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降温、抗病毒、解痉、降颅压等)措施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29(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21(70.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X2=7.68,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在采取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高压氧;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病毒性脑炎是一组因感染了各类病毒后并引发的软脑膜(蛛网膜和软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属于儿科接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头痛、抽搐、烦躁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尽早治疗,除了可能遗留后遗症外,严重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1]。本院随机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于分组后给予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診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所有患儿均满足第八版《儿科学》中拟定的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且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结果[2]。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儿病例数分别为17例和13例;患儿年龄0.5-7岁,平均(5.8±1.5)岁;患病时间4-12d,平均(6.1±1.5)d。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儿病例数分别为16例和14例;患儿年龄0.4-7.5岁,平均(5.9±1.6)岁;患病时间2-13d,平均(6.3±1.6)d。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备案,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案无异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包括:抗病毒、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等。而观察组则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具体为[3,4]:(1)采用单人纯氧舱方案进行治疗,舱内压力调整到0.15-0.18MPa,加减压时间各设定为15分钟,稳压时间设为30分钟,连续治疗2周作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间隔7d,连续治疗6个周期。(2护理干预措施:①在进入高压氧舱前,护理人员详细向患儿家长讲解高压氧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流程等,同时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排除高压氧治疗禁忌并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入舱前让患儿换上全棉衣物或者包被等,在高压氧舱内严禁使用易产生静电的衣物,防止着火。进入高压氧舱后,在加压过程中要匀速加压并密切观察患儿基础生命体征变化,防止由加压过快引发不适。稳压过程中要维持压力恒定,保证氧浓度维持在80%左右,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和呼吸状况改变,一旦患儿出现不适或者面色苍白,要及时停止治疗并减压出舱。减压要缓慢,防止患儿不适。吸氧期间,患儿出汗较多,出舱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家长为患儿更换衣物和喂水。每个患儿出舱后都要及时用纯棉毛巾擦拭净氧舱玻璃筒体与舱门内侧壁以及更换舱内被服,保证治疗环境的整洁。
  1.3 观察指标
  治愈是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智力无异常且未出现后遗症,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正常;好转是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较前有所好转,遗留后遗症,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大致正常;无效是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5]。
  1.4 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研究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的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9(96.67%)和21(70.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X2=7.68,P<0.05)(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很容易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危及患儿生命安全。以往临床多采用抗病毒、营养脑神经、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措施,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仅可以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6].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9(96.67%)和21(70.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X2=7.68,P<0.05),这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和护理干预,有利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提高。高压氧治疗,能够促使脑血管发生收缩,减少脑血流量,减少脑内毛细血管的渗出,减轻脑组织水肿,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也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干预,从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总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在采取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朱婷.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8):217-218.
  麻秀萍.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3):1443-1443.
  范文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7(5):1930-1931.
  郑景仙.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2):1289-1290.
  毛静静.高压氧与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6:44-46.
  陈艳,易可,吴芳.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0:118-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