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经络检测在中风中经络患者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运用DMS经络检测仪,对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十二经络原穴的测量,了解十二经络能量及左右气血、阴阳的状态,可以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DMS经络检测;中风中经络;十二经络能量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09-02
  中风是世界三大重要疾病之一,严重的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几年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由于中风患者致残、致死率高等发病特点,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中风患者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是治疗的最佳的时机,中医药在治疗中风病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因此,寻求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运用DMS经络检测仪,对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十二经络原穴的测量,了解十二经络能量及左右气血、阴阳的状态,可以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其在中风中经络患者中的运用略陈管见。
  1 DMS经络检测对中风(中经络)患者的意义
  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较重,多有不同程度的神识昏蒙,大多预后不良。《医学正传·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膈,但手足不遂,语言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可见中经络患者病变在经络上,临床上通过了解经络的变化,来判断受病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虚实,推理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人体发生疾患和生理功能改变时,穴位皮肤导电量出现病理性反应,并有相对特异性。早在8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就发现皮下的一定部位就有特异的低流电阻,这些低流电阻与体表的低电阻点[1,2]多数吻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经络检测仪日趋完善,经络检测仪生物电检测系统(Digital Meridian System)简称DMS经络检测系统,它利用感应器测定人体十二经络的原穴,将原穴微生物电能量接收到计算机上,再将数值提交到后端的病理资料库,分析在此状态下表里两经相关的脏腑问题,以及通过五行生克原理分析气血、阴阳变化的趋势,最后将形成的经络值及病理报告传回。该仪器检测出的数据能够反映十二经络能量值、左右气血和阴阳值,是一种新的经络测定法,能够为临床提供客观化、量化诊断。应用经络电测定法还可减少主观推断可能造成的偏差。
  中经络患者十二条经络的虚实,表里两经的平衡是辨证的有宜补充。左右气血、阴阳的的盛衰都能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2 经络虚实辨证的临床意义
  虚实能反应邪正的盛衰。《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處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刺节真邪》载:“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中医应用针灸治疗中风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其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肯定。《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有余是指实证,不足是指虚证。对实证要用泻法,对虚证要用补法。不同的患者,因为虚实证不同,尽管都针刺同一个穴位,但采用手法不一样,会收到不同效果。陈军德[3]认为经络调虚实作用的机制应该确定为“双重性”,针刺、电针所取得的不同疗效只能归结为它们各自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辨明经络的虚实,从而确定针灸的补泻手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3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是理论基础
  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是经络检测的理论基础。疾病发生时,经络则是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有效途径。因其既可反应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又可反映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袁尚 华[4]认为经络传变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渐进过程,经络调理对防治疾病事半功倍。管遵惠[5]认为经络辨证是基础,脏腑辨证是核心,针灸临床治疗中,尤当重视经络辨证。经络辨证贯穿了疾病的整个过程,治疗中风从经络辨证着手有重大意义。
  4 阴阳气血分析在中风中经络中的运用
  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是行气血和协调阴阳。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机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的、协调而稳定。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升右降的气机运行或气化功能正常,左右阴阳可以相互既济,保持一定的平衡,不至于发病;任何疾病若外淫侵袭或内在脏腑虚损,气机循行或气化功能失常,左侧春夏之阳气该升不升,右侧秋冬之阴气失于沉降,则打破了阴阳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补充的平衡状态,产生病理变化的发生都和阴阳有关。在八纲辨证中,阴阳是总纲,所有疾病的病理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的偏盛偏衰。针灸治疗是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周炜提出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左取阴经,右取阳经,针药结合,纠正先天左右阴阳之偏衰,兼顾左右升降之气机,恢复阴阳运行之通路,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6]。
  中风病的致病原因目前主要认为“风、火、痰、瘀、气、虚”导致脏腑阴阳气血的逆乱。《景岳全书》:“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不交,所以忽尔,卒然仆倒。郭礼[7]等认为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左侧偏瘫多属阴血虚的阳证,右侧偏瘫则多属阳气虚的阴证。夫中风者,皆因阴阳不调,脏腑气偏,荣卫失度,气血错乱,喜怒过伤,饮食无节,恣情嗜欲,致于经道或虚或塞,体虚而腠理不密,风邪之气乘虚而中人也。中风发生的根本病机是阴阳气血的失衡,通过DMS经络检测,分析在此状态下失衡的阴阳气血表里关系,从而指导治疗,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运用中医经络检测中风患者的经络原穴,从中风患者经络失衡状态,经络虚实、气血、阴阳角度为临床提供了客观依据。它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阴阳气血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阐释了中风的病因病机,进一步拓宽了临床治疗思路,也为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芳,黄光英.经络的生物物理学、化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07,(4):58-73.
  [2]王学明,常晓剑,曹玉珍.基于生物电放大器的经络阻抗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4)59-81.
  [3]陈军德.经络“调虚实”作用机制与损伤微环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3):308-311.
  [4]袁尚华.中医经络辨识和调理在治未病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644.
  [5]管遵惠,管薇薇.十二经脉经络辨证[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59-61.
  [6]刘静,周炜.周炜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4,33(2):117-119.
  [7]郭礼,吴润秋.中风后左右偏瘫的阴阳气血辨证[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5)113-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