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沉积岩的野外鉴别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峰 李永祥

  摘要:在野外编录过程中,沉积岩作为主要对象,需要对其类别进行研究和鉴别,进而更好的指导钻机的生产工作。为此,本文从沉积岩的鉴别方法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沉积岩野外鉴别奠定基础。
  关键词:沉积岩 鉴别方法 野外作业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与岩浆岩、变质岩共同组成地球岩石圈。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以及成岩的作用下,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等逐渐形成沉积岩。
  在地球地表,属于沉积岩的岩石大约有70%,该岩石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在野外对沉积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成层构造(层理)是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以此为依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岩浆岩和变质岩进行区分。对于岩石其次一级的类别,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沉积岩的成因、结构、矿物成分等进行区分和判断。
  根据碎屑结构对沉积岩进行分类,其分类的依据是岩石粒径的大小。对于岩石来说,如果其粒径属于2~0.005毫米,并且岩石被胶结物胶结,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碎屑岩;如果粒径小于0.005毫米,并且具有泥质结构,那么这种岩石属于粘土岩;如果岩石具有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该岩石就属于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对于各类沉积岩来说,由于在岩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沉积岩进行鉴定时,需要选择使用相应的鉴定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岩石鉴定的准确性。
  1 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在对碎屑岩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岩石结构、主要矿物成分等进行重点观察,首先对碎屑结构进行观察。根据碎屑结构可以与其他岩石进行区分,避免发生混淆。通过仔细观察碎屑颗粒的大小:粒径在0.05~0.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粉砂岩,粒径在2~0.05毫米之间的属于砂岩,粒径超过2毫米的属于砾岩。难以通过肉眼分辨粉砂岩颗粒,通过手指研磨有轻微的砂感。对于2~0.5毫米的粗砂岩、0.5~0.25毫米的中砂岩,以及0.25~0.05毫米的细砂岩,可以根据砂岩的粒径进行确定。
  其次,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砾岩类的碎屑成分比较复杂,并且分选存在一定难度,同时颗粒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参与相应的定名;对于砂岩来说,石英、长石,以及一些岩石碎屑等是其主要成分。在碎屑岩中,铁质、硅质、泥质、钙质等胶结物比较常见。在铁质胶结物中,由于含有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等,因此,呈现红色、褐红色或黄色。在硅质中由于含有二氧化硅,因此比较硬,难以用小刀刻动。
  借助岩石的结构和成分,可以对碎屑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名。例如,对于碎屑岩来说,其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并且石英含量超过50%,在砂岩中,如果长石、岩屑的含量小于25%,在这种情况下,该岩石称为石英砂岩。
  2 粘土岩的肉眼鉴定
  对于粘土岩来说,在利用肉眼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粘土岩的泥质结构进行观察。在矿物颗粒方面,由于粘土岩颗粒比较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通过肉眼对粘土岩的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等进行研究分析和鉴定。对于比较纯净的粘土岩来说,通常情况下其颜色呈现浅色。因此,人们就按粘土岩层理及其固结程度进行分类。最后,根据颜色与混入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名。
  3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肉眼鉴定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分布范围比较广,并且比较常见,例如,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为:碳酸盐岩、硅质岩等,其中碳酸盐类岩石分布最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对于岩石是否属于生物化学岩或是化学岩(根据),判断的依据是岩石中是否有生物遗骸。化学岩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单矿物岩石。因此,可以根据其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相应的鉴定。
  4 结论
  综合上述,在对沉积岩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对岩石的整体颜色进行描述,同时对岩石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等进行区分;
  ②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颜色等,对岩石的层理进行观察;
  ③要描述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碎屑物及胶结物等成分;
  ④对砾石的形状、大小、磨圆度和分选性等特征要描述;
  ⑤对沉积岩命名时应遵循“颜色+胶结物+岩石名称”的法则。
  沉积岩是野外编录的主要对象,研究和鉴别好沉积岩类,对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事半功倍,也可以更好的指导钻机的生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建党,袁德富.土类的野外鉴别方法[J].河南科技,2006(11).
  [2]张位及.野外鉴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简易方法及其对找矿的指导意义[J].云南冶金,1978(03).
  [3]曾芳金,张承平.碎石土密实度综合评判的新方法[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8(02).
  [4]杨玉访,曾芳金,项宏雁.模糊数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6(06).
  [5]舒文丽.浅析工程变更原因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456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