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自我更新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多级分化现象已形成一定群体效应。多极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产生学生个体思想变化和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多极化现状分析入手,梳理“边缘化”学生类型和特点,探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下的自我更新,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更新
  大学生的多极分化现象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也是产生学生个体思想变化和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已经形成了一定群体效应。高校学生群体中“边缘化”学生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惑等原因引发的行为异常等现象非常普遍,而学业失败是其最主要因素。该群体在高校中形成的矛盾与冲突是高校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以往面对“边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采用说教和严管等方式进行处理,强调外因作用,而忽视内生动力影响,粗放式管理多,精准式发力少,工作效果非常有限。对大学生自我更新这一概念进行探析,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学业生涯的认同感、认知感和配合度。另一方面,自我更新的内化性作用也非常明显,通过自我感知与自我体验能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与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个人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和延伸。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梳理“边缘化”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大学生自我更新的方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一、当代大学生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多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随着我国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则通过网络、自媒体等不断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国内部分无良媒体为了增加点击率,追求眼球经济,不惜过分夸大事实、歪曲报道社会事件,导致青年学生失去了正确判断,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二、家庭环境因素影响。许多家庭将孩子送进大学后感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已经完成,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持续性关注,这种态度影响学生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
  第三,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当前大学生基本是90后、00后,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离开父母和原本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大学这个小型社会显得很不适应,失落感被放大,对大学生活的意义较为模糊,时间的规划和管理缺失缺位。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我国大学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西方文化中某些糟粕也同时影响到了我国的大学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我国科学的思想政治理念,产生了误解和排斥。”[1]另外,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承受能力弱,遇到挫折容易轻言放弃,缺乏抗挫能力。
  (三)大学生多极分化表现
  当代大学生多极化表现:贫富差距加大,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殷实,自己开车出行,穿着名牌,月花销好几千上万。而有些学生家里经济不宽裕,过着简朴的生活,为学费、为生活费发愁;学业差距分化,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沉迷网络,只求及格或挂科多门,因学分不够而拿不到学位、无法正常毕业,而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不仅能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拿奖学金,甚至毕业时找到心仪工作还继续深造;就业择业能力分化,少数学生临近毕业仍没有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自身的社会定位缺乏客观务实性。有些人寄希望于家里出面找到輕松体面的职业,有的甚至继续待在家里啃老,而有些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自身努力,不仅掌握了过硬的技能和本领,还通过自身能力创造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较强的工作能力。
  二、大学生实现自我更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大学生自我更新要求提升内驱动力
  动机是驱使个体从事活动的内部原因,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自我更新的内部动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得出,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此人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分析其需求导向情况,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最高层次是个人价值和个人理想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最高级没有达到之前大学生个体对需求的内在追求和愿望不会泯灭。对大学生而言在学校的学业、生活体会与现实是支撑其不断努力、奋斗的最初内驱动力,此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要适时激发其学生的内驱动力、提升自我更新积极推动作用效果。
  (二)自我更新是应对大学生“边缘化”群体的有效策略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和采取自我更新策略上要注意差异化应对。对于信息不足型的大学生群体,社会学的优势视角理论做了很好的解释,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我们应重视发掘当事人的资源和优势,帮助当事人改变现状,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更新。对于动力缺乏型的大学生群体,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社会资本和情感能量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作为这个“社会”的成员,他们的表现却存在不同差异,有的学生天生适应能力强,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而有些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这种差异也是因为社会因素或者情感能量过低;如果能够设法提高其社会资本,增强其情感能量,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综合表现,实现自我更新,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三)大学生自我更新要着力创造适宜的最近发展区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大学生自我更新领域中我们借鉴这一理论,现有水平即现有自我概念,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适宜发展的积极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可以创建的最近发展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能力发展等方面,并促进现有自我向积极自我发展和转变,从而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边缘化”个体的自我更新的完成。   (四)大学生自我更新需要与外界同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范学习而形成的。大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是通过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等行为影响而形成的。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是高度仪式性的,现代社会是低度仪式性的;文化资本,诸如社会地位、身份、权利、权威、知识、教育、网络、经验和言语风格等;情感能量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景当中由多种情感释放形成的。从最高的热情与自发到最低的沮丧与失落。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凭借自己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与他人交往,自己或者交往对象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越强大,自己的成长平台就越宽广,进入社会上层的机会就越大。由此可见,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时代的仪式性作用,促进大学生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并通过优秀学生群体行为师范与对象的观察学习,提升大学生自我更新的信度和效度。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边缘化”的困境不仅仅是学业完成困难还有伴随着心理上的困扰和社会问题。大学是人一生当中接受系统教育经历的高级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对“边缘化”学生的转变,使其在思想、学业上脱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科学化“边缘化”学生生涯转变策略,激发学生个体自我更新的内在驱动。这些对于实践大学生自我更新路径,准确区分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精准化帮扶具有较强的实践作用。促进大学生自我更新、自我成长和自我驱动,寻找大学生自我更新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的目标。
  三、大学生自我更新的意义
  面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分层分化现象,高校工作者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每一个大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全力以赴的家庭,一个学生的失败对于一个憧憬荣光的家庭來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是不能承受之痛,整个社会的资源与投入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所有的在校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要做到雪中送炭。教育者应当通过梳理学生多极化现象,把握“边缘化”学生的类型和特点,采用激发大学生自我更新的正确方法,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并顺利完成学业。
  自我更新将成为促进大学生自我更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自我更新是一种积极的现实需要。作为一种强调内化过程、内生动力的活动,大学生通过自我更新能够很好地随时调整自己、尽快熟悉社会环境,很好地融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此外,自我更新还能够形成其良好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大学生在自我更新、自我教育学习过程当中,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有效控制自我并提升自己的内在,形成具备优秀人才的品格,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作用方式,大力培育大学生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自主评估能力,创造出大学生发展空间的最大边界。其次,自我更新也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可以极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当代大学生对自我更新、自我教育的需求日益激增,而大众传媒使大学生接触到了最新的自我教育载体,使大学生增强了塑造自身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自我更新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2]高校工作者要帮助实现大学生自我更新,就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来看,实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还是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外在的辅助教育只是能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只有增强大学生对这些外在教育的认同才能积极地外化为行动,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通过一系列外在的教育,大学生掌握了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也应自觉地改变落后思想和不良习惯,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进而更好地重塑自己。
  参考文献
  [1]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4):30.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7-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