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国 李丽

  摘 要: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在推进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教师作为学校核心主体之一,其专业化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的未来与发展,探寻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明确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要求,提出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将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22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和调整,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序幕,地方高校数量急剧增加,结构也日趋多样化。当前,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中普通高校2 491所,其中部属113所,地方属1 661所,民办717所。毋庸置疑,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担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也曾说过:“衡量大学状况最可靠的指标是该校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可见,地方高校要发展则必然要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而决定教师队伍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则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目前,从全球范围看,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简史
  教师职业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它的存在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师职业只是一种经验化的职业,它所从事的教学更多是一种经验的传承,而非专门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从经验化到专门化的过程,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日益凸显出来,并逐渐得到了认可。到了20世纪中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开始迅速发展,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强调:“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1]。这是第一次经由官方给予各国教师以专业的确认和鼓励。之后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理论研究、政策文件和法规。
  1971年,日本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业性”;1986年,以美国卡耐基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霍姆斯的《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的相继发表为标志,提出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中心思想在于确立教师的“专业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明确指出“专业化――作为一种改革教师地位和工作的策略”[2]。在我国,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明确了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条件;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二、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何谓“理念”?人们至今都在不断地探索其真正的内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3]。《语言大典》将“理念”解释为“宇宙的心理本质或精神本质[4]。厦门大学韩延明博士则在其博士论文这样描述:“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的抽象概括。从这几种对理念的解释中,可以这样来厘定教育理念,即教育实践者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精神追求,其将直接引导教育实践者如何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教师是否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身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纵观当前的教育理念,对地方高校教师而言,应整理综合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开放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二)拥有精、广、优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知识结构,就是指既要有知识的精,又要有知识的广,还要有事业发展所需知识的优。地方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军的一支骨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将肩负着培养专门人才,搞好科学研究、传承文化知识和开展社会服务等职责。地方高校教师这些职责的实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精、广、优的知识结构。只有教师们拥有了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具备较强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其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助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地方高校教师,要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而是需要其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具体来讲就是必须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可研究的点,也就是研究方向,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将学科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在研究方向明确的情况下,还能很好地完成课题,并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做到这点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地方高校教师。
  (四)具有传承文化和知识的教学能力
  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只是简单地备课、能上课、能顺利地批改作业,能辅导学生等基本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能自如地传播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在上课过程中,能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相得益彰,启发学生思维,既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又要注重学生能有获取知识的本领;在教学手段运用方面,能紧扣当今科技发展脉搏,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三、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高校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地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其对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指导作用。它能挖掘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维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健康持久的发展[5]。制定和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能够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发展和反思性发展,可以促使他们认真剖析自己,时刻充满紧迫感。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设计中,地方高校应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要求,根据不同阶段教师发展任务和内容,制定不同专业发展规划。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帮忙他们合理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还应采取多样化途径和培训手段帮助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划,只有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实现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才可能不断加强。
  (二)建立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一是提高质量,明确地方高校教师引进的准入机制,地方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要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引进人才的相关条件和要求,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学历学位的水平,而且还需要全面考察,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基础,以及他们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和个人品质,严格把握入门质量;二是营造氛围,强化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优化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聘任制度优胜劣汰的作用,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提升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三是规范章程,落实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评机制,强化教师考核制度,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将“师德”和“实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点,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
  (三)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发展意识
  推进教师专业化,其核心是推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没有每个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就不会有教师群体的职业专业化,所以要推进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必须要求我们要从教师个体出发。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分析,只有当事物的内外共同因素同向时,就会加速事物的发展,当前,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拥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的外部前提下,要推进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则需要地方高校教师个体拥有强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自主意识,只有具备这种意识,他们才会不断自觉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才会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来做,才会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尽心尽职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勇,译.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84(4).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颜一.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3-94.
  [4]王同亿,编.语言大典(上册)[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2123.
  [5]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湖北:长江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7040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