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淡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甄艳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现实。如何进行数学课件的制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数学课堂 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数学情景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不能从那些现成的、完美的数学系统开始,不能采用嵌入抽象概念的方式进行,良好的数学情景是概念教学的前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抽象的概念,严密的推理,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表现数学情景,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情境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原理,创设一定的认知环境或者模拟亲身体验的环境,不但开启了他们的心扉,燃起他们对知识的追求热情,而且在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通过在课件中插入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动画或图片以及和谐动听的音乐,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问题者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件《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中运用flash软件制作了《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影片,上课前重复播放该动画,在动听的音乐和忽闪忽闪的卫星运动轨迹形成的过程中,学生们专心致志地观看,不时还发出会心的微笑;正式上课时,再播放生活中有关椭圆的一些图片。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情境中,学生对椭圆的概念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提供了前提。
  2.情境诠释,化解矛盾。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一般认为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在讲述概念时,教师把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在这一学习情境中,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发生冲突,从而心理上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在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茅塞顿开,迅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二、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色,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
  由于目前的中学教材大多是用演绎的方法将数学事实组成一个统一体,从而掩盖了它生动活泼的发现、发明过程,因此,学数学不仅要掌握形式的数学结论,而且应掌握形式结论后的丰富事实,学会观察、分析,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的能力,只有基本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学好中学数学和具有进一步学习、研究数学的能力。至于中学数学学习的类型,按照学习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按照学习的心理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我们应重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贯穿到教学中去。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发现”中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它的实质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从而获取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笔者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能够很好地展现形与数的关系,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从而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课件中,笔者通过设计直线与抛物线、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相对运动动画,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
  例1:不论k为何值时,直线y=kx+b与椭圆 总有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制作了如右图的动画:直线绕点B(0,b)作顺时针旋转并沿y轴向上运动,且点B(0,b)也随着直线的运动一起运动,同时不停地闪烁,在这个动画中只有椭圆是不动的,而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在直线的不断变化过程中运动变化着。形象地展现出直线与椭圆,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学生在观看中真正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感知与思维相结合,从而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上设置重复播放按钮,必要时点击以重复演示,从而达到“以形辅数”的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2.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高考几何题“既重视传统又注重实验的方法”的命题方式,给我们指明了几何教学改革的潮流,成为今后中学几何教学努力的方向。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它可以引导数学发现,启迪解题思路,说明所研究的对象的某些数学性质,判断数学性质或结论的真实性。而学生在做“数学实验”中动手、动脑,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境界。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难点内容之一,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往往会不能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空间图形的知识源于现实世界,但又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因而似乎很具体,其实又很抽象,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让学生经历对几何图形性质的探索、发现和证明的完整过程,使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探索,对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猜想、发现并加以证明,非常有助于让学生对图形的性质有真正的体会和理解,防止学生对于图形性质的机械记忆,并有助于更好地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形象地表现空间物体的变化,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跨跃平面到空间的鸿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动画展现事物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空间物体的变化。笔者在《平面》的课件中,在讲述不共面的四个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时,通过旋转由这四个点形成的四面体,分别呈现四个平面的情况,并且四个平面出现时采用忽明忽暗的效果,让学生深刻理解。在讲述平面是没有厚度的这一性质时,让一平面从画面上飞下来,落到下面的一个平面上,两个平面在一起时,厚度并没有增加,然后再重复四遍上述过程,学生在平面的运动变化中逐渐理解了平面的这一性质。
  在“做数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剪拼、展开、分割补形的方法去研究几何体,使空间问题平面化,从而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笔者在讲解空间物体两个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时,采用将空间物体的表面图展开,在其展开图上两点之间画直线为最短的方法,这样就一目了然,问题迎刃而解。
  三、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多媒体数学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工具而进行教学的,而计算机尽管是当今高科技产品的代表,能代替人类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它毕竟是机器不是人,它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所有的工作,如在对话和思维方面,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寻找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等,而数学教学正是一种以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多媒体数学教学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所有的数学教学,它必须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当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数学活动空间和主动能动的数学活动时间。
  在当前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顺应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宗旨的改革潮流,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3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