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钱币漫谈(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收藏经验的人,应注重收藏一些珍稀品种。一般来讲,古钱币收藏者应该是具有文化知识修养,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书法知识,以及地理、考古等知识,并且能够鉴别钱币的真伪、年代和文物价值。
  收藏者的投资心态应该是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收藏来自于知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更不要借钱去购买藏品,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去收藏。不要为一时购不到稀有真品而心急火燎,俗话说:好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要有耐心。珍品出现时要冷静,认真鉴别真伪,以免被赝品打了眼。
  几百或上千年的古钱,古色古香,被收藏者视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这些老锈对古钱也会起到一些保护作用,所以对古钱上的红锈、绿锈和黑锈都不要清除。
  我收藏过“鬼脸”钱币,但多数已送人,所剩无几。鬼脸钱形状似西瓜籽,有比瓜子大的,也有比瓜子小一点的;一端有孔,均为铜质。鬼脸钱又叫蚁鼻钱,始铸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时期的楚国、鲁国等地。鬼脸钱是青铜贝币演化而来的。鬼脸钱的表面常铸有铭文,很像文字,却又很难读懂,再加上圆孔,看上去像蚂蚁的形状、人的鼻子,故称“蚁鼻钱”;又像一幅不人不鬼的面孔,所以又称其为“鬼脸钱”。而我新近收藏了一种玉质钱币,方圆在4.5厘米左右,两边有耳,一面凸一面凹,上面钻有两个直径约4毫米的圆眼睛(透孔)和两个直径约2毫米的鼻孔(不透孔),鼻孔下面嘴的部位有一条极细横线,约10毫米长,应为嘴缝线,细线上又刻有5条短竖线,约4毫米长,像似牙齿,这样看去面目有些狰狞。其玉质较硬,能划动玻璃,含透闪石成分,玉质经盘搓,光滑细润,我似曾见过这样的照片,却一时未能查到。经向好友收藏家季先生请教,说这也是一种鬼脸钱。链接:钱文的读法
  1 首先要知道一些钱币的名称,如“半两”、“五铢”、“大泉五十”、“崇宁通宝”、“开元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等,读钱币上的文字才不会出错。“半两”你不能读成“两半”,“五铢”你不能读作“铢五”,“乾隆通宝”你不能读作“乾通隆宝”,所以要有一定的有关钱币的历史知识。
  2 古代“钱”也称“泉”,王莽时代的钱币均称“泉”,而不称“钱”。
  3 古代戏称方孔钱为“孔方兄”。
  
  小贴士
  
  ・古钱币年代久远者一般都比较脆弱,故不要挤压、摔、碰,可用专用钱币袋装入保存。钱币专用袋,古钱币商店都有出售。
  ・钱币交易和交换:在没有弄清楚该钱币的价值时,交易和交换要谨慎。
  ・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元和民国袁世凯头像银元真币的重量在25,5~27克之间,重量误差很小。
  ・旧时的制钱(铜质)多用绳子穿上,一千个制钱为“一贯”(也叫“一吊钱”)。有个昆剧叫《十五贯》,1956年上影厂根据该剧改编了同名彩色戏曲片,很多人都看过。这十五贯该是多少个制钱是可以计算的。
  
  编后语
  
   《古钱币漫谈》刊出后,接到古钱币收藏爱好者的电话,对文中“两晋十六国时,官府不铸造新钱”(官府铸钱很少,多沿用旧钱),“唐代以前的钱币是以重量为名称”(王莽朝铸“货泉”),“明代货币是纸币为主,铜币为辅”(朱元璋曾发过纸币,使用时间不长)等提出了不同意见,十分中肯。借此机会,我谨向关爱本刊的读者表示诚挚感谢,并对编辑工作中的失误深表歉意。
  
  本刊主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3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