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78例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 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率分别为0、5.13%、2.56%、5.13%、2.56%, 均低于常规组的15.38%、20.51%、15.38%、20.51%、15.3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益, 最大程度降低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负面损伤,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疝;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修补术;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25
  腹股沟疝属于腹腔脏器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缺陷型疾病, 其主要是因为腹股沟区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一种疝, 属于临床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普外科疾病[1]。腹股沟疝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腹股沟区域或阴囊周边出现可复性的肿物, 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严重时还会出现嵌顿性的疝, 逐渐发展成为肠壁动脉血流障碍, 从而形成绞窄性的疝, 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中关于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以外科手术为主, 以往是以张力疝修补术为主进行治疗, 但是因为手术张力要求较高, 对于正常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影响, 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整体治疗效益不足。近些年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发展, 其更加适用于临床治疗, 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体生理解剖结构[3]。对此, 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本文简要分析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78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各39例。实验组患者男23例、女16例, 平均年龄(63.8±11.4)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23.5±1.5)kg/m2, 麻醉学会分级Ⅰ级13例(33.33%), 平均收缩压(SBP)(111.3±12.1)mm Hg(1 mm Hg=0.133 kPa), 平均舒张压(DBP)(71.5±12.5)mm Hg;常规组患者男24例、女15例, 平均年龄(64.7±12.0)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24.0±1.6)kg/m2, 麻醉学会分级Ⅰ级13例(33.33%), 平均SBP(112.7±11.5)mmHg, 平均DBP(72.2±11.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进行补液, 在手术操作中采用全身麻醉。
  1. 2. 1 常规组 采用传统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在腹股沟区域实行内外环4~6 cm切口, 并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腱膜并提睾肌后, 明确并切开疝囊, 同时将坏死的肠管分离并切除坏死部分, 实行吻合手术并回纳到腹腔当中, 对疝囊游离与结扎处理, 游离精索后实行常规修补术。
  1. 2. 2 实验组 采取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操作步骤为:①实行腹腔镜下小肠切除术, 在肚脐下缘1 cm位置做弧形切口, 在建立常规气腹并探查腹腔, 同时在患侧肚脐下外侧的腹直肌外院植入10 mm的套管针, 在耻骨联合和肚脐连线的中心点植入5 mm的套管针, 在探查腹腔和判断嵌顿情况后进行回纳;②释放腹腔当中的气体, 同时从内外环的中间作5 cm的切口, 逐层切开并分离精索后提出睾肌, 实现对疝囊的游离同时回纳, 应用聚丙烯进行补片同时实行疝修补治疗, 逐层缝合后覆盖无菌辅料;③再次构建气腹, 在游离小肠检查坏死并预计切除的小肠段, 同时将腹直肌的外院穿刺切口适当延长(<5 cm), 对预计切除的小肠部分提到体外并实行常规切除, 实行吻合后纳入腹腔当中。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操作后3~5 d实行预防性的抗炎干预。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疗效与安全性指标。手术效果以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为主。疗效与安全性指标以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情况为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絞窄性腹股沟疝主要是指嵌顿性的腹股沟疝发展到了肠壁动脉血流障碍的阶段, 这一阶段中患者普遍带有明显的腹痛、频繁的呕吐以及血便、血性腹腔积液等症状, 此时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解除肠管的梗阻实现对患者的救治[4]。目前来看, 临床中仍然有较多医师选用开放式小肠切除与Bassini修补术, 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 但是仍然属于传统有张力性的修补方式, 手术操作对于不同组织、解剖平面呈现出强制性缝合操作的问题, 对于腹股沟区域的正常生理功能形成一定影响, 并且术后疼痛感受、康复效益也比较差[5]。   腹股沟疝与传统疝修补术方式相比,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手术方式的转变, 随着腹腔镜技术以及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手术操作在腹股沟疝方面的治疗应用不断广泛[6]。有研究认为, 对于成年患者而言, 腹股沟疝治疗中传统开放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不仅手术时间更长、费用更高, 同时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先采用腹腔镜进行探查, 在判断坏死且需要切除的肠管后先回纳到腹腔, 之后实行开放式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中不需要切开或打开疝囊, 在完全钝性分离之后回纳, 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手术区域遭受污染, 在借助聚丙烯补片修补并构建气腹, 实行腹腔镜的部分小肠切除手术操作, 借助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配合措施最大化岑固定的降低肠内容物对于补片的负面影响, 控制感染风险, 这也是本次研究中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7]。另外, 需要特别注意关于疼痛方面的对比, 实验组的疼痛时间更短, 其可能是因为补片材料对于腹股沟区域的结构影响更低, 在不需要高张力的影响之下便可以进行缝合, 此时疼痛持续施加更短, 对于患者的术后生活、康复效果影响更加突出, 可以更好的杜绝丧失劳动力的现象[8]。
  通过本次研究认为,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能证明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方案具备更快的手术操作特征, 手术操作速度快并且患者的康复效率也比较高, 身体恢复更快, 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与住院费用更低, 对于患者的身心压力影响优势明显, 患者更容易接受。另一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借助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达到更高的临床疗效, 对于患者的康复影响更加明显, 可以更好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可以作为绞窄性腹股沟疝的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益, 最大程度降低手術操作对于患者的负面影响,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安然, 王永忠, 郑福榕, 等.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 31(14):41-42.
  [2] 于洪球. 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对比.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21(2):46-47.
  [3] 刘忠诚, 王守光, 尹鹏, 等. 解剖定位标志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 31(144):414-415.
  [4] 朱真闯, 闫学强, 杨俊, 等. 腹腔镜手术在11例小儿特殊类型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7, 23(7):24-25.
  [5] 黄俊, 蔡小勇, 雷宇, 等. 高位结扎免剥离疝囊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 广西医学, 2018, 40(17):93-95.
  [6] 李晓辉, 刘特彬, 王锦祥. 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安徽医学, 2018, 39(12):90-92.
  [7] 王曦滔, 黄耿文, 申鼎成, 等.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39例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14(8):922-924.
  [8] 陈富强, 申英末, 赵凤林, 等.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完全性阴囊疝术中疝囊的处理经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12):1000-1002.
  [收稿日期:2019-0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1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