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临床价值评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述。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心肌梗死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栓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抗栓; 心肌梗死; 临床价值;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14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5.072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近年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1]。本文研究当中,对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栓治疗,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心肌梗死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59.64±5.48)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平均(59.38±5.52)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叮嘱患者保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体力和睡眠时间[2]。(2)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处理、心电监护以及药物治疗等,其中治疗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药物等[3]。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抗栓的方式进行治疗。抗栓治疗的具体内容:(1)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1次/d,75 mg/次;(2)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次/d,100 mg/次。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对应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记录其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将其分为3个等级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超过90%。有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在50%~90%。无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没有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在50%以下,严重者病情加重[4-6]。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心绞痛发作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严重的心肌缺血状况,从而导致心肌坏死的现象[7]。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通常有心律失常、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力衰竭等[8]。
  抗栓治疗,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之一,也是改善患者预后,达到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所在[9]。本次研究采取的抗栓药物中,氯吡格雷主要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由于患者体内血小板高聚集,从而导致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动脉等。阿司匹林是一种镇痛解热的药物,能够抑制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聚集,适用于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症状[10]。对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抗栓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心绞痛,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采取常规联合抗栓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00%,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仅有77.50%。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栓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守凯,张爱萍,段玉柱,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83-4784.
  [2]简芳.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3]邓大丽,余锋,任明山,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发生院内心肌梗死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2):246-248.
  [4]邱曼,孙乐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6):2765-2767.
  [5]崔文娟,卢成志,唐志琴,等.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7-79.
  [6]任莉娜,房昕晖,王永权,等.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T波电交替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4):2095-2096.
  [7]王冬艳,马晓鸥,冯丽侠,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19-2820.
  [8]张萍.血管重建术后心肌梗死标准更加严格――2012年心肌梗死全球新定义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1):107-109.
  [9]孙宇姣,姜大明,张波,等.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结局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3):332-336.
  [10]王丁,邓又斌,黄润青,等.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11):921-925.
  (收稿日期:2015-05-24) (编辑:程旭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2709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