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支气管哮喘新生儿期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新生儿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回顾分析两组病历资料, 如胎龄、分娩方式等, 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早产率为15.00%(6/40)、剖宫产率为52.50%(21/40)、新生儿黄疸率为77.50%(31/40)、出生低体重儿率为50.00%(20/40)、应用抗生素率为47.50%(19/40)、人工喂养率为5.00%(2/40)、新生儿窒息率为5.00%(2/40)、机械通气率为5.00%(2/40)。对照组早产率为2.50%(1/40)、剖宫产率为22.50%(9/40)、新生儿黄疸率为25.00%(10/40)、出生低体重儿率为5.00%(2/40)、应用抗生素率为12.50%(5/40)、人工喂养率为57.50%(23/40)、新生儿窒息率为0(0/40)、机械通气率为0(0/40)。研究组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黄疸率、出生低体重儿率、应用抗生素率均高于对照组, 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7.680、22.064、20.313、11.667、25.658, 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机械通气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51、2.051,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使用抗生素、新生儿黄疸、剖宫产、早产(OR=2.23、1.69、2.09、2.33, P=0.000、0.029、0.000、0.000<0.05)。结论 应用抗生素、病理性黄疸、剖宫产、早产等因素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危险因素;新生儿期;支气管哮喘
  临床儿科呼吸道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支气管哮喘[1], 疾病发作时会引发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 且易复发。严重者会出现无法平卧、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等症状。且近年来, 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亿人会患此疾病。目前来看, 我国儿童哮喘疾病发病已日益受到医学界和儿童家长的重视。此疾病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尤其是新生儿期患儿, 此外, 患儿家庭也承受较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此, 明确掌握新生儿期此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诊治疾病有积极意义。现纳入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 讨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新生儿期的危险因素。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患儿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者、呼吸道疾病者。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7.6±2.1)岁。研究组男26例, 女14例;年齡1~10岁, 平均年龄(7.7±2.2)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回顾分析两组病历资料, 记录其胎龄、分娩方式、是否机械通气、是否窒息、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是否使用抗生素、喂养方式等, 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 研究组早产率为15.00%(6/40)、剖宫产率为52.50%(21/40)、新生儿黄疸率为77.50%(31/40)、出生低体重儿率为50.00%(20/40)、应用抗生素率为47.50%(19/40)、人工喂养率为5.00%(2/40)、新生儿窒息率为5.00%(2/40)、机械通气率为5.00%(2/40)。对照组早产率为2.50%(1/40)、剖宫产率为22.50%(9/40)、新生儿黄疸率为25.00%(10/40)、出生低体重儿率为5.00%(2/40)、应用抗生素率为12.50%(5/40)、人工喂养率为57.50%(23/40)、新生儿窒息率为0(0/40)、机械通气率为0(0/40)。研究组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黄疸率、出生低体重儿率、应用抗生素率均高于对照组, 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7.680、22.064、20.313、11.667、25.658, 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机械通气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51、2.051, P>0.05)
  2. 2 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使用抗生素、新生儿黄疸、剖宫产、早产(OR=2.23、1.69、2.09、2.33, P=0.000、0.029、0.000、0.000 <0.05)。
  3 讨论
  目前已初步证实, 宫内外环境不良与成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存在密切关系。那么新生儿期各因素与哮喘发病是否有关, 对此后积极干预此类因素, 降低成年胎源性疾病患病率有较大意义, 因此, 本研究共纳入40例健康儿童和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对比, 讨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新生儿期危险因素。
  产妇自然分娩时, 新生儿会接触到母体分泌物, 此过程可能会导致母体肠道菌群进入到新生儿肠道, 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建立正常的生理屏障, 可抑制炎性反应和抗病毒。而分娩方式为剖宫产, 则要求整个分娩中保持无菌, 严格落实无菌原则和制度, 且需给予相应抗菌药物, 以降低术后感染, 新生儿肠道无法及时建立正常菌群, 其免疫功能可能发育不良, 引发变应性疾病, 如哮喘、过敏等[2]。本研究中共纳入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分娩方式中,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剖宫产率52.50%高于正常健康儿童22.50%, 提示剖宫产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因素, 所以, 建议产妇分娩中, 若无手术指征, 尽量采用自然分娩, 以确保新生儿可及时建立免疫防御系统, 降低哮喘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无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患儿体内菌群紊乱, 免疫功能失调, 加大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危险性。黄疸者胆红素增高, 对Th1细胞功能有抑制性[3], 进而引发免疫性表现。本研究结果证实, 病理性黄疸和使用抗生素均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因此, 建議围生期尽量减少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量, 以降低哮喘发生率。引发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肠肝循环重吸收, 而益生菌在治疗黄疸中有辅助治疗作用。与人工喂养比较, 母乳喂养为哮喘疾病的保护因素, 因母乳中含免疫调节因子[4], 可降低炎症和感染发生率, 进而达到降低哮喘发生的可能性。且本研究结果还证实了, 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因素包含早产, 其原因为哮喘疾病本质上为肾脏、脾、肺器官亏虚, 内伏痰饮, 加之外邪诱发。而早产患儿, 胎禀不足, 早产新生儿与足月新生儿比较, 其肺功能更为不成熟, 则加大了呼吸性疾病发病危险性。国外有学者报告称[5], 早产儿各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分娩的成熟阶段, 与足月儿比较, 其肺功能较为低下, 新生儿期患呼吸性疾病的可能性加大, 此类疾病对气道有进一步损伤, 且因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和病情发展, 出现高气道反应, 对哮喘发生有直接性影响。曾有研究将探讨对象列为早产儿, 结果显示, 患儿婴幼儿阶段患哮喘可能性较大, 且围生期合并慢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均为引发哮喘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虽早产儿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但引发早产儿胎龄不够和发生早产的原因为外界因素还是胎儿自身问题, 现针对此点暂无相关报告, 若条件成熟, 可将此点列为重点讨论内容进行分析。
  虽单因素分析后得知, 患儿低出生体重有明显差异, 但并非为影响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 作者推断, 低体重儿也可能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 且有研究报告称[6], 胎龄<37周的低体重儿童哮喘发生危险性比正常体重儿童哮喘发生危险性大约高出5倍多。此外, 因小儿呼吸道抵抗力不强, 加之上皮细胞未发育成熟, 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大, 进而严重影响呼吸道, 增加呼吸道敏感度, 易引发哮喘。本研究因样本量等局限, 其结果中未证实低体重儿、呼吸道感染史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 若条件成熟, 可进一步讨论此点。为降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 建议需确保新生儿平日生活环境优良, 如空气中无有害物质, 勿被动吸烟等, 避免新生儿呼吸道受到刺激而引发过敏, 尽力为新生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 应用抗生素、病理性黄疸、剖宫产、早产等因素为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惠琴, 樊蕊, 张静静, 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母孕期及新生儿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1):49-53.
  [2] 黄晓玲, 刘佳, 张小芳. 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母孕期及新生儿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0(6):504-507.
  [3] 刘志刚, 陈晶. 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婴幼儿喘息及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国际呼吸杂志, 2015, 35(7):537-541.
  [4] 周秀芳, 毛芬. 婴幼儿过敏性哮喘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9):1484-1488.
  [5] 智玉萍, 何学明, 董青.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 25(10):1027-1029.
  [6] 阿依努尔, 任媛, 谢义标. 乌苏市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及其危险因素. 职业与健康, 2017, 33(3): 355-357.
  [收稿日期:2018-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