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降糖药使用误区知多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降糖药物使用中出现一些误区,影响病情的控制,不但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令人唏嘘。
  误区1:轻信保健品,轻信偏方
  有些保健品宣传能降低血糖,纯属夸大功效,大多数保健品并没有降糖的功效,只是其成分中没有碳水化物,不会升高血糖,或者有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的任务还是交给处方药吧。而有些保健品确能降血糖,有些患者服用后甚至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有些不法商家在保健品中加入了降糖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是一些临床早期应用且价格低廉的药物,且加入的量没有严格的质控,导致服用者血糖波动。轻信保健品的功效,不但会让您花冤枉钱,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还是有很多患者到处搜寻可以治愈疾病的偏方,或者轻信所谓“xxx国际糖尿病研究所”“xx军队糖尿病研究所”的药物可以治愈糖尿病。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少这种情况,原来病情控制良好,由于改服了假药,病情恶化,甚至出现了严重并发症。
  误区2:单纯依赖药物,忽视非药物治疗
  有些患者认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案,光吃药就行,一旦控制饮食,生活质量就没有了。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教育、自我监测五方面,五驾马车缺一不可,饮食和运动是基础,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如果患者服药非常认真,从不漏服,但是嘴馋管不住,平时懒得运动,就会导致药量越吃越大,体重不断增加,血糖不降反而飙升,最后的结果是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悔之不及。
  误区3:用药时断时续
  有些患者自我意识强,总觉得血糖高低能够自己感觉,全凭自觉症状来决定是否用药,一旦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
  其实身体对血糖的感觉并不准确,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对于高血糖并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使早期有症状,随着病程延长,身体对高血糖感知能力逐渐减退,既往的症状和感觉就会消失。如果自作主张,用药时断时续,不仅不利于血糖控制达标,还会引起血糖波动,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误区4:药物漏服后随意补服
  降糖药物何时服用,是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持续时间、进餐的关系密切相关的。遵医嘱按时服药,是取得最佳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因此,应尽量避免漏服药物的不良习惯。
  但是有些患者对此并不重视,漏服药物后随意补服,殊不知这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甚至昏迷。
  正确的补服方法应该是:偶尔漏服,一般不必补服,美吡哒、糖适平、瑞格列奈等若在餐前漏服,餐后可以及时补服;若快到下顿饭想起漏服,应先测血糖,如血糖较高,可临时增加原来的用药剂量;阿卡波糖等如果饭后才想起漏服,不一定非要再补服。
  误区5:急于降糖而自行大量服药
  当血糖升高时,机体对于降糖药物的反应是比较差的,因而开始治疗时降糖效果不太理想是正常的,随着药物慢慢起效,身体对于药物的作用逐渐明显。
  有的患者发现自己有糖尿病后,非常害怕,急于使血糖达到正常值,自行加大剂量,或擅自多药联用,结果引发低血糖,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乃至死亡等悲剧。此外,超剂量用药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误区6:频繁换药
  血糖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药物的使用需要达到有效剂量和一定时间后才能充分发挥药效,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医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和调整降糖药物,患者才能达到理想的降糖作用。但有些患者急于求成,频繁地换医生、换医院,要求医生不断换药。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剂量,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换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联合应用。
  误区7:用药盲目跟风
  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和身体状态并不完全相同,如胖瘦、胰岛功能、血糖谱、肝肾功能等,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有些患者看到病友服用的药物和自己不同,就开始羡慕甚至要求换成一样的药物。所谓“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自己,有时非但无效,甚至有害。
  误区8:光吃药,不复查
  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中,代谢监测是调整血糖和观察疗效的关键,光吃药、不复查乃治疗中的大忌。医生会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和使用的药物,告知检查的安排,有助于尽早控制血糖,达到治疗目标。
  服药后经常检测血糖的好处在于了解药物治疗效果,作为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的重要依据,及时发现早期并发症,及早治疗。
  误区9: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担心长期用药对肝肾有损害,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事实上,目前所有的降糖药物都是经过研究证明为安全有效的,只要掌握药物适应证,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并适当监测,是安全的。长期高血糖与药物的副作用相比,前者引起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总之,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降糖治疗比其他药物治疗更为复杂,需要患者了解药物的准确服药方式并规范服用,结合饮食和运动治疗,做好血糖监测,相信大多数患者都能够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52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