市场与社会需求,以及按照发展需求,实时拟定修正培训政策,定期开展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工作,更新志愿者数据库内容,确保志愿者服务团队信息流畅,提升从业人员执教水平。
  四、结语
  辽宁省青少年拳击俱乐部有着很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拟定了各种政策与提供对应的资金支持俱乐部的发展。而且俱乐部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加到俱乐部建设中,学校与体校仍旧是最关键的依托单位。伴随着俱乐部发展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想促使俱乐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从各方面着手,如构建三位一体组织机构,促进俱乐部实体化构建;健全人力与财务等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运行;改变融资观念,加强内部管理等,以此促进青少年拳击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玉波,王小玲.兰州市青少年篮球校外培训发展困境与对策——以兰州市初道体育篮球俱乐部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6):122-124.
  [2] 周进国.社会企业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36(01):1-6,20.
  [3] 乔曦.成都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86-187.
  [4] 徐泉森,刘辉,李旻.重庆市青少年拳击社区俱乐部的产业化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8):33,30.
  作者简介:吕强国(1970- ),男,满族,辽宁绥中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石岳奇(1995.3- ),男,辽宁凌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