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脑血管性痴呆应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脑血管性痴呆应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头颅血管核磁共振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海马体积、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及脑梗死发生情况、脑梗死层面直径。结果 研究组患者左侧海马体积为(2.48±0.24)cm3、右侧海马体积为(2.58±0.24)cm3、总海马体积为(5.16±0.35)cm3, 对照组患者左侧海马体积为(1.76±0.22)cm3、右侧海马体积为(1.86±0.22)cm3、总海马体积为(3.77±0.34)cm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为(23.66±5.32)mm、大脑左右径为(133.63±6.49)mm、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为(0.176±0.047), 对照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为(32.03±5.63)mm、大脑左右径为(126.46±7.78)mm、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为(0.250±0.04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脑梗死48例, 脑梗死发生率为96.0%, 脑梗死层面直径为(0.648±0.037)cm;对照组患者发生脑梗死14例, 脑梗死发生率为28.0%, 脑梗死层面直径为(0.213±0.048)cm;两组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层面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价值高, 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20
  现在老年痴呆属于全球老年人群中最为多见的一类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 >65岁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几率为7%, 年龄>85岁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几率为22%左右, 因此老年痴呆疾病的治疗属于临床关注重点课题, 现在临床治疗重点为明确疾病属于哪一种病理分型的痴呆。资料显示[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后, 患者的颞叶、海马体以及杏仁核会产生不同程度萎缩, 从而引发颞叶沟回间距以及大脑左右径比值产生改变, 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后, 海马体、颞叶以及杏仁核不存在显著萎缩, 患者颞叶沟回间距和大脑左右径比值不会产生较大改变。本文分析脑血管性痴呆应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 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最小66岁, 最大88岁, 平均年龄(73.1±5.0)岁。另选取同期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患者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最小65岁, 最大87岁, 平均年龄(72.5±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除由于外伤感染以及中毒等引发的老年痴呆患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医院后全部接受个体化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的饮食结构, 在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后, 患者均接受头颅血管核磁共振检查, 通过1.5T MR成像仪对患者开展平扫, 测量患者的海马体积、大脑左右径以及颞叶沟回间距。比较两组患者的海马体积、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及脑梗死发生情况、脑梗死层面直径。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左侧海马体积为(2.48±0.24)cm3, 右侧海马体积为(2.58±0.24)cm3、总海马体积为(5.16±0.35)cm3、对照组患者左侧海马体积为(1.76±0.22)cm3、右侧海马体积为(1.86±0.22)cm3、总海马体积为(3.77 ±0.34)cm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为(23.66±5.32)mm、大脑左右径为(133.63±6.49)mm、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为(0.176±0.047), 对照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为(32.03±5.63)mm、大脑左右径为(126.46±7.78)mm、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为(0.250±0.04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脑梗死48例, 脑梗死发生率为96.0%, 脑梗死层面直径为(0.648±0.037)cm;对照组患者发生脑梗死14例, 脑梗死发生率为28.0%, 脑梗死层面直径为(0.213±0.048)cm;两组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层面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 老年痴呆疾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存在极高的发病几率, 并且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脑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老年人群容易患有的老年痴呆病, 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两者的表现症状非常相似, 区分难度大, 需要通过临床医疗设备以及辅助手段加以区分[2, 3]。现在我国医学水平发展飞速, 提高了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速度, 头颅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依靠不具有放射性损害、多参数成像、不具有骨性伪影、多维度检测, 较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在临床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存在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针对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诊断[4]。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能够表明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病灶一般处于脑皮质、皮质下以及基底节区, 可以表现为多发或是单发, MR1信号出现改变, 常见梗死不存在差异, 同时在MR1显示脑萎缩病理性改变, 主要为脑室扩大、皮质变、脑沟增宽、颞叶以及海马出现萎缩[5]。本研究中, 选取5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头颅血管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海马体积、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及脑梗死发生情况、脑梗死层面直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临床中通过头顱血管核磁共振方式对脑血管性痴呆疾病加以诊断效果理想, 可以为疾病诊断率提供保障。脑血管性痴呆属于仅低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另一大老年痴呆疾病,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 关于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早期诊断属于治疗此病的基本条件[6-8]。脑血管性痴呆是涉及到各类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对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准确的评估属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 关于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治疗, 需要采取预防为主, 及早开展危险因素干预能够减缓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针对脑血管性痴呆疾病采取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精准度高, 可以成为诊断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重要依据, 对于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提供优化,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开发更具特异性以及敏感的脑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评估工具, 不断完善脑血管性痴呆影像学诊断标准, 寻找脑血管性痴呆生物学标志物, 从而做到及早发展与治疗, 属于今后临床工作的重点内容。总之, 临床中针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诊断价值高, 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艳红, 吕佩源, 李玲, 等. 血管性痴呆患者执行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 20(3):238-240.
  [2] 陈俊浩, 黄癸卯, 朱正兵. 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对比分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4):10-11.
  [3] 刘健萍, 赵海, 高明勇, 等. 基于 DTI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损伤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16, 14(8):90-92.
  [4] 张璐, 方宇, 魏建科, 等.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1):1966-1967.
  [5] 赵丽群, 饶旺福. 头颅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价值. 当代医学, 2016, 22(20):34-35.
  [6] 王宫. 头颅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 2014(8):184-185.
  [7] 付磊, 张卉田, 史德海. 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头颅血管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4):122.
  [8] 杜志顺. 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头颅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30.
  [收稿日期:2018-1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