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脊柱创伤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 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手术治疗效率较高, 康复作用突出, 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脊柱创伤;微创手术;固定稳定性;临床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32
  脊柱干脊柱创伤是指人体的脊柱遭受结构性的损伤, 其主要涉及到软组织的损伤、骨损伤以及神经结构损伤3种类型。脊柱创伤因为具备复杂的病情、临床危急表现突出, 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机能, 同时还会直接导致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脊柱创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提升, 临床中普遍是以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以及人为的击打为主, 对于不同患者在具体的临床表现方面并不一致[2]。对此, 为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本文以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总结, 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接受诊疗的脊柱创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每组2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9岁, 中位年龄37.8岁。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小21岁, 最大48岁, 中位年龄3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让患者采取俯卧位, 在患者的脊柱正中实行手术操作, 紧靠着骨膜将椎旁肌剥离到小关节的外侧缘, 并将肌肉用拉钩撑开之后促使受损的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在直视之下植入钉棒, 将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并复位, 借助椎体后缘的处理方式实现对椎体后缘骨折修复。在手术之后提供抗生素预防感染。
  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实行全身麻醉采取俯卧位, 应用C臂机进行定位, 在患者的椎弓根外侧边缘稍微偏外位置做纵向切口, 分离多裂肌和最长肌, 将肌肉的软组织逐渐扩张之后创建手术通道。将患者的脊柱峡部、头部以及尾部的乳状突暴露出来, 在打开视野之后应用椎弓根探子实现道路开通, 将椎弓根螺钉拧入之后将塑性较好的棒以经皮方式植入, 针对骨折部位进行修复撑开,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实施全椎板开窗处理, 应用椎体后缘系统实现骨折的撑开修复。在手术之后提供抗生素预防感染。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以关节诊治指南作为参考, 同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僵硬等多种症状完全消失, 并且功能恢复正常;有效: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僵硬等多种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明显好转, 并且对生活无影响;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 评分最小0分, 最大10分, 10分为患者无法忍受, 分值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 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 高能量损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也在随之提升[3]。脊柱创伤属于临床中相对普遍的一种骨折类型, 脊柱在机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负重关节, 脊柱的下段不仅是骨折高发部位, 同时所发生的骨折普遍属于严重性骨折, 病情表现比较复杂, 在骨折早期如果未做好及时处理, 会导致患者的恢复效果下降, 从而形成长久性肢体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另外, 因为脊柱创伤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伤、复合伤, 所以不同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但是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病情危急、复杂的特征, 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在开放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 在手术治疗方面不合理、不及时还会导致术后感染风险的提升, 从而间接提升治疗难度[5]。   脊柱创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主要在于骨折的复位以及尽可能固定, 并为后续的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提供基础性支持[6]。虽然开放手术操作简单, 但是整体固定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突出, 很容易形成松动或失效的表现,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微创手术相对于以往的手术治疗方式而言, 具备相对稳定的轴向固定特征, 可以更好的抗旋转, 且治疗后患者的骨关节生理结构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改进[7]。同时微创手术的操作范围较小, 对于周边组织的影响比较轻微, 可以有效的规避开放手术方面肌肉损伤的表现, 术中出血量比较少, 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 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微创手术固定治疗效果明显, 但是在手术效率、康复效率方面闭合复位的手术方式具备更加突出的临床价值, 对于患者的康复体验优化作用更明显。另一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微创手术本身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综合康复效益。
  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在临床中借助微创手术治疗后仍然需要注重后续的康复环节。对于脊柱创伤患者而言, 恢复期最大的任务之一便是合理开展康复锻炼[8]。家属及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在医生与护士的指导之下,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督促其逐渐开始锻炼, 同时锻炼期间需要杜绝过于心急导致锻炼强度过大。同时在锻炼期间需要做好协助与保护干预, 预防摔倒、跌倒以及过度锻炼所导致的额外损伤。康复训练干预的初期以定时更换体位、摆放体位以及被动活动关节、抗痉挛体位训练等为主, 逐渐增加起坐训练、行走训练以及日常行为能力训练, 并适当强化运动平衡、协调操作以及上下楼梯等训练内容。康复锻炼应当遵从被动运动逐渐到主动运动, 从姿势控制到随意运动。在非治疗的时间让患者开展坐位训练, 床位适当摇高后在患者可以承受的时间保持坐位, 并逐渐开展床边平衡训练、下床走动。
  综上所述,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手术治疗效率较高, 康复作用突出, 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管戈, 王开舫. Gamma3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70例疗效分析. 中国医刊, 2018, 30(7):737-739.
  [2] 趙鹏.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评价.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 33(5):95-96.
  [3] 黄涛, 马凯. 多功能带锁髓内钉与双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创伤外科杂志, 2017, 23(2):211-212.
  [4] 沙卫平, 赵科平, 陈国兆, 等. 股骨闭合复位器辅助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骨科, 2018, 9(6):48-53.
  [5] 余炳田, 郑季南, 曾丽萍. 交锁髓内钉加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创伤外科杂志, 2017, 15(1):52-53.
  [6] 朱福良, 郑道明, 时宇博, 等. 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治疗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华创伤杂志, 2018, 34(2):157-163.
  [7] 许猛子, 周君琳, 宋华伟, 等. 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 45(3):168-172.
  [8] 张少辉. 股骨干骨折磁力导航髓内钉与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创伤程度与及骨代谢比较.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14(3):233-234.
  [收稿日期:2019-0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39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