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资源耗竭补偿标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爱贞 薛晓彤 满影 唐曼

  摘要:油气资源是可耗竭性资源,过度开采会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油气资源税费体系应增加反映油气资源耗竭补偿的税费,以维护代际公平。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是研究油气资源耗竭补偿的难点和重点。采用使用者成本法对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进行研究,折现率和开采年限是两个重要参数。折现率选择时间偏好率,避免主观选择的随意性,开采年限应考虑新增储量。以中国2000―2014年数据测算,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为15%~22%,标准偏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人均消费增长率偏高和开采年限偏低。
  关键词:油气资源开发;资源耗竭补偿标准;使用者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06-04
  油气资源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能源基础,同时油气资源属于可耗竭性资源,对油气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占用就是侵占了后代子孙的利益。依据公平原则,当代人无权因为自己的需求而掠夺后代人的资源,如果这样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即向后代人提前支付补偿费用于对矿产资源的投资,以保持自然资本量不变,实现代际公平。
  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后代子孙的权益,当代人须合理调控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中国油气资源税费体系中,尚缺乏代际平衡的资源耗竭补偿专项税费相关规定。因此,建立资源耗竭补偿机制,维护代际平衡是当务之急。资源耗竭补偿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资源耗竭补偿标准的确定。
  一、文献述评
  确定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的常用方法有净现值法、净价格法、净租金法和使用者成本法。净现值法是将自然资源各年净收入折现之和作为当期价值,以完善市场中资本可再投资为基本假设条件,资源期初、期末价值之差为资源耗减。在实践中,由于该法所需的未来各期资源开采成本、价格的信息难于获得或不够可靠,因而净现值法在实践中很少被应用。净价格法是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净价格法是基于霍特林租金假设[1],以经济利润(价格减去平均开采成本)取代霍特林租金,是净租金法的近似算法。由于边际成本一般大于平均成本,这使得净价格法夸大了资源的损耗。净租金法是在资源净价格(价格减边际开采成本,即霍特林租金)增长率等于利率的假设条件下,以霍特林租金与开采量的乘积作为资源耗减价值。由于净租金法没有区分资源耗减和回报,所以只能是对资源耗减成本的粗略估计。使用者成本法是在净租金法基础上,将“净租金”分为可持续部分和不可持续部分,依据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假定,将收入的不可持续部分看作是资源所有者的“使用者成本”,对这一部分进行重新再投资,对未来该项资源所取得收入的减少给予补偿。
  通过分析比较可知,使用者成本法纠正了净租金法未区分资源耗竭成本和资源回报的不足,将收入分为可持续部分和不可持续部分,而且其假设条件少,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也成为学者们计算资源耗竭成本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应用。
  EI Serafy最早利用使用者成本法研究资源的耗竭性问题,估算稀缺资源存量的耗减或折旧。[2]Blignaut等针对南非所收租金非常低,而且把大多数从矿产资源所得的租金分配给了私人企业的问题,运用使用者成本法测算了南非资源损耗中可持续发展能力。[3]林伯强等对测量资源耗减价值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使用者成本法是计算油气资源耗减成本最适合的方法。[4]李国平等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在2%~10%间选择不同折现率对中国开采石油天然气的资源耗减成本进行了计算,建议在资源税改革中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5-6]高新伟等运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不同发展时间折现率分别为6%、8%、10%时的实现油气资源耗减成本补偿的最优税率,并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研究了不同开采阶段的税率最优设计。[7]
  从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者在利用使用者成本法时,折现率的选择往往比较主观,难以保证计算结果科学合理。
  而且,在确定开采年限时,大多数学者只计算了一年,其他年份则采取依次递减1年的方法,没有考虑新增储量的因素。
  二、油气资源耗竭标准模型及参数测算
  (一)计量模型
  使用者成本法最早由El Serafy提出[2],他将资源销售获取的净收入R分为可持续的真实收入X和不可持续的资源折旧(R-X),即使用者成本,并认为利用使用者成本(R-X)进行投资可以补偿资源的耗竭价值,可持续的真实收入X就会实现。那么无穷期的可持续收入X的现值NX等于有限期的销售净收入R的现值NR。假定r为折现率,N为给定资源的开采年限,则El Serafy的使用者成本法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二)参数选择
  1.折现率r
  使用者成本法测算资源耗竭补偿时,折现率的选择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理论上折现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私人与社会的时间偏好、真实利率水平、行业真实利润水平等,但在实际应用中,折现率的选择比较随意,大多数都是选取几个不同的折现率来计算同一对象分别对应的使用者成本,所以无法判断真实的使用者成本大小。Rubio明确提出计算矿产资源耗竭价值的折现率是社会折现率。[8]目前公认的计算社会折现率的方法为边际社会时间偏好率(SRTP),是指消费者愿意放弃现在单位消费来换取未来消费的比率。目前学者和专家普遍利用Ramsey公式对其进行估算,公式如下:
  r=β+ε×σ(6)
  其中:β是纯时间折现率,ε是消费的边际效用弹性,σ是人均消费量的增长率。
  对于纯时间折现率β,Dasgupta等指出,由于人会面临死亡,而社会不会面临死亡,因而简单加总个人的时间偏好并不能代表社会的时间偏好,人口的死亡率可以反映一国的社会时间偏好,所以β用人口死亡率来衡量。[9]
  对于消费的边际效用弹性ε,主要是基于对风险厌恶和不平等厌恶的度量确定。Gardiner等学者明确指出,风险厌恶和不平等厌恶程度可以用一国累进所得税率的范围反映[10-12],具体关系如下:   [9] Dasgupta Ajit Kumar, Pearce David W. Cost-benefit Analysis[M].London:Palgrave Macemillan Press,1972.
  [10] Stern H N. Welfare Weights and the Elasticity of Marginal Utility of Income[C]//Artis,Norbay,et al.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of Economics .Oxford:Blackwell,1977.
  [11] Cowell F A,Gardiner K. Welfare Weights[R].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STICERD,Economics Reserch Paper,1999:20.
  [12] Otto J,Andrews C,Cawood F,et al.Mining Royalties:A Global Study of Their Impact on Investors,Government,and Civil Society[M].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6.
  责任编辑:张岩林
  Abstract: Petroleum resources are exhaustible resources and over-exploitation will harm the interests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erefore, the tax and fees system should include the tax about exhaustion compensation to mainta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The exhaus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oil-gas resource i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point. The user cost is used to research the exhaus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the rate of marginal time preference is regarded as the discount rate to make up for the question caused by the subjective choice, and the new reserve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the mining life. Then, using the data from 2000 to 2014 to calculate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resource exhaustion, the result is between 15% and 22%, which is relatively high. The main reason is the higher per capita consumption growth and the shorter mining life.
  Key words: oil and gas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resource exhaustion; user cos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7817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