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瓷修复体与复合树脂修复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比较全瓷修复体与复合树脂修复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4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不同修复方式,分成树脂组(n=52)和全瓷组(n=52),树脂组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全瓷组用全瓷冠修复,对两组修复效果,修复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修复效果总满意度比较。结果 全瓷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树脂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组修复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组对固位功能,美观性和咀嚼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牙体制备评分低于树脂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合树脂修复比较,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用全瓷修复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更佳,有利于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劣势在于全瓷修复需磨除大量牙体组织,但总体应用价值更高,临床中可根据缺损部位和面积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
  [关键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全瓷修复体;复合树脂修复;优劣比较
  [中图分类号] R7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b)-0159-03
  上颌前牙牙体缺损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由龋病和外伤导致,临床治疗主要以复合树脂充填和全冠修复为主,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对修复后的美观要求也更高。常规治疗以符合树脂充填为主,近年来全瓷冠修复材料应用逐渐增多,可以满足临床对固位,咀嚼和美观等方面的要求,患者接受度更高[1]。本研究选择我院行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104患者作为评价对象,分别进行复合树脂和全瓷修复,并对两种修复方式的优势劣势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选择的不同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n=52)和全瓷组(n=52)。树脂组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20~48岁,平均(28.6±3.4)岁。全瓷组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21~47岁,平均(28.3±3.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口内检查均符合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诊断,且符合全瓷修复和复合树脂修复的适应证;对牙髓感染患牙已完善根管治疗;患者对两种修复方式已了解并自愿选择修复方法,且均已签写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修复材料过敏患者;有凝血机制异常或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者;恶性肿瘤及他严重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以及其他情况不能配合治疗者[3]。
  1.3修复方法
  治疗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说明全瓷修复和树脂修复的修复方法,操作流程,修复效果和修复后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患者自行选择修复方式。然后应用VITA 3D比色板进行分区比色。树脂组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应用3M Z250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根据缺损情况行相应洞型的制备,并预备洞缘斜面;然后常规进行酸蚀,粘结,垫底/护髓,然后使用充填器取适量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堆塑固化,每次堆塑材料厚度应≤2 mm,最后进行精修抛光,调整咬合;整个过程应严密隔湿。全瓷组用全瓷冠修复,常规预备出冠修复所需空间,并制备直角肩台,肩台宽度1 mm,保证肩台光滑,连续且宽度均勻,肩台位置应位于龈缘下0.5 mm;然后进行排龈,制取硅橡胶印模,连同比色结果送加工单位制作,待制作完成后在口内进行试戴,确定修复体完全就位且边缘密合后进行永久粘结固定,将多余粘结剂完全去除并调整咬合。
  1.4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修复后对两组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修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修复效果满意度进行分析。①修复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边缘密合性,固位,美观性,牙周组织健康和继发龋等,具体评价标准[4]为。A级:修复体与基牙紧密接触,边缘密合;修复体颜色和形态与天然牙基本一致;牙周组织健康,修复体固位良好;患牙无不适症状。B级:修复体与基牙边缘密合基本密合,边缘可探及;修复体颜色和形态与天然牙比较接近,仔细观察存在一定的差异;牙周组织轻度炎症,修复体固位基本稳定;患牙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度敏感症状。C级:不符合以上修复标准者。修复总有效率=(A级+ B级)例数/总例数×100%。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牙周炎症,材料损坏(全瓷崩瓷,树脂部分缺失),修复体脱落,继发龋等[5]。③修复效果总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固位功能,美观性,咀嚼功能,牙体制备和治疗费用的满意程度[6]。每项均为1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应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修复效果的比较
  全瓷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全瓷组修复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全瓷组对固位功能,美观性和咀嚼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树脂组(P<0.05);对牙体制备评分低于树脂组,治疗费用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治疗主要以材料充填和全冠修复两种方式为主,其中充填材料以复合树脂应用居多,修复后可获得良好的美观度,且治疗费用较为经济实惠,更易被患者接受,但材料耐磨性相对较差,长期应用易出现磨损现象;且在粘结过程中要行酸蚀处理,易出现牙齿敏感症状[7-8];同时复合树脂在光照固化过程中可出现向心性收缩,易出现边缘微渗漏引起继发龋或边缘染色情况,使得远期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9-10]。全冠修复目前在前牙以全瓷冠修复为主,全冠修复可恢复良好的固位和咀嚼功能,且边缘密合度高,同时全瓷材料透光度更好,修复后颜色与天然牙较为接近,美观恢复效果更佳[11-14]。本研究结果显示,用全瓷修复总有效率为96.15%,树脂修复总有效率为82.69%,提示全瓷修复效果更好;且全瓷修复后出现牙周炎症,材料缺损,修复体缺损和继发龋的概率均明显低于树脂修复,提示全瓷修复安全性更高;研究结果与宋卫红[15]研究结果比较接近。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全瓷修复患者对固位功能,美观性和咀嚼功能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进行复合树脂修复,但对牙体制备评分低于复合树脂修复,治疗费用高于复合树脂修复。全瓷修复与复合树脂修復比较,优势在于可获得更好的固位,咀嚼和美观效果,修复安全性较高,劣势在于全瓷修复对于健康牙齿的磨除量较大,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相比复合树脂修复,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用全瓷修复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劣势在于全瓷修复要磨除大量牙体组织,临床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
  [参考文献]
  [1]夏雨凝,马楚凡,陈吉华.临床应用瓷贴面美学修复前牙的治疗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28(1):46-51,59.
  [2]武庆华,张晓东,朱坤.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866-868.
  [3]范立红,闫瑾,范淑霞,等.上前牙邻面龋树脂充填后全瓷贴面修复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0):93-95.
  [4]何桂霞.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2):68-70.
  [5]黄琛琛,潘丽娜,张伟,等.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6, 32(10):1056-1059.
  [6]肖云鹤,宋红权,张瑞,等.瓷贴面与纳米树脂修复上前牙切角缺损的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1):668-670.
  [7]付宏宇,冯广智.上颌前磨牙修复:3种方式和4种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6):858-864.
  [8]何珍,熊建群.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2):179-181.
  [9]吴满花.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临床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38-3939.
  [10]冯晓莲.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中的修复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98-99.
  [11]杨楠,强雯.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112-113.
  [12]季从容,刘红红,钱昌富,等.三种方法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5):774-776.
  [13]肖丹,姚远,黄丰,等.3种桩核系统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比较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4):432-435.
  [14]詹景翔,唐乐.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16, 6(9):55-57.
  [15]宋卫红.全瓷修复体和复合树脂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优劣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237-239, 249.
  (收稿日期:2018-08-16  本文编辑:崔建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54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