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文物鉴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晓颖

  【摘 要】文物鉴定,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科学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打下比较科学的材料基础。同时,文物鉴定又是保护、收藏的基础,其道理很简单,不辨明真伪,或把赝品当成真品,就失去了保护、收藏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文物 鉴定 方法
  文物鉴定在方式上可以分为“目鉴”和“科鉴”两种。“目鉴”即俗称的“眼学”,全凭鉴定专家的经验;“科鉴”是运用现代科学仪器对文物进行检测。无论“目鉴”还是“科鉴”,其操作都必须由人来完成,受人的主观性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文物鉴定报告的可信性。在文物鉴定之前必须对鉴定方法在规则上进行规范,这种规则即――“双盲法”。
  鉴定在对象上可分为“客体”和“主体”,客体即待鉴定物品,主体即对该物品进行鉴定的专家。所谓“双盲”,即鉴定主体“盲”,鉴定客体“盲”。
  “双盲法”在国际上使用的最成功的领域是用于DNA检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对于“双盲法”的了解是通过看刑侦片中审讯嫌疑人的情节。为什么要将嫌疑人一个个隔开,使他们彼此失去联系?就是因为这样可以讯问出更多的漏洞,发现更多的问题。试想,如果让嫌疑人讨论,统一口径之后回答,可信度又能有多少呢?正是因为“双盲法”的这种特点,才使得它被普遍采用,并定为鉴定规则。
  文物鉴定中“双盲法”的操作包括四个方面,叙述如下:
  1.鉴定主体对鉴定客体“盲”。 “科鉴”中有一种方法叫“同位素分析法”,其全称为――同位素食性分析法。同位素分析法,是利用同位素进行食性分析的方法。 C13和N15是C12和N14的同位素,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且一部分“贮存”于骨骼内,其含量很少而且比例不同。通过对生物体内C13和N15进行测定,可以分析出生物的饮食结构。
  例如要对一个春秋时期的古墓葬中的人骨进行分析,看看他是贵族还是平民,这时候就要用到“同位素分析法”。通过正确测定人骨胶原蛋白质中的同位素含量,可以推断墓主人的日常饮食结构。如果检测结果表明其肉类食品摄入量较高,说明墓主人为贵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左传》中对贵族有所谓“肉食者”的说法。反之,植物类食品摄入量较高,则为平民的可能性较大。
  但是,采用“同位素分析法”之前,检测人员不能了解该墓的任何信息。一旦他知道了该墓的形制、葬式、陪葬品等,很可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思想定论,从而左右他的鉴定结果。同时,他不能仅就这一个墓中的骨骼做一次性鉴定。待鉴定物品必须要混入一批同类物品中。也就是说,检测人员是对一堆骨骼作鉴定,但究竟是哪一根,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能逐一鉴定,并依次标明检测结果。
  2.鉴定主体对鉴定客体的信息“盲”。家喻户晓的《鉴宝》栏目自2003年9月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每至其时,万人空巷。主持人在介绍藏品时,通常会抖出这样的包袱:“有请持宝人带着他的宝物上场;请您介绍一下这件藏品的来历;您在购买这件藏品时花了多少钱?”等等。
  从一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程序的编排上,主持人的这种问话无可厚非,同时也使节目内容更加丰满和精彩。然而,从科学严谨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包袱违背了鉴定主体对鉴定客体的信息“盲”这一规范。鉴定主体对鉴定客体的信息“盲”也就是行内通常所说的“三不问”。
  所谓“三不问”,即:不问藏家、不问出处、不问价格,一句话,不问关于待鉴定物品的任何信息。虽然这些线索貌似可以对鉴定起到良性作用,可是在极其复杂的现实情况中,为了尽可能做到客观。待鉴定物品本身所不具有的其他任何因素,皆属于干扰性因素。
  因此,就鉴定本身而言,就文物看文物!整个文物鉴定过程应该如同对弈一般,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过程。可是,如果这样制作电视节目,又有几个人能得其要领呢?收视率肯定是每况愈下。
  3.鉴定主体对鉴定小组的其他鉴定主体“盲”。由于文物鉴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鉴定结果不可能只由一个专家过眼后一锤定音,必须要经过鉴定专家小组的拍板。小组的成员通常为奇数。
  由于专家们的研究重点各不相同,实际经历千差万别,鉴定的方法更是各有巧妙。所以,鉴定小组的人员组成要尽可能“面面俱到”。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同一件待鉴定物品“品头论足”。
  以笔者愚见:虽然文物工作者对文物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但由于缺乏经济动因,文物工作者的实力明显削弱,“沙发考古”占据主流,好些老字辈的专家只能“纸上谈兵”。相反,有个别古玩商人和收藏家,乃至造假者的水平不可小觑,他们与专家交锋,而使后者败北之事不乏其例。
  其实,这并非是绝对独立的。著名的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先生就是集收藏、经营、鉴定于一身,鉴定大家王世襄也曾兼收藏家、古玩商、文物工作者三种身份。罗振玉还是一位文物造假、作旧的高手,这充分说明了鉴定中“知彼”的重要性。试想,连赝品都能制造出来,还怕鉴别不出来么?
  当然,把大家请到一起,并非是开研讨会,而首先是要求每一位成员的鉴定工作,必须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下独立完成。
  4.鉴定主体对其他鉴定主体的鉴定内容“盲”。无论“目鉴”还是“科鉴”,说到底文物鉴定还是“人”在起作用。鉴定水平的高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鉴定主体的学识和经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在对有关标准的认识和掌握上,往往存在因人而异的现象。
  文物鉴定是一个不断解读和认识文物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需要反复地不断地思考与求证。所以,每一位专家的鉴定报告都有着详细的内容,每一步的论证都有凭有据,丝丝入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真品还是赝品”、“旧作还是新仿”、“唐代还是宋代”的问题。
  简单来讲,按照宋代刘敞在《先秦古器记》中的说法,叫:“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
  因此,同一件物品,经过不同专家的鉴定,出具的鉴定报告在论证内容上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是所谓“存疑”。在“存疑”的基础上,才可以谈“会诊”。也就是专家鉴定小组的成员坐下来,大家一起深入讨论,直到水落石出。如果始终见仁见智,各执一端,无法达成共识,那就只能暂时搁置。
  据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罐,经历了反复和漫长的论证,仅在日本一地的研究就达三年之久。它能拍出天价,是不无道理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3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