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2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选用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FT3、FT4水平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所取得TSH水平數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43-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两种疾病均为常见疾病,拥有病程长,易迁移、并发症多的特点,病情严重者,患者会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一旦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会直接死亡,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2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1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有64例,女有37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值为(38.22±1.35)岁;观察组中男有62例,女有39例,年龄在25-67岁,平均值为(38.26±1.3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排除家属或患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检查工作,依据患者病况,为患者应用常规降糖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选用针对性治疗,措施为[2]:针对糖尿病:为患者选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法国 Eli Lilly Nederland B.V.生产,注册证号:S20110011),每天控制胰岛素总量为0.44倍体重值,其中,50%的胰岛素量为基础量,50%为餐前大剂量;针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为患者选用甲巯咪唑片(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5020066),温水口服用药,每天用药一次,每次剂量控制在30mg;当患者合并糖尿病后,应依据实际状况,对甲巯咪唑片的使用量进行调整,范围在40-70mg;在完成上述治疗操作后,引导患者适当运动,运动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宜过度运动,避免能量过度被消耗,使得患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情加重,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严格控制,依据患者所需总热量,计算好食物摄入量,对于维生素需求,多选用蔬菜和菌藻类食物;因合并病症属于高代谢、高消耗病症,患者体内代谢和蛋白质分解会加强,患者需要摄入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蛋白类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SH、FT3、FT4水平数值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取得数值输入系统SPSS19.0中,平均值选用(x±s)表示,检验选用t值表示,数值的百分比选用%表示,当数值的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SH、FT3、FT4水平数值情况
  观察组所取得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FT3、FT4水平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所取得TSH水平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均为典型内分泌科病症,糖尿病主要为血糖升高,属于慢性代谢性病症;甲状腺属于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作用,病变后,分为功能减退和功能亢进两种类型,两种疾病形成合并病症后,临床上,比较多见,常用的治疗方向为控制血糖、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联合治疗,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针对性治疗,发现,控制血糖、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3-4]。
  综上所述,针对性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凡,丁维,郑海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4):443-445.
  [2] 杨力,赵燕莉,杨芳,等.131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S1):39-41.
  [3] 王宏亮,赵媛,李桂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4):103-105.
  [4] 朱凤.丹栀逍遥散配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7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5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