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郎秋洪 周志翠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及邮政企业的用人需求,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并从订单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合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论述了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公司化运营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推进的邮政储汇、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对基层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邮政企业人员素质现状看,全国近80万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到50%,各省县级及以下邮政基层岗位,特别是边远地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短缺,企业接收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专业不对口或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2004年,福建省邮政局根据当地急需高素质基层人才,特别是针对山区县本科生留不住的现状,提出与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合作进行定向培养的意向;同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将“订单式培养”作为全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学院在企业需求的推动和教育部精神的指导下,率先与福建省邮政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学院又将订单招生培养试点工作推进到吉林省。为将订单范围推向全国,学院本着边研究边实践、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积极探索面向邮政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 明确订单人才培养的内涵,确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的原意即订购货物的合同、单据。其中,订的内涵包括订产品数量、订产品规格、订产品质量、订交货日期等。订单是以契约的形式来确立经济活动中供需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借以巩固和保持他们之间经济关系的连续性。订单人才培养是订单经济的一种借用,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学校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式,其实质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有效对接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一种具体模式。
  据此,学院确定了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院根据目前邮政企业对基层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内涵是:学校、邮政企业、地方招生主管部门共同确定、落实订单招生计划;学院会同用人企业择优录取考生;企业、学院、考生三方签订培养就业协议;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用人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企业为合格的订单毕业生安排就业。
  
  
  在订单模式的选择上,学院课题组认真分析了理论界教育专家的观点,将其确定为“订单模式+校企全面合作模式”,即该模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既有订单模式中明确的订单概念,又有校企全方位合作提供教学资源、共建实训环境、共同育人的特点。同时,该模式与培训不同,它是将企业需求和高职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架构可表述为:一个平台,两个并重,三大支撑,全过程合作,持续性培养,动态质量优化。一个平台,即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在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上;两个并重,即企业现实需求和高职教育规律并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并重;三大支撑,即校企共建的师资队伍支撑、实训环境支撑、教学内容支撑;全过程合作,即校企全过程合作进行订单人才培养,包括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价,持续性培养,即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和毕业后的回炉培训;动态质量优化,即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各种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优化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见图1。
  2 综合分析各院校订单类型,确立招生订单方式
  原材料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产品质量,订单招生质量同样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各地生源质量不同、各地邮政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差异以及招生制度较强的政策性,把好入口关、提高生源质量则成为学校努力的重要环节。
  目前订单类型根据企业下订单的时间主要分为招生订单、两年订单和一年订单。招生订单的核心是企业提前提出订单需求计划,学校通过招生主管部门同意落实后,在招生时向社会公布订单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录取考生(订单生),并于学生入学后安排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两年订单则是企业每年向学校提出订单生计划,学校向在校学生公布并组织安排企业到学校进行面试,根据企业与学生达成的意向签订三方协议,此类订单生为在校学习一年,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一年订单与两年订单的区别仅在于此类订单生为在校已学习两年,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学生。
  招生订单与两年订单、一年订单相比,虽然企业订单时间延长,但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而言,招生前便知道自己的身份,学习目标更明确,没有就业压力,三年的学习也更安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贯穿大学三年,有利于企业全方位参与,培养学生较强的行业归属感、企业所需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对学校而言,有利于三年中系统的教学安排,兼顾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基于以上分析,学院自2004年与福建省邮政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培养试点以来,就不断践行招生订单方式,目前学院已与19个省邮政企业开展了招生订单合作,从而形成“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学院还与各省招生部门及邮政企业合作,采取面试方式招收订单生,即学生通过邮政企业面试后才能填报志愿。目前已有9个省采取面试方式招生,该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
  3 基于企业需求和教育规律,确定订单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订单的根本是订特色、订质量,而这又取决于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企业对人才订单的规格和质量无法描述得非常清晰,只能提出大致标准,如学历要求、岗位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毕业成绩要求等。因此,如何把企业的需求标准转化为教育环节的标准(即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既具有较强的企业需求针对性,又具有保证学生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成为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关键和难点。这就要求校企双方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鉴于此,学院实施了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成立了由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负责人主要从高职教育规律出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课程体系,并将具体措施分解到3个学年。企业领导包括企业业务部门的中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主管领导,他们非常熟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标准,主要从宏观层面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技术专家熟悉行业技术标准,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人才所需的核心技能、知识和素质,主要参与核心岗位描述、职业能力素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等。总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院

