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维辉 史文磊

  摘 要 文章对近几十年来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M展做了概览,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概览部分述评了汉语历史词汇学领域重要的通论及理论性专著、常用词演变研究、词典编纂以及历史文献语料的整理、选择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着重讨论了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展望部分强调了夯实基础和更新观念的重要性,夯实基础主要是加强语料建设,更新观念则提出了语文学和语言学互给的“新语文学”研究理念。在此基础上列出了10项值得期待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汉语历史词汇学 汉语词汇史 常用词 词典 文献语料 新语文学
  蒋绍愚(2010)认为:“汉语历史词汇学包括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古汉语同源词、同义词的研究,常用词演变的研究,近代汉语俗词语的研究,音义关系的研究,词汇和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有关汉语历史词汇的理论问题的研究等方面。”本文采用这一观点,以“汉语历史词汇学”作为学科名称来统摄相关的研究。
  一、 回 顾
  (一) 通论及理论性专著
  已出版的汉语历史词汇学专著中,重要的可以分出以下三类:通论性著作、分期词汇史著作和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性著作。
  初期通论性著作中,王力(1958/1980,1990/1993)搭建起了汉语词汇史的基本框架,影响深远。此后,有两部通论性专著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史存直(1989)和潘允中(1989)。二书各有专擅,但均属“概要”性质,主要是提纲挈领地勾勒了汉语词汇发展历史的轮廓。此外,向熹(1998/2010)也值得一提。该书在写法上采用分段(上古、中古、近代)叙述的方法,是明显不同于之前的其他同类著作的一个特点。以上三种汉语词汇史著作具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基本格局是由王力(1958)奠定的。需要特别指出,张世禄在二十世纪中期完成的汉语词汇史讲义,即已采用上古、中古、近代分段叙述的方法。该书直到近年才出版(张世禄 2020)。
  蒋绍愚(1989/2005)是颇具理论性的通论性著作,该书对传统词汇学的研究做了系统化的构建,同时结合具体实例指出,汉语词汇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义位的结合关系;词在语义场中的关系;词的亲属关系。对后来的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蒋绍愚(2015)是第一部以“汉语历史词汇学”命名的理论著作,搭建起了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基本框架,全书共八章:字和词,构词法、造词法和词汇化,词义和词义的分析,词义的发展和演变,同义词和反义词,词汇和语音、语法的关系,词汇系统和词义系统,词汇与文化。内容涵盖了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该书“较多地吸收了现代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作者运用新的理论,吸收学界的最新成果,结合汉语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新见,为今后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近出版的汪维辉(2021b),吸收了以往论著的框架和观点,同时融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全书包括:意义和词的关系、基本词汇的演变、历代特色词汇描写、外来词汇的借入和吸收、构词法的发展、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发展变化、汉语词汇演变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
  分期词汇史专著主要有两部,分别是专论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徐朝华(2003)和专论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王云路(2010)。徐朝华(2003)重点论述了上古汉语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词义的发展变化和构词法的发展。王云路(2010)比较全面地讨论了中古汉语词汇史的各方面,是目前最为详尽地阐述中古汉语词汇史的著作。
  从前文对10种汉语历史词汇学专著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汉语历史词汇学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又庞杂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11个方面:(1) 基本词汇;(2) 同源词和滋生词;(3) 同义词和反义词;(4) 成语、谚语和典故;(5) 借词和译词;(6) 概念变了名称(词的历史替换);(7) 词变了意义(词义的演变);(8) 构词法;(9) 词汇和语音、语法的关系;(10) 社会发展和词汇发展的关系;(11) 汉语词汇对周边语言的影响。
  汉语词汇史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历代的文献资料,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以前者为主),必要时也会利用方言资料和域外资料(主要是日本、韩国、越南的汉籍和日、韩、越语中的汉语借词)。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目标主要是阐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因此大多数学者在材料的选取上比较注重口语性(当然是以真实可靠为前提)。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归纳法,即根据文献用例概括基本的语言事实,在此基础上总结汉语词汇历史演变的若干规律。不过,关于汉语词汇演变的规则和规律,目前知道的还不多。
  一些汉语历史词汇学著作在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较突出的除了上文提到的蒋绍愚(2015)之外,还有董秀芳(2002/2011)。该书是国内系统论述汉语史上“词汇化”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指出:“双音词有三类主要历史来源,一是从短语降格而来,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三是从本来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其中,从短语降格而来的双音词最多。”书中对五类短语成词的难易程度(有些短语类型比另一些短语类型更难成词)、双音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等级及其序列(以动词性并列式双音词的历时发展为例,存在四个阶段和相应的四个等级)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讨论。作者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处理词与短语的分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一直困扰汉语学界的老大难问题。
  (二) 常用词演变研究
  词汇演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和“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两个方面。(王力 1980)565-587“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大体相当于符意学(semasiology)层面的演变,或是词汇意义的创新(innovation);“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则大体相当于定名学(onomasiology)层面的演变,或是词汇形式的更新或更替(renovation)。

nlc202205121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3119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