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讼师撰联赚两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凡杰

  唐州城有朱、项两家,本是街坊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按理说是应该友好相处的。可项家以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裔自居,名人之后,高人一等,从来不把朱家放在眼里。而朱家则言之凿凿地说自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第某代孙,皇家血脉,龙的传人,更不把什么霸王的后代放在眼里。如此,这两家也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一年风调雨顺,经营田庄的朱家收成不错。国家是盛世修志,老百姓是有钱了建祠堂、续家谱。朱家也不例外,在郊外买了一块土地,建起了朱氏祠堂,供奉列祖列宗。项家在城里经营日用杂货,乡村的收成好,他家的生意也挺兴隆。听说朱家建了祠堂,项家也不示弱,就在离朱家祠堂不远的地方,也买了地皮,建了祠堂。
  朱家见项家的祠堂与自家的一样,分不出个上下高低,很是气恼。恼了一阵,脑子突然开窍,就想给祠堂撰写一副楹联,从气势上镇住项家。
  唐州城里会写楹联的人不少,但一听说朱家是为了与项家斗气,纷纷表示爱莫能助。朱家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一个姓赖的讼师。赖讼师原是一秀才,参加乡试屡屡名落孙山,举业受阻,转而做了讼师,在衙门口摆了个写字摊儿,干起了包揽词讼的刀笔营生。赖讼师是个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角色,对这送上门的生意自然是来者不拒,满口答应:“你不就是要在楹联里突出你朱家出过一个皇帝朱元璋,来镇镇霸王项羽的后人吗?这要求太低!我给你撰写的楹联,将远远超过你的要求,气得项家吐血!”
  朱家人很高兴,说:“那就请先生快快动笔吧!”
  赖讼师伸出一个巴掌:“请先付润格(撰写楹联费用)。”
  朱家人有些心疼:“写一幅楹联就要5文钱?也太贵了吧!”
  赖讼师当即拉下了脸:“5文钱?你打发叫花子嗦!我要的是5000文,也就是5两银子!”
  朱家人吓了一跳,今年的年成好一些,我1亩地的收入也不过1两银子。求你写一副楹联,等于我5亩庄稼颗粒无收!但不求赖讼师还不行。朱家人只好忍痛割爱,从兜里摸出5两银子。
  赖讼师虽然举业不成,却也是个饱学之士。收了银子以后,就铺开宣纸,挥动狼毫,刷刷几笔,一副楹联就跃然纸上:
  曾作两朝天子,亦称一代圣人。
  朱家人是个大老粗,除知道朱元璋当过皇帝,不知道另一个朱姓天子是谁,更不知道朱家还出过什么圣人。赖讼师要卖弄自己的才学,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了起来:那个灭唐建梁的后梁太祖朱温,是朱家的第一个皇帝;宋朝的理学家朱熹,与孔子、孟子齐名,被后人称为“朱圣”,也是一代圣人。
  朱家人一听,连说5两银子花得值。回去找了匠人,把楹联刻在门柱上。自己还守在祠堂里当讲解员,逢人就介绍这楹联的内容,说朱家历史上出过两个皇帝,除了朱元璋,还有一个叫朱温,还有一个圣人叫朱熹。
  项家人去看了朱家祠堂的楹联,听了讲解,果真气得吐血。原先朱家只知道有个朱元璋,就傲得不行。现在又多了一个天子和一个圣人,那尾巴还不要翘到天上去!项家咽不下这口气,决定也写副楹联压倒朱家。找谁写?谁有这样的能耐?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也找赖讼师了。
  项家还真找对了人。因为在唐州城里,喜欢挑起事端、制造纠纷的,赖讼师是第一人;还因为在唐州城的文人圈里,靠文字游戏弄钱的,也只有赖讼师一人。赖讼师听了项家人的来意,略一思索,就皮笑肉不笑地说:“写副楹联压倒朱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那润格还要翻一番,朱家是5两银子,你就出10两吧。”
  10两银子不是个小数,可项家为了斗气,连眼也没眨就答应了。赖讼师也不含糊,眨眼之间就把楹联写好了:
  尝烹天子父,亦为圣人师。
  写罢了,赖讼师问:“懂这楹联的意思吗?”
  项家人说:“我们的老祖宗项羽在两军阵上宣称要把刘邦的老爹给煮了,这事儿倒是听说过。原先还觉得不大地道,现在被你一渲染,用来与朱家斗气,确实挺解恨的――你两个天子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能把天子的老爹都给煮了!至于我们项家哪位先人还给什么圣人当过老师,我就不知道了,还得请教先生。”
  赖讼师挺得意,摇头晃脑地背了一段《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然后说:“这项橐是春秋时鲁国人,7岁的时候就出题把孔子给难住了。孔圣人不耻下问,遂拜项橐为师。这下联的意思就是:你朱家出个圣人又怎么样?我们项家还出个圣人的老师哩!”
  项家的上联下联,都压了朱家一头。项家人挺得意,立刻就把它刻在自家祠堂的门柱上。
  这次轮到朱家吐血了。血吐了,气却咽不下去。项家欺人太甚,朱家不能老这么被他们压着。全家人一合计,趁着当晚月黑风高,悄悄把项家的祠堂给砸了!
  第二天项家见祠堂被人砸了,不用问就知道是朱家干的。好,你在暗中行事,咱来明火执仗,霸王的后代嘛,明人不做暗事。当即雇了一群小混混儿,大白天把朱家的祠堂夷为平地,还打伤了朱家的当家人。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人能调解了,只有到衙门打官司。打官司就要写状纸,得,那就还找赖讼师吧!
  (责编 何 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853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