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对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社会经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变化,如何正确的谋划人生发展,能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重任,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的接班人需要承受各种严峻考验。为让大学生踏上社会后能应对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变化和要求,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顽强意志品质,增强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要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发挥育人最大功效,努力助推学生成人成才。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变化和成长,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突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和社会风险的增加,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大学生。作为国家希望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经济、就业和情感多方面的压力,对知识的探索充满渴望和热情,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由于心理成熟较晚,看待问题的深度和远度还不够,内心世界相对脆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容易出现心理失衡,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自我行为和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危机,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阻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近些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突發事件频频发生,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情感、学业或经济困难时不能有效调节内心情感,容易冲动,甚至做出危害生命的行为。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大学生身心健康对预防心理危机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辅导员,跟学生走得亲近,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扎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注意预防严重心理障碍引起的自杀或伤害他人行为,做到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及时预防,有效干预。为经历心理痛苦、存在心理创伤、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的学生主动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困惑,排忧解难。辅导员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家庭变故、失恋或天灾人祸等)时,造成心理状态失衡,无法调节和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而表现出一系列消极负面情绪,高度紧张,焦虑,困惑,严重者会引发心理疾患,做出极端事情,甚至可能导致危害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其心智和情商尚不够成熟,无法应付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打击或挫折,使其心理出现不平衡,甚至产生心理扭曲和偏差,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水平。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也越加复杂和多变,从历年来大学新生入学心理普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错综复杂,原因主要有源生家庭成长环境、个人情感问题、学业就业压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表现也或多或少出现异常,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严重时可能会危及个人或他人的性命。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看法,面向大学生发放问卷,结果显示96.9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说明心理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概率很高,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关注,因此也引起了高校的关注。89.69%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生和生活,其中有39.86%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危机事件会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令其无法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因此,社会和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危机干预问题,认真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指导者,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都有前因后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也有其一定的原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就业前景、考证压力、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经济压力以及家庭关系等,因为这些压力的存在,很大可能引起心理危机,阻碍着大学生的发展,归纳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社会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既要求他们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怕苦不怕累,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应对能力。在社会人才竞争尤为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如果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心理素质,很可能毕业就面临失业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害怕踏入社会,在择业道路上磕磕绊绊,由此引起过度焦虑和紧张,甚至不敢面对现实,产生择业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冲击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从而导致危机的产生。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原生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智成长影响较大。在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子女,从小学开始就给孩子安排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强化班,使他们失去孩童时代应有的乐趣。与此同时,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可能把子女托付给双方的父母抚养,常年在外工作,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他们的精神生活,久而久之,相互缺少情感的交流,即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愿与父母分享,很有可能选择过激的行为处理,实在承受不了的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心理危机。在每年秋季的大学生心理普查结果中发现,家庭因素占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谐,有寄养经历的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概率大于普通学生。   (三)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是一个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组成的人口密集、复杂多变的地方。与初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离开父母身边,没有老师监督学习和约束行为,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有效控制自己,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处理恰当的话,四年学习将收获满满,硕果累累。反之则荒废时间,无所事事。大学生生理虽已发展成熟,到其心智和情商还尚未成熟,若适应不了校园环境,加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矛盾,情感受挫等原因容易发生心理危机。近年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安全,引起了高校的重视。
  (四)个人因素
  学生的个人因素是心理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认知、人格因素、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个体对周围环境、事物性质的理解度影响其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部分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过分地在乎事情的表面现象,不能理性分析和应对,只看到消极一面,从而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事实证明,爱慕虚荣、争强好胜、孤僻自闭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一次失败或拒绝都有可能令其心情浮动较大,内心崩溃,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还要与人交往,包括异性交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选择谈一场恋爱,他们渴望获得甜蜜的爱情,但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在双方遇到矛盾和争吵时不能正确处理,从而出现情感危机,甚至分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一方可能有自杀想法或行为,出现心理危机。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一)提高辅导员工作責任感,用心观察学生心理动态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每天除了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还要面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辅导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用心用情服务学生,努力助推学生成人成才。为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首先要用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掌握危机苗头,可以借助主要学生干部,多方获取学生的心理动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悉心把握学生成长需要
  21世纪的大学生有个性,敢言敢语,思维敏捷,想法先进,作为高校辅导员应把握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和引领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逆境,理性应对压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精心组织心理主题活动
  采取多元方式,整合优化教学方法,结合网络教育和线下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3.20咱爱”,“5.25我爱我”,毕业生教育等重要时间点,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感悟生命,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健康氛围。多鼓励经历心理痛苦,存在心理危机,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困惑,排忧解难。
  四、结语
  心理危机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着他们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首先,高校应从思想上重视该问题,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注重提高一线辅导员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其次,作为辅导员应该努力学习心理危机相关理论,积极参与心理危机干预事件,虚心向同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再者,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向辅导员求助,同时辅导员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亚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 崔丽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 李雪娇.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64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