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确解读中医养生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保健养生,是中医的强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和经验,创造了许多具有东方民族特色,适合东方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养生理念和方法,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并经过不断丰富、完善、修正,世代传播,指导民众的生活,受到大众的喜爱。现代人讲养生,只要不脱离这个文化大背景,就必然要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谈到中医。一些不健康理念的传播者也必然会利用人们对中医学的厚爱,为利忘义,把一些本不属于中医的内容披上中医的外衣,鱼目混珠,混淆视听,造成人们对中医的误解、生活的误导。
  第一是养生热与养生乱
  养生热跟生活水平有关,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人人追求健康长寿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出版物、电视、网络、广播没有不讲养生的,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大体都是养生书,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播的也都是养生节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二分之一,每年我国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多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的比例是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每年增加25%。有人说养生书是中国家庭的“红宝书”,普及率非常之高,养生热从城市热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有人说,肿瘤病人都是被药物毒死的;有人说,90%肿瘤病人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很多老太太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养生理念的问题,所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和我们的国计民生要发生直接联系的
  当前养生热中出现的问题不少,主要有: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中医养生是门科学,它既来源于生活,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又不能与生活和文化打等号,因为它是经过中医学研究、改造、升华之后才形成的。所以不能把文人书中记载的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的个性化的生活经验都冠以“中医”养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伪科学的东西强加给中医。例如有人宣传喝生蛇血、吃生蛇胆、吃活泥鳅。其说辞是以类相求,同类相生。中医理论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中医是发展的,茹毛饮血的落后早已被祖先认识。当没有条件吃熟食的时候,人不得不吃生食。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饮食带来了质地变化,人们早就不再以吃生食为基本生存条件了。生食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吃生食带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触目惊心。有报道说,南方有吃生海鲜习惯的地区,寄生虫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非典”的教训,还在眼前,与生食某些小动物肉不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吃生鸡蛋能润喉清热,有人吃了之后喉咙疼痛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因为鸡蛋是凉性,鸡蛋有清热解毒之效,这个说法与中医理论相关,中医确实讲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但古人处方中早已不用生食鸡蛋了,说明人类对生食问题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如今,生食鸡蛋造成的感染问题屡有报道。除细菌感染之外,鸡蛋中一些物质如果不做熟,对吸收和消化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古代一些生活习惯确实被中医引了进来,但是经过中医选择、提炼并提升到科学水平的。还有一种说法,借酒消愁,因为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话。中医对饮酒问题,是从两方面认识的:一是无损害饮酒,有益于人。无损害,就是适量,健康的人可以稍微多喝一点;肝脏有问题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过饮不节,杀人顷刻。”喝得迷迷糊糊,就是醉酒,醉酒就是乙醇(酒精)中毒,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未去新病来。中国人喝酒造成的问题很多,除卫生学外,还有社会学问题。
  二是问题以偏概全,抽调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学有三大特点:一是天人相应观,二是整体认知观,三是辨证论治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不是“斗”;提倡从整体看事物(人体),不能机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广东的人和黑龙江的人、老人和孩子、男性和女性、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绝不能用一个公式去要求,提倡全民去吃某一种食物,这不符合科学。中西医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长。有人用打比方的方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中医的法宝是望远镜,西医的法宝是显微镜:中医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认识,西医把人体进行分解,细了再细,直至细胞、基因。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看病,男性、女性、老人、孩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西医可以通过看化验单、看各种检验的指标诊断疾病,不管成人、儿童,老人、妇女,对同一种细菌感染的,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所以有老百姓开玩笑说:“中医让人糊里糊涂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死。”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药物的研发,远远跟不上疾病谱的变化,所以西医也经常遭遇束手无策的问题。中医和西医理念不同,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有中西医两种力量,这是中国人的福气。中西医的结合,扬长避短,中国的养生、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一些养生介绍不懂或者忽略了中医的这些基本思想,不管自然的客观规律、不管个体的差异,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方法,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层面,很难达到中医学要求的养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给民众正确认知中医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囫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民以食为天,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保健问题,这也是当今健康养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讲饮食养生的书居多,讲饮食养生的讲座也最多。如何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问题,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人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医在饮食养生上有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人们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药物;二是食补(食养)与食疗(药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绿豆,人们使用它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关键是如何给它派用场:如果作为食养(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如果作为食疗(治病)时,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误导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那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四是瞒天过海,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任何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人们都去吃某种食物、让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医基本思想的。不少养生宣传中都刻意地让大家去吃某一种食物,把它说成“唯一的”、“最好的”,这显然不是科学态度,起码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思想。
  五是混淆是非,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很多人把养生与进补打等号,以为补比泄好,补出问题了,还不以为然;泄不出问题,也不乐意接受。女人都要补血,男人都要壮阳,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保健药。过分养生既不是中医的理念,也不是西医的理念,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不要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很富裕的国家,养生理念也不能是这样糊涂的。养生与进补是不能打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要解决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千万不要盲目进补,也不要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毒药疗疾”的问题。只不过天然植物药的毒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化学药品小一些,这也是事实。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害处无穷
  “养生”一词,在中医书籍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了发展。《黄帝内经》提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顺”、“适”、“和”、“安”、“节”、“调”几个字,中心思想就是“和”的问题、“顺”的问题。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法则。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采取必要的心养、食养、体养、药养(含针灸、按摩、气功)等手段,实现机体与自然界以及自身阴阳气血的平衡,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或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达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顺应社会、顺应生活、顺应自我。养生,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提倡“以顺为养”,“顺”就是随心、随意、随机、随缘,不能刻意。只要做到心情顺、饮食顺、体力顺、保养顺,养生就没有问题了。
  中医的养生理念与中国的文化理念、哲学理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医的养生不仅吸取了儒家以德为养、释(佛)家以性(心)为养、道家以体为养的长处,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且把他们发展成了一门科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它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顺”、是“和”,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方式。
  摘自新浪健康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751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