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口腔科常年会收治到缺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骨量不足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因此临床主张对患者采用骨增量技术实施相关治疗,包括骨移植术、上颌窦底提升术、骨挤压术、骨劈开术、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等,以上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科治疗中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则对相关骨增量技术展开详细梳理,并做出综述。
  【关键词】骨增量技术;牙槽骨骨量不足;口腔种植
  【中图分类号】R78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牙槽骨骨量不足属于口腔科常见现象,导致牙槽骨出现骨量不足的原因较多,包括长期活动义齿修复、颌骨外伤或牙外伤、上颌窦腔气化、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和萎缩等,拟行种植区的骨量不足会使得牙种植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此时对患者采用有效的骨增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可应用的骨增量技术较多,本次研究对多种技术展开逐一分析,目的在于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现将本次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如下。
  1 骨挤压术
  双尖牙和上颌前牙的缺失会使得牙槽骨出现生理性改建和吸收现象,此时剩余牙槽骨的骨量不足,且骨密度低骨皮质较薄,使得正常的种植治疗难以有效开展。骨挤压术在治疗过程中,则能够通过逐级骨挤压,使得牙槽骨的骨密度得到提高,进而使得种植体和骨接触面积增加;而骨挤压术在治疗时,则要求牙槽骨的宽度在3-5mm之间,此时可将种植体周围相对疏松的骨小梁应用骨挤压器实施压紧,则能够使得种植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因此临床需注重各项细节操作,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2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该方法主要是将屏障膜置于骨缺损和软组织之间,帮助其建立有效的生物屏障,使得纤维细胞长入骨缺损区这一过程得到阻止,同时可对血凝块产生保护,使得骨缺损区域的骨修复再生。该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能够在治疗前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预后实施评估,但是该方法则在骨缺损量较大的区域中难以适用。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的成败和生物膜密不可分,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膜主要包括不可吸收生物膜和可吸收生物膜,不可吸收生物膜能够辅助维持骨再生的空间,使得成骨量得到有效增加,进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不可吸收生物膜主要由钛网为原材料,这使得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增加,临床则需注意防止钛网暴露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伤口开裂,且优于其不可吸收,因此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再次手术,将不可吸收膜取出。可吸收膜目前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和植骨材料的联合应用较多,一方面为防止膜塌陷,另一方面可维持良好的成骨空间,进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
  3 骨移植技术
  骨移植技术属于最为常用的一种骨增量技术,如果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存在不足,临床多数考虑采用自体骨直接进行治疗,进而增加其骨量。自体骨的骨传导、骨诱导和骨生成性均较好,目前在植骨材料中仍然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常见的异种骨移植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骨移植技术的治疗中,例如取自牛骨的Bio-oss,还有人工合成的骨材料,例如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单纯的骨移植技术使用效果存在局限性,因此临床目前仍然主张将该方法和其他的技术联合使用,以期增加成骨量,帮助患者得到较好恢复。
  骨移植技术中块状骨移植在临床也较为常见,该方法也被称为上置法植骨,一般在牙槽嵴宽度3mm以内时才会使用,其使用的骨块则多数取自于下颌骨外斜线等部位,经过临床修整和塑性,并应用长钛钉将其固定在种植区基骨表面,最终获得一定治疗效果,该方法的可用骨量大,塑性较好,但是需要在其他区域选择自体骨,使得手术的创伤性会随之增加,因此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前要对患者各项状况实施评估,同时要在征求患者同意才可实施治疗,以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2]。
  4 骨劈开术
  骨劈开术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骨增量技术,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允许牙槽骨的宽度不足,但是其缺牙区牙槽骨高度需合适,且根方要有足够的骨质;一般要求缺牙区牙槽骨的宽度在3mm以上,此时将唇腭侧骨板劈开后一般可超过1mm。目前临床将骨劈开术多数应用于上颌骨、下颌骨唇颊侧骨质致密的治疗中,少部分治疗在下颌后牙刀刃状牙槽骨骨吸收干预的过程中可会应用到该技术[3]。
  传统的骨劈开术在治疗过程中多数应用较薄的楔形骨凿插入到骨缝内,以期使得骨宽度得到有效增加,但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骨刀在口腔科中广泛应用,其能够辅助进行骨劈开操作,作为一种压电式超声发生器,超声骨刀的功率大且相對精准,在骨劈开等精细手术操作中能够有效保存骨量,进而减少骨丧失现象。而骨劈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种植体唇腭侧骨板具有一定厚度,此时种植体初期的稳定性可相应得到提高,治疗的周期则会因此而缩短,能够为患者节省有效的治疗时间,同时对于种植体修复效果而言,利于其长期成功率的提高。但是在骨劈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考虑种植体的唇颊向角度,避免对上部结构的修复产生影响,此外该方法治疗后可能存在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现象,因此需在治疗前评估患者各项情况,考虑是否适宜于该方法治疗[4]。
  5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底提升术主要被临床应用于改变上颌窦底位置、增加上颌后牙区的骨量,通过以上治疗使得患者的上颌窦区骨量不足现象得到改善,进而为种植义齿修复提供基础。目前上颌窦底提升术在临床中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使用,经过多次的改良其形成了以侧壁开窗外提升、牙槽嵴顶进行的内提升为主的两种术式,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的上颌窦地皮质骨形成细小骨折实施敲击,能够帮助折断的皮质骨周围骨得到再生,但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上颌窦底粘膜穿孔现象。以上方法治疗的优点则在于,其骨增量较大、骨再生多,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手术可能产生较大创伤,故而临床需注意手术后相关反应的观察,评估患者是否在治疗后伴随相关的并发症,并及时采用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有效处理,进而促进患者得到有效恢复[5]。
  6 小结
  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可用的骨增量技术类型较多,临床需在手术实施前评估患者各项情况,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判断其是否适宜接受手术治疗,并选择对应的治疗办法,进而使得患者在治疗后可得到良好的恢复,实现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科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李骏, 范芹, 王帅,等.多种骨增量技术在上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案例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5(19):89-92.
  王晓英, 沈国华, 张洁,等.骨增量技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再造复合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5):128-129.
  宋志涛.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3):10487-10487.
  陈珍香.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8):45-46.
  白连营, 安新, 韩树森,等.骨增量技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8, 4(2): 144-1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28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