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意识的语境认知模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屹东 安晖

  内容提要 基于语境建立意识的解释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就是根据语境来探讨意识问题的。巴尔斯认为,语境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已经适应了的信息,它可以合理地解释意识的产生和消失,解决问题的心灵过程、自主控制、注意以及自我等心灵现象。全局工作空间的框架体系及其包含的认知模型揭示了语境分析在意识研究中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 意识 全局工作空间 语境认知模型
  〔中图分类号〕N031;B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15-07
  从语境论视角探讨意识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巴尔斯(Bernard.J.Baars)的意识理论就是根据语境来探讨意识问题的一个典范。巴尔斯曾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赖特研究所的心理学教授,现在是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在《心理学中的认知革新》(1986)、《意识的认知原理》(1988)、《意识剧场:心灵的空间》(1997)中,形成了意识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该理论用不同层次的语境及其合作与竞争来阐述意识经验的产生、发展和消失,并将语境分析贯穿到全局工作空间假设的所有认知模式中,试图用语境整合目标、自主控制、注意、自我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等看似互不相干的意识经验,从而使全局工作空间假设具有普适性。本文试图对他的基于语境的意识理论(我们将他的意识理论称为语境认知模型)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阐明该理论包含的哲学意义。
  一、语境认知模型的本体预设
  哲学严格讲是关于各种预设的学问。本体论就是“是论”或“存在论”,它是对事物本质的各种预设进行反思的学问。或者说,本体论关注“是”自身的本质属性,其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是”或什么“存在”。具体到认知哲学中,本体论问题就是如果人类意识具有所“是”的本质,“是”必须具有什么特征”(海德格尔语)。①在全局工作空间假设中,专门的无意识处理器、全局工作空间和语境是意识认知模型的三个“本体”预设,也是巴尔斯在构建所有认知模型时所运用到的基本概念,其它认知模型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扩展。
  在语境认知模型中,巴尔斯把大脑中的神经元称为专门的无意识处理器(special unconscious processors)。这些专门的无意识处理器是分散的,各自处理着各自领域的事情,例如知觉分析、信息输出、行为图示、句法分析,计划和控制等。它们通常在处理自己领域内的事情时是非常高效的,而对超出自己领域外的事情的处理就会非常低效,甚至是无用的,例如,处理视觉信息的处理器无法处理语言信息。由于控制基本上是分散性的,所以不存在一个把问题分配给某个处理器,或者命令处理器执行某些任务的中枢执行者。对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器都可能作为执行者而加以处理,有时它们相互间会以一种很灵活的方式把执行控制分配给对方。处理器本身会保留处理过程的主动权,即,它们决定处理什么,忽略什么。②③⑤ B. J. Baars,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43-64、67、135-139、162-165.正如市场经济的运行那样,其在本质上也是分散的,诸多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的运行层面并不受政府的指令行事,而是自主处理其相关的经济事务。
  但是,专门的无意识处理器间的相互作用、合作和控制却需要一个中央信息交换场所,巴尔斯把它称为“全局工作空间”。向神经系统输入信息的专门无意识处理器为了进入全局工作空间会彼此进行合作和竞争,一旦某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的联合体进入了全局工作空间,其所负载的信息就可以向整个神经系统传播。“工作空间”作为一种隐喻,它仅仅是作为一种工作记忆的存在,在这个记忆里,不同的系统可以执行它们的活动,“全局”这个词就意味着这个记忆中的符号通过众多的处理器被分配、传递开来。②
  语境就类似于“被激活的知识结构”、“心灵表征”、“语义网络”、“框架”、“基模”、“剧本”,“计划”,“预期”和其他在认知科学中被广泛讨论的有关对知识的表述。它是形成我们意识经验的内部世界。毕竟,有形的环境只有能够被内部心理世界所表征时,才能影响我们的意识和行为。也就是说,物质世界的语境只有通过大脑中的语境才能形成我们的意识经验。巴尔斯强调语境与上述定义的不同在于:“语境”并不是任何一个心灵表征,它是一个无意识的表征,并会影响到另一个有意识的表征。这个特殊的意义在其他的术语中并没有被表达出来。因此,在神经系统中标出心灵语境是很有意义的。③
  在语境认知模型中,语境被视为已经以某种方式处理相关信息,且具有进入全局工作空间优先权的、由无意识处理器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联合体。正是这个联合体形成、贮存和控制了意识经验,而联合体本身却没有变得有意识。 B. J.Barrs, In the Theatre of Consciousness: Global work space Theory, A Rigorous Scientific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vol.4, 1997, p.303.例如,在我们听一段交响乐时,该段音乐的整个曲调,相关主题的最初表述,曲调的发展和变化,所有这一切必定构成了我们体验一段交响乐中的一个单独的乐句的基础,而当我们体验这个单独的乐句时,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并不是有意识的。没有语境就没有意识经验,任何意识经验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在无意识的语境限定中,意识经验才得以形成和呈现。
  意识的语境认知模型
  在巴尔斯看来,全局工作空间中存在着多个语境性的限定,例如知觉、概念和目标相关的语境限定。巴尔斯把相容的一系列语境视为合作语境,把不相容的语境视为竞争语境。在语境层级中,合作语境在全局工作空间中占据优势地位,竞争语境虽然与合作语境处于相同的层级,但它们在工作空间中却不占优势。只有优势语境才会对意识经验的形成产生影响和限定。当然,语境虽然会把无意识的限定条件施加到意识内容上,但是并不限制输入的信息,它不会对意识经验做出完整的预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人类才不断地界定和重构我们的世界。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301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