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人儿,知足亦快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老人,老人儿,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一种抱怨,其实,不过是一种表达,有亲切,也有一丝怀旧。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岁月真是不饶人,一晃,当年的朋友、同学、老熟人都变成了老人儿――老朋友、老同学、老熟人。
  老人儿凑在一块儿,话题仍离不开老人――父母、师长,话语间闪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看病跑医院、空巢、脑软化(记性赶不上忘性)、养老院、敬老所、墓地。
  富人怕死,穷人怕病――病不起。一句话,活着难,死也不简单。
  不说了,泄气。
  我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颇尴尬。一方面是“家有老人是福分”的幸福体验,另一方面是义务、孝道的重担在肩。自己身体好,经济宽裕,则问题不是问题。否则……不说了,更让人泄气了。
  我不想在此讨论传统道德规范什么的,题目太大,我担不起。古之圣贤也帮不了我忙,他们自说自话,一会儿“老之不死是为贼”,一会儿又老少尊卑,大谈尊老爱幼的礼序,好比卖矛的放下矛,拿起盾,大声吆喝,难为自己,也难为别人。
  二十几年前,我脑子里是这样的观念:西方国家的老人很孤单。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家出走,另立门户,与父母之间只有情感联络,没有经济往来,也不承担赡养义务。老人们晚年孤独,情景凄凉。家庭成员间的联系疏远,冷淡,平时打打电话,过节聚聚――还得是早早的双方、多方讨论透了,决定好了,尽量避免届时狼能来,狗到不了。难。
  这印象是我从国内的媒体淘来的,被灌输的。但以我近年偶尔去国外的实地感受,我觉得这印象部分属实,但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或者说缘由,即:这样的一种家的观念是西方人自己的选择。他们在儿时就接受了这样的思想,未成人之前,父母是其监护人,须承担抚养子女的法律义务。子女成年了,这种义务自动解除。就是说,从这一刻起,走自己的路吧,怎么活,活成什么样,都是自己的事。做家长的不凭义务,只凭愿望为子女在高等教育上投资――这样的家长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子女的就业、婚姻,照管孙子孙女什么的,几乎没人往这套里钻,躲还唯恐不及。当然,他们也不指望晚辈养老送终。两不欠,轻轻松松。
  不过,要构成这样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思维观念,靠的是完整、牢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姑且把这一体系想像成一个大筐,国家往里面扔钱,大把大把地扔。年轻人从工作挣钱(从做学生半工半读开始)也往筐里扔钱,挣得多的扔得也多,筐里的钱就是所谓社会财富,全社会共享。老了老了,干不动了,往后的日子就靠从筐里拿(钱);年轻人找不到事做,失业下岗的、伤了残了病退了,也从筐里拿钱过活。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很高,看病治病不要钱,人人有医保,一卡通――是真通,保险公司买单,患者连账单都见不着。当然,您要整个形美个容另当别论,这单得自己买。
  我曾见识一些德国老人,他们很少抱怨生活,抱怨孤独。在他们看来,孤独与生俱来,且相伴终生,热闹的只是片刻,是过场,人要学会正视它,欣赏并享受孤独。老人不言老,倚老卖老往往自取其辱。年轻人越来越以邋遢为美,上岁数的人衣着齐整光鲜。一次,北德的一个小村子搞了一场德国老人的金婚派对,也请了一些华人朋友。晚餐的时候,一位德国老人跟一位中国老人聊天,德国老人问中国老人现在在做什么。中国老人按中国式的客套笑答:老啦,什么也不做了。一桌人全晕了,表情错愕,不知道怎么接着往下说。其中一位中国老人跟这位同胞嘀咕:“您这话说得忒中国。咱这一桌人除了我,个个比您年长,年纪最大的那个老太太已经九十有五,然后是八十八、八十六的、八十出头和奔八十的,您这七十刚过的卖老卖错地儿了。”
  那位中国老人只得自嘲地讪笑,呵呵呵呵。后来,他跟他的临时房东用英语聊天,感慨不已。老太太已是八十四岁高龄,寡居多年。她自己打理房子,侍弄花草,花园弄得那叫一个漂亮。她为客人们准备的早餐非常丰富,且十分用心。一天下来,马上注意到中国朋友的口味:亲肉蛋,远奶酪,第二天就做了一番增减调动。其实,这位中国老人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堪。退休后,他学电脑,学上网,学古玩鉴赏,忙得很!他只是嘴上客气,谦逊,把卖老误当做美德。
  老龄化是一个大问题,全球性的,地球人都躲不过。西方发达国家首当其冲。在中国,大、中城市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的寿命延长,人口比例倒立,上大下小,往筐里扔钱的人越来越少,从里面拿钱的人越来越多,老年人贫困化成为趋势。尽管各国政府都发愁,也都在想和正在采取补救举措。有改善,而远不尽人意,可为而不为的地方还有很多,太多。对此,同样是老百姓,反应大不一样。德国政府之于老百姓,是用来骂,而不是用来夸的。老百姓的逻辑是:就这么骂,你们还不办事呐。政客、政府首脑在他们眼里,平常如邻家不争气的娃儿,正事不干,只会胡说八道。
  相比西方国家和国内,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夜生活这个词在中国,跟老年人无关,纯粹是年轻人的事。而在德国,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平分秋色。年轻人去不起消费高的地方,他们的身影多出现在快餐店、迪厅、电影院一类场所;音乐厅、歌剧院、像样的餐馆酒吧往往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再进一步放大了说,在德国开好车的多是上了些年纪的人,旅游疗养、住高档酒店、在高级商场消费的也大多是这一人群,这跟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这里面不光是腰包厚薄问题,还有公共交通方便程度、人的心态、消费观念等一系列问题。
  我不想在这里隐瞒自己的私心:如今,我自己也已钻进老年人堆儿里了。谁不想长命百岁,老有所终?我不但想,还窃望着老了老了,能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我当然希望能有个让老人生活得更好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了。
  前几天和老同学聚会。分手时,大家相互玩笑调侃:人家当官的和经商的,就盼着升官发财死老婆,咱一帮穷酸老人没别的好想,谁让咱上有老,下有小,旁还有七十糟糠。
  这话最好是别传进我家老伴儿耳朵里。出门走得急,我忘了带家里的钥匙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717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