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何须惆怅近黄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皆怕老,故此人们常避谈衰老。即使偶尔提及,亦常避重就轻,拣些老生常谈的好话来说;如老年如何能够心情舒畅、思想圆融,又如何能够把经验转化为智慧等等。对大多数老人来说,这未免有些把老年过度美化。实则年老体衰,并非一件容易接受的事。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总认为老年离着非常遥远。其实人体衰老很早就已开始。我们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衰老。因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太祖母今年104岁,身体依然健朗。我认为只要能保持身体的基本健康,即使在老年,仍然可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我非常欣赏陆放翁写“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化工”这诗句时的心态。
  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要建立在健全的体魄之上。人过中年,就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对腰腿的锻炼,更应持之以恒。因为人的年纪越大,活动的范围就越小。到了最后活动范围只局限于卧室、厨房、厕所几个房间而已。一个人的健康,固然跟身体各部分都有关系,可是其活动范围的大小,最后却常取决于腰腿支撑的力量。
  要想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就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太祖母就是一个好榜样,她有多方面的兴趣。除了关心子女孙儿外,她喜爱京戏和麻将。她在93岁时,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时。我按到她老人家第一封电子邮件时,几乎不能相信。她在过百高龄,每天还勤练书法,能背诵数十首诗词。许多日常小事,在她眼里都变成有趣的事。我想这都是使她健康长寿的原因。
  小时候听说夸父逐日的故事,那时觉得夸父真是愚不可及。可是年纪越长,越佩服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觉得他和希腊神话中,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同是了不起的悲剧英雄。我们每人就应像夸父那样,明知无法追逐日月,但在有生之年,就应勇往精进,把生活过得饱满。古人把夸父描写成一个巨人,说他追日于隅谷的地方,“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可是黄河、渭水不够他喝,他欲北饮大泽,结果在路上就干渴而死,死后他的手杖化为广被数千里的桃林。这是何等的气魄!岂不是我们所应向往的形象?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编辑:修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751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