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倾力相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某个夜班,和平时一样,我被各种外伤、腹痛的患者包围着。作为执业多年的急诊医生,我基本可以做到“一心多用”,大脑对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初步判别,目前没有重症患者。为了进一步确定我的判断,我下意识地站起来看了看门外,忽然发现一个角落里的平车上坐着一个老太太,家属正用卫生纸捂住她的头,纸已经被浸成血红色,我和家属的目光交汇,看得出他的焦急。
  我起身走出门外,来到老太太旁边,发现压住伤口的卫生纸已经完全被浸透,血还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着。
  “年纪?”
  “93岁。”家属回答。
  “怎么伤的?”
  “腿脚不利索,自己摔倒了。”
  当我揭开伤口上血红色卫生纸的时候,血呼地涌了出来——大面积的头皮撕脱伤,伤口长约12厘米(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快能计算出伤口长度,每个外科医生的手都是一把尺子,我的手指直径约为1厘米,手掌宽约为7.5厘米),伤口呈弧形,因为伤者高龄,皮肤松弛,皮肤撕开的面积大,已经能看到白白的颅骨了。
  这时我发现刚才催促我的那些患者都安静了下来……
  速度还原撕脱的头皮,多块纱布压至,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止血,送至抢救室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一系列操作后,我才注意到来的有4位家属,一男三女——儿子、闺女、儿媳、妹妹,最小的看著也有60多岁了,都是双手粗糙,满脸皱纹,一看就是朴实的农民。再看那位93岁的老太太,右颈部碗口大小的疱疹脓疮,疙疙瘩瘩的,就像蟾蜍的毒腺。
  “先照个头部CT吧,现在伤口已经不出血了,排除一下颅内有没有损伤。”我把检查单递给家属。
  “医生,这个多少钱?”老太太的儿子有些犹豫。
  我的心里立刻明白了什么。“照一个吧,现在的检查费用都便宜了,必须要先排除一下,如果脑袋里面有损伤会出现大问题的。”我努力地去缓解家属的顾虑。
  儿子看了看他老妈,看了看那3个女家属,去交费了。
  回到诊室后,我发现刚才的患者都安静了,真的没有一个人再催促和抱怨,还有几个患者关心地问起我那位老太太的伤情。
  一会儿,老太太检查回来了,结果很好,颅内并没有出现损伤。
  “住院吧,老太太的伤比较重,年纪也大了,住院能恢复快一点,也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我给出了建议。其实,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能猜到家属的回答,我能感觉到他们很孝顺,不是那种有钱不愿意给老人治病的家属,我能感觉到他回答我的话是因为经济困难带来的无奈。
  “医生,我们不住院,家里没钱,您给我妈上点止血药吧。”
  我注意到那3位女家属都默默地低着头,我知道他们是真的掏不出钱来。但因为老太太的情况比较严重,我还是建议住院。我努力地对他们讲解为什么要住院,告诉他们住院有很高的报销比例。有一刻我看到患者儿子的目光亮了一下,但当我很保守地说出住院押金的时候,那期待的目光忽然又黯淡了下来。
  “医生,我们还是不住院了,这是我们剩下的钱,一共不到600块,都交给您,您帮帮忙吧。”大儿子用哀求的眼光看着我,“我们相信您!”
  93岁的老太太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直在摆手,要回家。
  “用不了这么多钱,我给您缝合伤口。”说出这话的时候,我忽然又有点后悔了。
  “谢谢您,谢谢您,真是麻烦您了,给您添麻烦了!”这次是儿子和3个女家属一起回答我的。我看到儿子笑了,快70的老爷子笑得跟个孩子一样。
  我哪里还有退缩的理由?
  “但是——”我补充道:“缝合完伤口让老太太在急诊观察一个晚上吧。”
  我本以为家属会爽快地答应。
  “我们还是回去吧,家离得远。”儿子有些支支吾吾。
  “一个晚上没有多少钱,您的钱够用。”我知道他们可能是怕负担不起费用,于是赶紧补充道。
  经过4个家属的短暂商量,决定还是要回家。我只好交代好病情和一些可能出现的后果,家属表示都理解,并签了字。
  缝合伤口、麻药、口服抗生素、止血药、破伤风,600块钱够用吗?我尽量将手术费用降至最低,把术中所有需要止血用品的地方全改成了自己结扎止血,因为缝合线是不收取费用的。手术室里,当我打开伤口的一瞬间,护士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她想说,这种伤口怎么不住院处理?但当她看到老太太那期盼的眼神、刀刻般的皱纹和那颈部巨大的疱疹脓疮时,她明白了一切。
  手术门开的一瞬间,4位家属全部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那种感激之情没有经历过你永远也感受不到。
  那会儿的我就盼着老太太对破伤风千万别过敏,因为免皮试的破伤风费用很高。半小时后,皮试结果呈阴性,我松了口气。
  “留观一晚上,明天早上再回去吧。”我再次建议,“这么晚了回去也不方便啊!”
  “不了,医生,谢谢您!我开农用车来的,家远,还是回去吧。您放心,老太太有什么事我们都不会怪您的。我们一家子都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儿子回答着。这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老太太为什么披着军大衣,裹着厚厚的被子。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里第一集,当王璐丹看到张嘉译处理一个手外伤患者时,指责张嘉译做法不对。张嘉译建议对受伤的手指直接截指,因为他看到的是伤者为农民工,接断指费用高,成活率低,有可能最后花了钱却没有保住手指,还是要截指;而刚从美国回来的王璐丹建议还是要尝试手术接指,原因是哪怕有一线机会也要保住手指,因为伤者是家里的顶梁柱。其实他们的建议都是好的,但是最后还是要看患者自己的决定。就像今天的老太太,我已经告知了一切可能,最后我只能尊重家属的决定。
  我想着这些的时候,门被轻轻地推开了,老人的儿子走进来:“医生谢谢您,我们一家子感谢您,我知道您给我们省了不少钱,给您添麻烦了,我们打完针这就回去了,谢谢您!”
  受伤的老太太93岁,几个家属都在70岁左右,从来看病到回家,一直“您,您”地称呼我,当诊室里满是患者的时候,他们从没大声吵过,从没催过埋怨过。他们日子过得虽然贫苦,但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等等。”我叫回了老太太的儿子,“我给您写一个注意事项。”我拿出一张纸来,内容大概如下:
  明天来换药,因为伤口是撕脱伤,我放置了引流条,回家后如果纱布处有少量的渗血不用害怕,属于正常现象,明天一定要来换药。
  换药的医生会根据伤口引流的多少来决定拔引流条的时间和下次换药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1周拆线,老太太年纪大,可以10天左右拆线。
  伤口不可以碰水。明天老太太眼皮可能会肿,不用怕,属于正常情况。
  发现老太太精神状况有什么不好,要立刻来医院。
  有问题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电话号码:XXXXXXXXXXX。
  我写得很工整,很用力!
  我把纸递给了老太太的儿子,他竟然当着我的面读了一遍,然后冲着我鞠了一躬,就那么弯着身子慢慢地退出了我的诊室。
  在医院这种事情真的很多,我们内心真的很是不甘,穷人就要放弃治疗机会吗?他们何尝不想活下去!但是呢?
  西方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孩在海边把一条条被冲上沙滩的小鱼送回海里,有人问他:这么多的小鱼你救的完吗?
  小孩指了指手里的和沙滩上的小鱼: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条,这条……
  我们医生,就像那小孩,而患者就像那被冲上沙滩的鱼。希望所有患者都了解医生背后的默默付出!
  希望所有医生都真正地去理解和关心患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58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