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现实环境問题日益复杂,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开展环境伦理教育,在社会上普遍形成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理解环境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的破坏必然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为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我国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开展全民环境伦理教育,传授生态环境理论、环境伦理知识,使公众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环境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一)环境伦理教育内涵的界定
  环境伦理教育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教育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对于环境教育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防治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来保护环境。”这一定义可以成为我们界定环境伦理教育概念的参照。环境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环境理论、环境伦理理论,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外化为自发的环境道德行为习惯。
  (二)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环境伦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社会成员习得环境伦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因此,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就必然要围绕环境伦理理论的传授、意识的培养、行为的养成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体系展开。
  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授环境伦理知识。环境伦理知识在环境伦理教育内容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是树立环境伦理意识和养成环境道德习惯的前提。为此,我们开展环境伦理教育就要首先进行环境伦理知识的传授工作。第二,培养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是规范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基础”,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推动人们环境伦理信念的确立和环境伦理意志的产生,形成规范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动力。第三,规范环境伦理行为。将环境伦理知识、环境道德意识外化为符合环境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是环境伦理教育的最终目的。环境伦理教育要使社会成员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环境道德行为规范,并身体力行的去践行那些正确的行为规范;也要使社会成员在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的同时形成利用道德力量制止其他社会成员不文明的环境行为的习惯。
  二、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环境伦理教育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不足
  环境伦理学是环境伦理教育的基础性学科,环境伦理学发展至今已具有了相对系统的学科体系,而环境伦理教育作为将这些系统的环境伦理知识传授给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还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学术研究的不成熟相应的也会带来学科建设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伦理教育更多的局限在环境教育的学科体系之内,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材编写方面,都缺乏对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侧重。
  (二)环境伦理教育制度建设层面的不足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在制度层面还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操作性强的、专门性的制度、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利于依法保障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事业的顺利推行。一方面,环境伦理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成员对环境伦理的认知能力不同,但目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伦理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具有明确约束力的硬性指标和评价手段。与此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很多制度、政策难以发挥其效力,形同虚设。
  (三)环境伦理教育人才方面的不足
  我国的环境伦理教育,甚至是环境伦理学的发展都起步相对较晚,没有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与环境伦理教育相关的专业,在我国各大高校开设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这就使得我国在环境伦理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健全,高素质、高水准的环境伦理教育的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不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匮乏的师资力量也将导致我国环境伦理教育方式相对落后,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而“环境伦理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向度”,教育成果要通过社会成员的行动得以体现,落后的教育方式很难将社会成员的环境伦理认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对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相较于人们对传统学科的重视程度,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社会教育中,对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都相对较低。首先在学校教育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强调与学生升学考试相关学科的教育和学习,环境伦理素质教育强调的较少,学校缺乏对相应课程的设置,教师和家长也较少在日常教育中灌输相关思想;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使得高校教育以专业素养培养为主,而环境伦理知识的学习、环境伦理实践的开展则更多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兴趣。其次在道德教育方面,普遍注重传统社会道德的教育,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塑造,道德教育中对环境伦理道德的强调较少。
  三、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在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教育实践路径,使环境伦理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都显得至关重要。   (一)要注重环境伦理教育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
  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环境伦理教育就要积极推进环境伦理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环境伦理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正确认知和自觉行动,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有力助推器。通过环境伦理教育改变人们的自然观、生态观,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境伦理行为习惯,这些都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落实科学的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过程。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产业建设、城市建设使公众体会到切实的生态环境的改变,这必将激发公众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探索、新思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环境伦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二)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
  环境伦理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二者有一方面不够完备就会影响环境伦理教育事业的推进。积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首先,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环境伦理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开展,根据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来规定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环境伦理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以环境科学专业为基石,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以此来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并为环境伦理教育师资力量的扩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撐。
  其次,只有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必须落实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其巨大的理论意义,为此,要在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受教育者的认知与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开展针对不同对象的公众环境伦理教育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环境伦理教育就要针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工作,“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环境伦理态度和道德行为,制定不同社会阶层环境伦理准则和规范”,广泛培养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公民—“生态公民”。
  首先,普通公民是社会中最庞大的行为主体,因而成为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对象。针对普通公民的环境伦理教育工作更为繁琐,社区居民、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等众多群体,他们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伦理教育,就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采用不同教育方式,传授不同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保证不同的群体都能够养成符合环境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其次,企业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主体,我国的环境伦理教育要以企业负责人作为教育对象,通过环境伦理教育树立企业绿色生产的理念,并在实际生产中践行绿色发展。
  (四)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作为环境伦理教育的载体,有着巨大的传播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伦理教育的发展就要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有效加速环境伦理知识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一方面,环境伦理教育的施教者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向受众传授环境伦理知识,在传授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声、画结合的传播方式和实时互动的传播形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践行民主监督。环境伦理教育的施教者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可以通过环境新闻、网络自媒体等形式实现各大行为主体间的相互监督,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事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伦理行为习惯,使环境伦理教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2]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69页.
  [3] 王国聘,李亮.环境伦理教育走向实践——我国的探索及国外经验[J].环境教育.2009(10):8-10.
  [4] 余谋昌.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10(01):5-9.
  作者简介:孙莹莹(1993- ),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