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为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133个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任务的卫生行政与专业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内容分析对风险沟通现状以及建议等进行分析。结果:成立专家咨询组(15.04%)、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16.54%)以及开展媒体信息(19.55%)和公众舆论(19.55%)的监测水平较低;与社会公众(62.41%)、其他相关部门(54.89%)以及媒体(48.87%)等沟通对象存在问题较多;新媒体背景下,风险沟通面临严峻挑战。结论: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工作,针对机构计划与准备情况、沟通对象问题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风险沟通能力进行提升。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新媒体;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74-0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的有效应用,对于增强政府威信,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风险沟通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中所体现的价值效益也日趋明显,可研究的深度,维度也在不断加强?研究空间也在不断扩展。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拟定的问卷,以典型抽样为原则,于2017年6~7月对山东省的5个省级、31个地市级以及97个县(市、区)级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任务的卫生行政以及专业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调查,每位调查对象的问卷回答情况代表一个机构的风险沟通现状。现场共发放问卷137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有效回收率为97.08%。
  2 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现状
  2.1 政府部门沟通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整体应急管理体制仍然处于“单一灾种、单一部门、政府单一主体”的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职能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沟通不畅。同时由于风险沟通预案完全是上行下效、千篇一律,基本上可以说是“应付预案”,因为缺乏社会公众代表的意见,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不能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使得公众根本就无法知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价值所在。
  2.2 新媒体环境下,风险沟通中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调查对象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新媒体成为疫情信息第一发布者,易造成情绪化传播,导致信息失真与放大(70.68%);相关机构监测、报告不及时,导致发现与处理事件/疫情的滞后和被动(53.38%);媒体和公众舆论监测技术难度大,机构人力不足(50.38%)。
  2.3 不够重视新媒体的快速传播效应
  因为我国卫生应急人员从事专业的特殊性、严谨性,导致在公共卫生工作领域中形成了“重处置,轻沟通”的工作方式,往往忽视风险沟通的作用,在现代网络快速发展时代,互联网无所不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容易在疫情发展阶段先下手为强,经常通过非官方的渠道传播错误、失真的信息,给卫生行政部门后续的信息发布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和困難,不及时的信息发布更会引起公众的怀疑和猜疑。
  3 讨论
  3.1 完善沟通机制,提高卫生系统外部的沟通效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是一个复杂的多利益群体的沟通过程,包括政府沟通、媒体沟通、公众沟通。三者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系统紊乱和功能失调,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媒体公信力下降以及公众恐慌情绪和异常行为的出现。本调查结果显示,卫生系统内风险沟通效率较高,但是与公众、媒体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如农业、检验检疫以及公安等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相对较多。。媒体在风险沟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双重作用。建议完善与媒体的沟通机制,保持沟通渠道的连续和畅通性,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社会聚合”作用。另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但目前调查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易因部门间信息通报不及时、获取信息不一致等,导致口径不一致,引发舆论危机,增加事件处置难度和复杂性。通过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不同部门、机构的有序整合和协同运作,形成合力应对事件。
  3.2 加强政府及部门沟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互通应急体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部门整合,各系统相互配合与支持,快速、有效的处置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加强系统内部的风险沟通体制建设,将风险沟通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职责,充分整合资源,将风险沟通理念引人社区,将风险沟通工作逐级下放,加强基层卫生应急人员风险沟通方面培训,增强风险认知能力,把风险沟通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舆论监测,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沟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由于公众相关信息的匮乏,加上部分媒体的传播失范,导致事件危害扩大和恐慌气氛的蔓延,加剧事件控制难度。且调查机构对媒体舆情监测、公众舆论以及需求信息的掌握水平较低。建议成立专门的信息监测小组,多渠道收集信息,有针对性的解答公众疑惑;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实报道和谣言,掌握舆论主动权。
  本调查中的卫生机构虽然对官方微信、网站的设立以及使用水平较高,而微博作为公众使用率高达33.11%的新媒体形式,卫生机构的微博设立率仅为9.70%。因此,建议完善多种类媒体形式整合传播,提高政务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的设立率;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公众进行互动,引导舆论动向;提高网络监管技术手段,发挥新媒体的正面效应;依法追究网络违法责任,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姚春凤,谭兆营,沈雅.探讨设计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沟通的框架体系及其核心要素诠释[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09):859-863.
  [2] 杨金侠,王涛,翟婷婷,等.卫生部门流感大流行大众风险沟通能力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2):151-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6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