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块链应用于图书馆服务的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建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据共享;诚信体系;图书馆
  摘 要:文章简述了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及优点,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点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和建设诚信体系领域的应用策略,并从顶层设计、行业协会、基层图书馆三个维度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093-04
  1 背景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和学习方式,一系列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正在加速全球产业迭代升级,驱动产业链创新和系统性变革[1]。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图书馆需深入了解新科技,明确自身定位,精准把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技术,在制定组织战略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因素,实现对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区块链技术是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后的又一项颠覆性技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将其定位为长期战略性前沿技术,是未来五年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的关键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学术研究及图书馆服务领域拥有巨大潜能,早在2017年新媒体联盟就对其进行追踪,并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中指出,“鉴于物联网的分散本质,区块链技术作为保护整个数据生成和分析过程的解决方案,具有让图书馆发生真正改变的潜力”[2]。因此,图书馆界应深刻把握区块链技术可能引发的技术变革和战略机遇,探索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实现更多服务领域的升级和创新。
  2 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典型的区块链系统中,数据以区块为单位产生和存储,并按照时间顺序连成链式数据结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验证、存储和维护。就本质而言,区块链是一种高度可信、不受恶意实体操纵的开放分布式分类防护数据库技术,为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提供了可信机制。与传统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突破性优势:一是开放性。区块链数据对所有人都公开可查询,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二是稳定性和可靠性。数据不可篡改,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交易信息一验证添加便被永久存储,配合相应的时间戳进行凭证固化,形成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可信数据集合。三是去中心化的集体维护。区块链技术变复式记账为全网共享的分布式记账,数据块由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开源节点共同维护,通过同步协调机制、共识机制等保证数据的防篡改和一致性。简而言之,区块链以一种安全、公开、透明、抗中断、可审计的方式记录数字交互,是构建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区块链技术战略布局。我国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安全可信的数字经济规则与秩序、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引领下,全面启动区块链产业部署。2020年,国家部委、各省政府及省会城市发布与区块链技术有关的政策、法规、方案文件共217份[3]。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区块链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对价值潜力的持续挖掘,区块链技术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交叉融合,落地场景日益丰富,呈现出向金融、政务、公共服务、公益慈善等多元行业深度渗透的发展态势。目前,三种主流应用场景包括价值传递场景(以资产的映射、记账、流通为重要业务特点)、协作场景(大规模多方协作业务中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和存证场景(主要应用于全网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业务)[4]。未来,面对区块链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政府引导和鼓励下,各行各业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及应用模式和场景探索等,助力区块链与社会生活的加速融合创新。
  3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1 必要性分析
   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图书馆行业经受住了新冠疫情考验,成功地向用户与社会证明了其行业价值。后疫情时代,从外部环境分析,区块链是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政府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要求图书馆在智慧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全方位的实践探索;从图书馆自身发展看,图书馆行业存在亟须改进的现实难题,如:有限的预算经费难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数字资源需求,数据流通使用过程中用户隐私保护较薄弱,服务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都迫切需要图书馆通过综合创新予以解决。因此,将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打造新动能、新支撑,探索新融合、新方案,孵化新服务、新产品,是解决图书馆行业发展痛难点的必要之举。
  3.2 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图书馆始终认为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资产,部分图书馆基于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了涵盖管理流程、管理规范、数据资产安全、质量和权属管理等要素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4],为区块链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为区块链与其他多元技术融合应用、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图书馆员一直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对新技术有较高的接纳度,且在新技术融入服务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策略探析
  4.1 促进数据共享
   图书馆始终坚持公平、公开的服务原则,大力推广资源共享理念,积极发展与其他信息资源方的合作关系,强化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逐渐形成了跨地域、跨系统、高效能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对强调分布式信息共享的图书馆而言,中心化、依赖统一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平台的共享模式存在主导权之争、隐私保护难、数据确权难、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无论是共享速度还是共享深度和广度均有待提升,如: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作为连接世界各地图书馆元数据系统的数据平台,其信息更新速度也只能达到每天更新,与实时更新目标相距甚远[5]。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馆藏数字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一方面可大力推进元数据系统的区块链化,强化元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化建设,实现对馆藏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安全管理和统一规范,提升数据共享的时效性、可用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利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其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改善数据组织及数据库配置功能、提升数据交互性和规范性,为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图书馆还应积极尝试构建馆藏联盟链,探索联盟链治理模式的升级,配合链外多方数据实现联盟数据的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

nlc202206242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3460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