是主体,侧重如何将企业需求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的层面上,企业则侧重与企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方面。合作中,校企双方通过会议研讨、电话咨询、专家拜访等形式,不断反馈、修改完成。
  4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确保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根据“订单”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企业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规格,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投人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资源。
  但就目前社会上大多数校企合作的情况而言,从企业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合作的热情不是很高。订单培养合作往往是在大量搜寻过程中的一种“偶遇”,而且连续性不高,难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的连续性,必须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人手。为此,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按照“树立主动服务企业的理念一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一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一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一全方位服务企业~赢得企业支持”的思路,与邮政形成了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企业把学院当作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
  4.1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邮政企业参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参与,包括直接向学院提供实训设备,提供技术人员与学院一起对企业各种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并向日校移植,提供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基地等;另一种是间接参与,包括企业新业务培训系统在学院搭建,实现校企共用等。
  4.2课程和教材建设
  企业参与建设的方式灵括多样,包括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鉴定课程以及科研项目向教学转化,学院直接使用企业编写的培训教材或职鉴教材,校企分工编写教材,学院教师参与职鉴教材的编写,企业提供业务信息和资料等方式。
  4.3订单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
  企业直接参与一些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授课;配合学院订单生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暑期实习,提供实习场所和指导教师,并参与实习大纲的制定等;通过企业领导和优秀员工专题讲座、企业劳模班学员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等方式参与学生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建立企业奖学金制度、订单生假期见面座谈制度等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5 建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与一般产品的生产加工存在较大差异。普通产品生产只需投入相同的原材料,以相同的工艺流程,按照事先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即可生产出相同的产品,其过程控制相对容易。人才培养却存在一些特殊性,包括学生个体差异形成最终的质量差异性,以及教育周期滞后性与企业生产技术更新及用人标准变化形成的质量标准的非固定性。因此,保证订单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又一个关键和难点。鉴于此,学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创建管理机制。
  5.1操作流程
  建立完整的订单人才培养工作流程(见图2),从订单人才需求调研、计划落实、订单宣传、订单生面试、招生录取、协议签订,到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学生就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每一环节都有时间要求、操作内容和操作方式。
  5.2管理体系
  学院成立了包括院级订单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订单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各系部订单人才培养工作小组三级机构,各级机构进行职责分工,共同完成对订单生的管理。
  5.3制度保障上
  学院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包括关于专业建设负责人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和考核的实施意见;关于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订单生培养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设置邮政企业订单生中层干部兼职辅导员的意见;关于订单生必须进行邮政营业员和邮政储汇员职业资格考试的规定;订单生每个暑假期间都要到邮政企业进行实习的规定等。
  5.4质量监控
  学院研究设计了订单生培养质量监控表,在招生、新生入学、每月、每学期、每个寒暑假、每学年、第五六学期、毕业后等重点环节设计了监控重点,以及学院监控和企业监控内容的分工。
  5.5评价和反馈机制
  
  一是设计订单生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体系表。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学院、企业;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学习和综合素质表现情况、学生毕业后的自我满意度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称职情况评价等,每项内容设有评价方式、评价时间、组织及分工机构。二是建立了反馈机制,反馈途径包括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反馈和实施后反馈,并以此制定了反馈意见的落实方式和措施,包括订单生的后续培养方案。
  6 订单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效果
  学院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得到了邮政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2008年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被纳入中国邮政人力资源开发的“全员素质提升计划”,要求在2010年以前实现平均每年为每个县邮政企业输送至少1名订单式专门人才的目标。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院订单生的规模逐渐扩大,从2004年面向福建省首次招收57名订单生,发展到2011年的630名;2004~2011年,累计招收订单生3 206名,已有五届1236名订单生走向邮政企业的各个基层岗位;订单省份扩展到19个省邮政公司、7个省邮政储蓄分行、4个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2011年又有几家省速递物流公司和学院磋商2012年订单招生相关事宜。
  订单培养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院、社会多方受益。
  6.1学生受益
  “招生即就业”的订单模式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激发了社会考生的专业志愿热情,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6.2企业受益
  订单培养针对性强,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岗位要求完全对接,毕业实习期间就能独立顶岗工作,不仅减少了企业岗前培训成本,而且缩短了入职员工试用期限。同时,由于订单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度深,培养了订单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减少了基层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全部订单到基层的做法,更是解决邮政基层企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6.3学院受益
  订单培养密切了校企合作,增强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订单的示范效应,带动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在邮政企业的就业,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办学声誉。
  6.4社会影响积极
  企业对订单生采取全部订单到县及以下网点的方式,毕业后充实到全国邮政基层网点,包括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如云南、贵州、西藏等,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6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