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藏医药学治疗过敏性紫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达日德杰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患者常常莫名其妙地出现出血症状,皮下出血表现为全身出现淤斑,胃肠黏膜出血表现为腹痛、便血,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性或广泛无菌性毛细血管炎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为血管紫癜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主,常伴有关节炎、肾炎及胃肠道反应,大多预后良好,但临床也可见到死于肾衰、胰腺炎、窒息、颅内出血的病例,有些患者数年不愈。
  西医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应用激素为主,而藏医由于立论不同,用药的原则也迥然不同。
  
  医有其理,病有其势,循理抑势,其症化消
  
  藏医学认为,紫癜的发生与人体生理不平衡有直接关系。在藏医学中,“龙”、“赤巴”、“培根”是构成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与饮食精微、血、肌肉、脂肪、骨与关节、精、骨髓等七大物质共同组成生命的能量与物质基础。“龙”、“赤巴”、“培根”起着支配的作用。他们彼此协调,互为消长,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
  藏医称过敏性紫癜为“羊虱蝇痘”,有的译为“血涸痘”,因紫红色斑点密布身体某一部位如虱蝇附身而得名。藏医把本病的病因归结为血与“赤巴”转化不当,导致“培根”机能紊乱所致,归属于培根失调导致的“木布”综合征。
  本病以侵犯血管、血液为主,并影响到“肝”的功能,致使“肝”对黄水的疏泄失当,黄水偏盛于血管,造成多血症(类似于西医之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沉积、免疫复合物增加),累及肝脏、胃肠道、肾脏、肌肉、皮肤、关节、肺脏、神经系统,削弱血液循环功能。所以,调节“龙”的功能与“肝”的功能是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原则。
  
  药有其性,病有其症,对性治症,必得其愈
  
  藏医学在解剖过程中发现,过敏性紫癜存在着血管的坏死性表现。据此,藏医对过敏性紫癜按部位分为本系、旁系;按发病时间过程分为热期、寒期、寒热交织期、大寒无热期;按病涉范围分为蔓延、扩散、迁延、淤积四种类型。其治疗分为总治与分治。总治是从饮食、起居、调节人体平衡入手;分治则是结合患病部位、病涉范围、发病时间及类型辨证施治。
  普通的皮肤紫癜和关节症状、胃肠症状,通过藏医的一般性治疗,通常都能迅速缓解或治愈。而病程长,涉及其他脏器的紫癜患者,往往其血液有味酸、黏而稠的特性,藏医称此为血的“培根”因素偏盛,治疗从“肝”着手,祛风除湿、消炎,调和三因,效果良好。在藏药的具体选择上,大汤丸、乳香丸、生旦丸、诊才丸、清血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编辑/张宇
  
  >>链接:藏医的“三因学说”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其中,“龙”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其性质近似于中医的风或气;“赤巴”具有中医“火”的性质,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等;“培根”译成汉语是涎或水,它相当于中医的津、涎,与人体内津液、黏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质和机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疾病发生的机理,藏医认为归根到底是由于“龙”、“赤巴”、“培根”三者之间失去平衡和协调,使身体的元气受到了伤害,因而危及健康。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调整这三大因素的偏盛偏衰,使其能够重新协调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6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