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膀胱内突出度与尿动力学参数、IPSS评分的关系及对TURP疗效的预测效能探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膀胱内突出度与尿动力学参数、IPSS评分的关系及对TURP疗效的预测效能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膀胱内突出度(IPP)与尿动力学参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的关系及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 68例行TURP的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IPP不同分为突入组(IPP≥10 mm, 45例)和对照组(IPP
  <10 mm, 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IPSS评分及手术疗效, 分析IPP与Qmax、PVR、IPSS及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3个月后, 两组Qmax及PVR均优于本组手术前, 且对照组PVR优于突入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 两组IPSS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入组疗效显著率44.44%低于对照组的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IPP与IPSS评分、PVR呈正相关(r=0.389、0.199, P=0.006、0.018<0.05), 与Qmax、疗效呈负相关(r=-0.347、-0.243, P=0.008、0.034<0.05)。结论 BPH
  患者IPP与尿動力学参数、IPSS评分存在相关性, 且对TURP疗效的预测效能较好。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膀胱内突出度;尿动力学参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34
  BPH属于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给患者带来了尿频、尿急、尿潴留等下尿路症状, 在尿动力学上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BOO), 长期尿路梗阻可能对患者膀胱或肾脏功能造成损害[1]。随着现代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BPH患者以TURP为首选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尚无预测TURP后效果的指标。近年来有研究证实[2], IPP与BOO及BPH导致的尿潴留联系紧密。本文旨在探究BPH患者IPP与尿动力学参数、IPSS评分的关系及对TURP疗效的预测效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68例行TURP的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IPP不同分为突入组(IPP≥10 mm, 45例)和对照组(IPP<10 mm, 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前列腺体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BPH诊断标准者[3];②年龄≥60岁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无膀胱或尿道手术史者;⑤预期行TURP者;⑥充分知情同意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近期接受过药物治疗者;②存在躯体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
  并器质性精神系统疾病者;⑤术后需行二次手术者;⑥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⑦随访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影响尿动力检查结果者;⑧伴发膀胱结石或尿路畸形者。
  1. 3 方法 患者术前行IPP测量, 采用腹部超声, 患者去平卧位, 在膀胱适当充盈的情况下使用经腹超声探头通过膀胱和前列腺的中线矢状面测量前列腺突入到膀胱最高点到膀胱颈的垂直距离, 此即为IPP长度。两组患者均进行TURP。患者均取截石位, 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远端切除以患者精阜为标志, 选择甘露醇为冲洗液。在电视监视镜下置入电切镜, 先行尿道扩张, 再逐步切除患者增生组织至深达前列腺包膜, 近端从患者膀胱颈开始切除至远端精阜。完全切除后冲洗膀胱, 充分止血。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 手术前及手术3个月均行尿动力学参数(Qmax、PVR)检测, 具体方法:嘱患者饮用水以达到最大尿意, 取站立位检测患者Qmax;PVR由患者排尿后使用B超测量膀胱内尿液横径、前后上下径, 再根据计算公式换算得出。
  1. 4. 2 手术前后IPSS评分 手术前及手术3个月后均使用IPSS[4]对前列腺症状进行评价。IPSS涵盖尿不尽、尿频、尿流断续、尿急、尿线无力、排尿费力、夜尿次数、生活质量共8个方面, 前7项为0~5分由轻到重计分, 生活质量由好到差0~6分计分。总分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
  1. 4. 3 手术疗效 分为疗效显著和疗效不显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Qmax>12 ml/s, 或手术前后Qmax改善程度>50%[5]。疗效不显著:不符合疗效显著的判定标准。
  1. 4. 4 相关性 分析IPP与IPSS评分、Qmax、PVR及疗效的相关性。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比较 手术3个月后, 两组Qmax及PVR均优于本组手术前, 且对照组PVR优于突入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手术前后IPSS评分比较 手术3个月后, 两组IPSS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突入组疗效显著率44.44%低于对照组的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 4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IPP与IPSS评分、PVR呈正相关(r=0.389、0.199, P=0.006、0.018<0.05), 与Qmax、疗效呈负相关(r=-0.347、-0.243, P=0.008、0.034<0.05)。
  3 讨论
  BPH作为临床常见老年泌尿外科疾病, 同时也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BPH的方法涵盖等待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措施的选择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本人意愿有关。BOO是指患者的膀胱出口与尿道外口之间的任一位置出现梗阻而导致逼尿肌压力上升, 最终导致排尿困难。有研究认为[6], 对BPH患者行TURP前, 对BOO进行确认评估对患者预后评估存在较大意义。临床检测BOO的方法为压力-尿流率测定, 该方法属于有创的侵入性检查, 且花费较昂贵, 患者一般难以接受, 故需探求与BOO相关的其他指标。
  相关研究认为[7], IPP>10 mm的BPH患者發生BOO的几率高于IPP≤10 mm的患者。本研究将患者根据IPP是否≥10 mm进行分组, 研究结果显示, 突入组患者手术前Qmax低于对照组, 而PVR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入组PVR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于:突入组患者IPP程度更高, 膀胱出口更窄不利于尿液排出, 膀胱逼尿肌的长期代偿作用会导致患者膀胱功能受损, 最终导致患者膀胱壁增厚, 故突入组患者术前尿动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更差;而突入组患者膀胱壁受损程度高于对照组, 故患者术后恢复程度低于对照组。此外, 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能与IPSS本身对患者属于自评量表, 受患者自身感觉影响较大有关;而患者排尿症状得到改善的可能原因在于减少了前列腺中叶突入膀胱引起机体膀胱颈部与三角区的刺激。IPSS评分降低虽然能表现出患者排尿症状改善, 但无法表明患者症状改善的原因。治疗后突入组患者手术疗效显著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IPP对BPH患者手术疗效存在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复查时仅间隔3个月, 患者膀胱逼尿肌并未完全恢复, 故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手术疗效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IPP与IPSS评分、PVR呈正相关(r=0.389、0.199, P=0.006、0.018<0.05), 与Qmax、疗效呈负相关(r=-0.347、-0.243, P=0.008、0.034<0.05)。此研究结果表示, 相对于IPP≥10 mm的BPH患者而言, 尿道阻力更显著且膀胱排尿功能受损越严重。此前孙超等[8]学者研究证实, IPP与BPH患者Qmax呈负相关,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IPP与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IPSS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 IPP程度能较好的预测BPH患者TURP后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沈骏, 郑茜茜, 吴晓琴, 等. 油茶蒲提取物对人前列腺增生BPH-1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31(7):6-11.
  [2] 邱智, 吴栗洋, 周晓光, 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合并逼尿肌功能减弱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6, 37(7):511-514.
  [3] 李晓宝, 张进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治研究进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 8(2):186-188.
  [4] 许克新, 汪磊, 王晓峰, 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对中国OAB患者结果评估的重复信度及与其他症状评分工具间相关性的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11):727-731.
  [5] 张心如. 尿动力学检查及IPSS评分对判断腔内前列腺手术效果的价值.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168(12):888-891.
  [6] 李德朝, 陈朗峰, 梁龙星, 等. 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评估的意义. 河北医学, 2016, 22(5):788-790.
  [7] 赖炳旺, 叶正辉, 王小勇, 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内突出程度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预测.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6, 30(4):30-33.
  [8] 孙超, 薛向东, 汪柏林, 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1):15-19.
  [收稿日期:2020-03-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5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