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期ESP教师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平

  摘 要: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实际的英语教学主流。在这个转型期,ESP教师发展是必要而持久的过程,既需要自我发展的加强和合作模式的创建,又需要学校及院部培训机制等相关措施的激励与支持,从而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期;ESP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54-02
  引言
  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以通用英语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模式转变成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专门用途英语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必然。在这一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转型期,ESP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新的发展方向,这必然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应对并对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结合本院校其他专业的课程,合理运用培训机会,探寻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期
  “转型期”(TransitionalPeriod)原指由非有机(惯行)农业转为有机农业后的过渡时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期”的意义逐渐扩大,用来形容文学、艺术、语言学、甚至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转折时期。当今,以基础英语为主的传统大学英语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社会各界和学生都在强烈呼吁大学英语教学要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到了一个转型期,即必然由通用英语(EGP)教学为主逐步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为主的转变时期。
  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主要是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要形式,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为最终目的,以PPP(Presentation讲解、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输出)为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反复讲解词语、分析语法,甚至翻译课文,很少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只顾得记笔记,机械地被老师牵着走,这就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枯燥。目前,EGP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并且,经过一系列的改革,EGP倾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的能力,但这并没有涉及具体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能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相对EGP而言,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与某种特定专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开设的英语课程。ESP教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学习者的特别要求决定着课程设置;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职业、学科及活动相结合;教学重点应放在词汇、语法、篇章结构与特定学科相结合的语言运用上。作为一种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课程,ESP能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授以ESP为主的英语教师被称之为ESP教师。
  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必然性
  1.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保留大学英语基础课的同时,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与专业英语课程,如旅游英语课程、对外贸易英语课程、医学英语课程及学术交流、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包括专业英语,即ESP在内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课程的主流应该是ESP课程。然而,大学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依然是纯语言学、经典文科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那么,这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英语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发展和提高,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其他学科接轨,形成最快的转型,以胜任英语课程改革的需求。
  2.教学对象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重视对英语的学习。在我国,从小学到了高中都开设英语课程,再加上,社会上出现了各样的英语培训班,学生的英语基础已经相当扎实。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具备了大学英语的词汇要求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英语水平能力要求。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都是读写课,还有少量听说课,很少或者没有学术英语和双语课程,这就与学生想学的英语能力根本不对应,导致有近一半大学毕业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觉得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大学阶段基本没有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就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也是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
  3.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及国际交往的扩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显然,非英语专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对这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就要负担起不仅仅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而且要在某一文化或专门技能领域为学生讲授课程的职能。教育国际化和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向ESP教师转型。
  三、ESP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在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是历史的必然,ESP教师将在ESP讲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ESP教师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ESP教师的发展。   1.内部问题
  首先,由基础英语教学转型而来的ESP教师,专业知识欠缺,英语能力发展不平衡,且更重要的是转型而来的ESP教师们原有的文科思维定式在他们汲取新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形成一定的阻碍。其次,“转型期”的ESP教师发展的过程是对ESP教师毅力的考验,毅力较强的教师或许能坚持到最后,获得发展;相对的另一些教师或许就会半途而弃。此外,新手型ESP教师有着对教学职业的新鲜兴趣,但时间长了,都难免会产生倦怠情绪,徘徊蹉跎、止步不前,阻碍着教师寻求发展。
  2.外部问题
  首先,近些年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以及其他方面压力的逐步提升,很难有精力去寻求教师发展。再次,ESP课程地位不高,多数ESP课程被放入任选科目,且尽量缩短课时,这就导致ESP教师讲课的内容无法深入、新的教学方法无法施展,进而影响ESP教师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提供的进修、培训机会相对过少,得不到有利的外部指导。此外,学生的思想一直存在着教师是课堂权威的位置,对ESP教师课堂反馈不足,ESP教师发展缺少方向指引。并且,相关研究过少,ESP教师发展可参照经验成果不足。
  四、ESP教师的发展途径
  在大学英语改革转型期,对于以上ESP教师发展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三种途径可促进ESP教师的发展。
  1.加强自我发展
  首先,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提高教师觉悟。ESP教师的专业发展关键是教师自己。ESP教师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做出诊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我发展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的各项教学活动,可以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心,激发他们建构ESP教育知识的热情,促使大学英语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朝ESP的方向发展。其次,鼓励教师攻读跨学科学位。在学校政策允许的条件下,ESP教师完全可以攻读一门跨学科的学位,给予自我一次提升的机会,是应对竞争和适应制度做出的再次选择。通过这方面的进修,ESP教师更加认识到自己具备专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的双重身份,同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为自己最终走向具备专业学术身份和专业研究者的道路。此外,在ESP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断开展教学反思,将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不断反思,发现、提出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总结经验,升华理论,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2.创建合作模式
  就ESP教师的发展而言,团队合作模式,不仅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而且最终使个人成为发展的主体。ESP教师可以利用院校内部资源,旁听学习相关课程或积极与专业教师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和经验互补,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材料,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ESP教师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ESP学习者的方案,不断深化教师个体的专业内涵和素质,在学习和合作中提高并发展自己。同时,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团队应该进一步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开展同行之间的广泛交流,让ESP教师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更加有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可见,这种团队合作实践模式,可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
  3.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校本培训机制对于ESP教师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ESP教师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本校的专业优势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到专业院系旁听专业知识,弥补自身不足;学校可结合本校的优势,抽调优秀专业师资为本校ESP教师举办不同专业或不同方向的短期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培训班或开设面向大学英语教师的ESP硕士课程,帮助ESP教师跨越缺乏专业知识的障碍,构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校外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及院部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监督保障学习质量和效果,如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外出参加短期教学或学术研讨会议;建立监督机制,要求参加培训回来的教师以讲座或座谈形式将学习内容及收获进行展示汇报,并与其他教师交流共享,保障教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可设立交流平台或论坛,培训资料可统一发到平台或论坛,大家讨论学习,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且要将学习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科研中。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2]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24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