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比較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100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呤醇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苯溴马隆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 两组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尿酸、肌酐与尿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肌酐、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 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均有效果, 但苯溴马隆的疗效更理性、应用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苯溴马隆;别嘌呤醇;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74
  痛风的发生为机体尿酸排泄障碍或者是嘌呤代谢紊乱促使血尿酸升高造成, 患者发病后出现关节畸形、慢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等临床表现, 而且该疾病的发生还会累及肾脏, 加大慢性肾炎、肾尿酸结石的发生率[1]。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对比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同效果, 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41例、女9例, 年龄21~86岁, 平均年龄(54.7±11.6)岁;合并症:肾功能不全13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 年龄24~89岁, 平均年龄(56.1±11.8)岁;合并症:肾功能不全者13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 具体用法:1次/d, 100 mg/次, 上午空腹口服。实验组患者采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 具体用法:1次/d, 50 mg/次, 上午空腹口服。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保证低糖、低盐和低脂饮食。持续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 患者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 或者是血尿酸值下降幅度>30%;有效:经治疗, 患者血尿酸水平仍>420 μmol/L, 但与治疗前相比, 血尿酸值下降幅度>15%;无效:经治疗, 患者血尿酸水平仍然>420 μmol/L, 而且血尿酸值下降幅度<15%[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尿酸、肌酐与尿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肌酐、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当前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 原发性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发生率也呈现增高趋势[3], 而针对于此, 临床急需采取有效的方案加以治疗。
  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皆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 其中苯溴马隆是苯骈呋喃衍生物, 属于尿酸阴离子型交换剂, 该药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肾小球对尿酸再吸收的阻滞作用, 有利于肠道尿酸的加速排泄, 保证患者的连续疗效获得, 从而作用于对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改善[4]。另外别嘌呤醇则是一种尿酸合成抑制药物, 可发挥出对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组织黄嘌呤、次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从而使得人体当中的尿酸生成量得以减少, 继而作用于对尿酸水平的降低[5-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尿酸、肌酐与尿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肌酐、尿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 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均有效果, 但苯溴马隆的疗效更理性、应用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吴惠玲. 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瘦素、关节疼痛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4):791-793.
  [2] 裴薇. 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9):25-26.
  [3] 马旭. 抗痛风中药复方的优选及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XOD、ADA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4] 龚媛. 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医学信息, 2015, 13(48):292.
  [5] 查旭雯.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血清脂联素、抵抗素、IL-23水平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2015.
  [6] 邵莉, 魏丽.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6):722-726.
  [7] 何菊美, 王刚志.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3):8631-8632.
  [8] 张超.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治疗吡嗪酰胺所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医学信息, 2015,13(9):21-22.
  [9] 胡政国, 刘家铎.苯溴马隆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18):2506-2507.
  [10] 盛娇娥, 代玉芳.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15):150-152.
  [11] 黄金沐, 池慧琼, 林少凯.比较非布司他片与别嘌呤醇片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20):2009-2012.
  [收稿日期:2019-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