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 4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 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 治疗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13±2.84)、(8.32±2.6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01±3.13)、(10.69±3.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 既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促进整体治疗效果, 又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心理疗法;躯体化障碍;焦虑;抑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73
  躯体化障碍具体是指以持久担心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该类患者临床较为常见, 患者常因多元化躯体不适症而反复就诊, 且该疾病患者发病后, 临床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其他疾病, 严重危及患者健康, 影响患者生活[1]。抗精神病药作为该类患者临床常用治疗药物, 单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 治疗过程中还应联合其他疗法, 比如心理疗法, 为了明确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 故本次选择4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组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及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后, 对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广州市老人院收治的10例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30例共4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纳入标准:①本次纳入患者经临床检查, 均为躯体化障碍患者;②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③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患者;④治疗前2周使用过其他精神病类药物;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治疗组:男11例, 女9例;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42.50±9.09)岁;病程2~17年, 平均病程(9.50±7.54)年。对照组:男12例, 女8例;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43.50±9.07)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10.50±9.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委员会审批,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 给予患者西酞普兰片口服, 1次/d, 起始剂量为20 mg/次, 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可调整剂量为50 mg/次[2];同时给予患者利培酮片口服, 2次/d, 起始剂量为0.5 mg/次, 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可调整剂量为1.5 mg/次。
  治疗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使用药物及方法同对照组, 心理疗法具体如下。①心理支持:首先, 给予患者心理评估, 随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对症治疗;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 给予患者足够理解及关爱,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3, 4]。②认知疗法: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使患者认识到疼痛是疾病本身特性, 但不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 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与此同时, 给予患者疾病正确观念认知, 使其了解个性缺陷是导致疾病恶化的主要原因, 促使患者理性面对疾病;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转移患者注意力, 使其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①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恶心口干、食欲不振、疲劳嗜睡。②疗效判定标准: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基本缓解, 生活质量提高;好转:经过治疗, 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无效:经过治疗, 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持续存在, 生活质量欠佳。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③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采用HAMA及HAMD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评分越低, 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躯体化障碍属于临床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型疾病, 该病进程较慢, 且容易反复发作, 以患者躯体不适症为主要表现, 同时患者伴随明显焦虑及抑郁症状[6]。研究发现, 该病可能与个体差异、遗传及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患者发病后, 机体各器官将被累及, 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性与月经出现障碍, 皮肤感觉系统及胃肠道感觉异常, 严重影响患者人际关系及社会存在形式[7]。   对于躯体化障碍患者而言, 临床常规疗法即为采用精神病药物治疗, 西酞普兰片为常规抗抑郁药物, 利培酮片属于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在服用后, 通过抑制受体在体内的自我调节作用, 达到控制患者情感状态的治疗目的, 但是单纯用药, 整体治疗效果依然欠佳。
  心理疗法是近几年使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鼓励患者说出躯体及心理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患者开展心理疗法、认知疗法[8, 9]。使用该方法治疗, 可以更加明确患者患病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 进而对症治疗, 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 树立信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通过本文研究发现,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13±2.84)、(8.32±2.6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01±3.13)、(10.69±3.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學意义(P<0.05)。说明,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效果确切, 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 既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促进整体治疗效果, 又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和英, 李淑君, 彭启凤, 等. 心理干预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 45(5):154-156, 163.
  [2] 姜玉涛, 关勇.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曲唑酮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 2017, 39(19):2977-2979.
  [3] 陈喜平, 张满菊. 利培酮或喹硫平与多奈哌齐联合使用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效果. 药物评价研究, 2019, 42(3):150-153.
  [4] 陈文泽, 陈雪芬, 张君青, 等. 躯体化障碍者的治疗及其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 浙江医学, 2016, 38(10):688-690.
  [5] 许俊杰, 侯晓梅, 毕占魁. 氯氮平与氯丙嗪、利培酮三者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 44(2):67-68.
  [6] 李旭娟, 刘家文, 王涛, 等. 小剂量帕利哌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效果观察. 浙江医学, 2019, 41(7):61-64.
  [7] 殷军波, 成媛媛, 孙丕健, 等. 齐拉西酮替换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精神医学杂志, 2016, 29(5):366-368.
  [8] 陶茹莹, 李淼, 张辉, 等. 中药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2(4):757-762.
  [9] 梁晓芳, 徐波, 何国平. 黛力新辅助治疗心内科患者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观察. 临床内科杂志, 2015, 32(12):831-8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5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