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命承受不了“入不敷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透支生命”是大众熟知的语词,讲了有些年了,也就是人不顾及自身的体力、脑力而过度工作,持久劳累。到头来,身体就会罹患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其实,人的生理机能在一定年龄段会有一个固定的状态,如果不去破坏它,就会很正常的运行。倘使不自量力,或是用力过猛,就必然会破坏机体自然规律,难以正常运行,透支生命,损害健康。
  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讲过:“身体如能善用,生命乃悠长。”身体是生命的载体,人的一生就是通过这个载体使用生命的全过程,一旦使用不当,身体就会发生疾病,乃至丧命。人生总会遇到两大挑战――压力和衰老,如能应对得当,就会无碍健康,生命运行如常。
  “透支”原是金融学的一个名词,泛指“支付超出收入”,业内释为“存户经银行同意,在一定限额内提取超过存款数字的款项,并要限期归还,是为透支。”简言之就是“入不敷出”。透支,理财如此,生命亦然!
  现时,“时间与金钱,效率与生命”之间的拼搏较量,比前些年又有升级版。样式更迭,花色翻新,巧取豪夺,名利兼得。根源还是私欲膨胀,甚至是要钱不要命。一些老年人身兼数职、搞收藏、玩宠物、打麻将、嗜烟酒、网购、旅游,负重过劳,心力交瘁,全然不顾,潜病在身。当金钱占有了时间,生命从属于效率。人,倒像是有“取之不尽的能源,永不枯竭的活力。”现实生活批驳了这种偏颇立论,揭示了某些谬误心理。
  有人感慨于肺腑之言:“生活中的我们大家,又有几个能正确对待自我?被小病吓倒,这是医生的悲剧;对疾病置之不理,无端地透支生命,这是中老年人的悲剧。”中年是生命中辉煌的时刻,在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上,有人再造辉煌;有人日薄西山。中年白领近10年平均寿命从58岁下降到53岁。“过劳”成为无形杀手。
  最近,英国专门研究生命透支的夏洛特?瓦茨著文指出,终日近距离接触手机,使人们对声、光刺激变得异常敏感,手机日夜伴随身边,严重地损伤了人体视听功能,使人的神经始终高度紧张,大脑长期处于警示状态,对周围事物会变得非常敏感,也会导致身心透支。有医生建议,不妨每天抽出半小时彻底放松自己,暂离手机和噪音,安静冥想,让身心得以舒缓释放。
  除此之外,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桌前,也会大量消耗身体能量,导致肌肉、颈椎等部位出现酸痛症状,也会累及腰椎,同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呼吸急促。可以每天进行深呼吸运动,缓解机体压力,调整平和心态,提高身体的氧含量。
  再有,如长期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白天易犯困,精神难集中,也会导致身体透支,使人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做事效率减低、生活质量下降。另外,工作和生活压力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过浅。进入60岁后,人体各个功能进入衰退期,睡眠时间日趋减少,对睡眠环境的要求更高,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因此,进入老年后,需要对睡眠进行特别设置,如睡前深呼吸、冥想、关掉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
  “劳逸结合”是老生常谈,随着商品意识、市场经济的深化,这句话就逐渐被淡漠了。快节奏、抢时间、争效益、赚大钱,似乎已是非过劳而无法为之的现实了。然而,“劳逸结合”原是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节奏的快慢、时间的错点、效益的丰歉、金钱的得失,都会使人体生物钟失去正常运转,陷入亚健康状态。
  人的事业成功,需要超人的毅力、忘我地工作。作为创业时的原始动力,努力拼搏一番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这种心态作为一种观念被定型以后,长期下去,就会积淀成一种病态心理。透支身体的做法是对生命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对人对社会都得不偿失。中国画坛巨匠齐白石说过,天才、勤奋、修养、寿命都是缺一不可的。
  1947年,作家冰心在《京沪周刊》第1卷第27期上发表散文《谈生命》,文中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讴歌生命需要意志坚定的毅力与豁达乐观的精神。此文发表后曾被所有冰心文集所失收,遗落半个多世纪。而今重读,似乎悟出了其中的玄妙之道,她意在告诫世人: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善待生命,明辨祸福,遵守规律,珍惜时日,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美国《福布斯》杂志开出“严防透支秘方”,首先是了解自己身体。包括每个时段的健康状态,疾病隐患,处治方法,应对策略。其次是认识疾病由来。关注病前征兆,正视病因,切中病灶。不失时机,就诊治疗。大病化小,小病化了。再者是注重呵护保养。使用身体如同使用机器,一样需要遵守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得当。合理使用,减少磨损。保持整洁,清除污垢。生活做事,适时有度。中心是懂得生命含义,明了合理使用。为人处世端正,心态舒缓从容。一日起居有节,提高生活质量。尽量避免50岁前结束生命。正如一位美国名人所说:“我不求不朽,而不可早亡。”
  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尽管科学家在努力探寻长寿之路,但并非人人都能踏上这条向往已久的康庄大道。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依财富、权势、身价、地位有所变化。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惟有珍惜生命,才能使生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吕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05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