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瑶药小钻二风汤联合拔筋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小钻二风汤联合八髎穴拔筋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17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予小钻二风汤联合八髎穴拔筋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颗粒口服,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症状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钻二风汤联合八髎穴拔筋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瑶药;小钻二风汤;拔筋疗法;原发性痛经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2-0066-02
  痛经(dysmenorrhea)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骶部酸胀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1]。本课题以气滞血瘀型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自拟小钻二风汤口服,配合八髎穴拔筋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颗粒口服,以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瑶药内服配合拔筋疗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174例病例均来源于2014年4月—2016年1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7例。2组患者年龄、病情分级、治疗前症状积分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行业标准》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型痛经证候标准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妇产科学》第2版原发性痛经的标准制定。
  1.3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符合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型痛经证候标准;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适应本疗法者,如外治部位溃疡、瘢痕、外伤等。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小钻二风汤加味口服联合八髎穴拔筋治疗。辨证为气滞血瘀者加膈下逐瘀汤,辨证为寒凝血瘀者加少腹逐瘀汤。小钻二风汤药物组成:小钻20 g,独脚风15 g,血风15 g。膈下逐瘀汤组成:当归15 g,川芎10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10 g,延胡索10 g,五灵脂10 g,乌药10 g,香附10 g,丹皮10 g,甘草6 g。少腹逐瘀汤组成:当归15 g,川芎10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五灵脂10 g,小茴香10 g,干姜9 g,沒药10 g,肉桂6 g,蒲黄10 g。八髎穴拔筋:准确选取八髎穴所在部位,在骶部均匀涂抹润滑剂,使用松筋棒自患者右侧上髎穴方向依次经过同侧次髎、中髎、下髎进行皮肤上下划拨,相同方法处理左侧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时间持续约1 min;再自两边的上髎穴连线平行划拨,逐渐下移至双侧下髎穴的连线,时间持续约1 min;然后使用松筋棒在双侧上髎、次髎、中髎、下髎8个穴位进行局部按压,每个穴位按压约持续2 s,治疗以局部皮肤稍红为佳;最后擦干皮肤,用热毛巾局部热敷3 min。治疗时间:经前3 d治疗至月经第3 d。口服中药由本院煎药房统一煎制,真空袋包装,每天2次,每次200 mL,分早晚空腹温服,拔筋治疗每日1次。每月为1疗程,每疗程常规治疗6天,月经推后者治疗相应延长,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颗粒,国家药品标准WS1-(X-067)-2002Z,哈尔滨华瑞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2 g/袋,1袋/次,2次/d。痛经发生的第1天开始口服,直至疼痛消失为止。每月1疗程,疗程天数依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连续治疗3个疗程。
  1.6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痛经症状评分标准评分[2]。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第2个月经周期、第3个月经周期各评分1次。疼痛程度分类:积分13~15分为重度,8~12分为中度,5~7分为轻度。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痛经症状评分为0分;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明显改善,痛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痛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5%~50%;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痛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
  1.7 痛经症状评分 根据《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痛经症状评分标准评分。经期及月经前后小腹疼痛(基础分)5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一般止痛措施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肛门坠胀0.5分,疼痛在1天以内0.5分,疼痛每增加1天加0.5分。
  1.8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瑶医学中,痛经属于经乱类病中“月经痛”病[3]。瑶医认为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盈亏失衡、筋脉受侵”。在瑶医盈亏平衡基础理论中,“人平气平”、“天人合一”是瑶医审症治病的基本思想。脉,指筋脉,瑶医有“百脉”之说,认为筋脉遍布于人体全身,可以沟通人体内外、联系各个脏腑器官、涵养全身。诸病入脉是瑶医对病邪传变径路的独特认识,所有病邪都是通过全身筋脉播散、传变、侵犯至人体各处。临床上常采用各种药物内服或瑶医特有的外治等治疗方法,使筋脉通畅,以调整或促使机体与外界环境、机体各个脏腑之间的盈亏达到平衡。瑶族自古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治病的经验都以山歌传唱、口传心授传播,经过代代相传至今。这种传承方式使其理论和经验保持了淳朴、浓厚的民族特色。小钻性温,味辛、苦,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活血、散瘀消肿的功效,瑶医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腹痛、胃溃疡、慢性胃炎等[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小钻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炎的作用。独脚风性平,味微苦。长于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壮腰补肾、强筋骨,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血虚、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等。血风性温,味苦、辛,能散瘀止痛、除湿消肿、祛风活络、止血生肌,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病症。拔筋療法是中医按摩疗法的一种,本研究所用的八髎穴拔筋治疗,是用水牛角制成的“松筋棒”在骶部划拨,通过松筋棒松解筋结的作用以增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经止痛的作用。八髎穴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骶椎两侧各4个,依次对应第l骶后孔、第2骶后孔、第3骶后孔、第4骶后孔,总共8个,故称八髎穴。八髎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强腰壮肾、调补冲任、调经理气、行血散瘀的功效。在八髎穴区域进行拔筋治疗,可以从外而内的调理胞宫。历代医家对痛经有许多研究,多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瘀血内阻是本病显示本病证型众多,但都夹有瘀血,故本研究采用瑶医药联合传统的拔筋疗法治疗痛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266.
  [3]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16.
  [4]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6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