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给予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足背皮温, 截肢(趾)情况。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5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4.95±0.4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后, 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还能够提高患肢足背皮温, 降低截肢(趾)率, 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价值;Ilizarov生物学理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42
  在中老年人群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动脉硬化[1, 2]。近年来, 在不断加剧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作用下, 明显增加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几率[3, 4]。药物治疗、腔内治疗、血管移植、血管搭桥等是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手段。然而, 因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较差, 容易使肢端坏疽情况发生。现阶段, 虽然大部分患者会进行多方治疗, 但是依旧会面临截肢的危险[5, 6]。因此, 为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必须加强对有效治疗方法的积极探究。本文主要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7例;平均年龄(46.38±10.12)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平均年龄(43.95±9.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7, 8] 所有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特别是存在足趾坏死及溃疡患者, 包括: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第一期:局部缺血期;第二期:营养障碍期;②动脉硬化闭塞症(ASO);③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性病变(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分期(wagener分期法):1期和2期。
  1.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依从性好者;②无严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存在下肢动脉性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中大动脉闭塞或已出现下肢大部分坏死者;②合并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肢体偏瘫或者是肌力<Ⅳ级(肢体已无活动功能)者;④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4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 主要为抗凝、祛聚、扩张血管、溶栓及镇痛药物的应用。观察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 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及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术后管理及治疗, 手术时间约为1.5 h。术前准备包括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静息痛, 疼痛时间长短, 术前患肢足背皮温情况以及术前创面情况。所有患者采用硬外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患者仰卧位。①先行外支架植入:患肢小腿胫前一弧形大小约切口, 切开皮肤、骨膜, 并保护骨膜及周围软组织, 显露胫骨内侧面, 设计骨窗大小约10 cm×2 cm, 按照计划好的截骨范围切开胫骨骨皮质(注意勿伤及骨髓), 形成可活动骨瓣后, 在骨瓣上下部各置入1枚4 mm Schanz针作骨横向搬移作用(牵引针)。后在胫骨近端和远端分别平行置入2根直径5 mm Schanz针作外固定支架固定用, 安装可调式外固定支架, C型臂X射线机透视确定外支架固定良好, Schanz针无松动, 冲洗后, 清点器械物品无误后, 缝合骨膜及皮下组织, 皮肤组织, 包扎切口, 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或电刀, 以减少手术对血管的刺激各损伤。②对于足部溃疡创面, 予以切除坏疽趾或溃疡面清创, 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闭式负压引流处理创面。术后适当抬高患肢, 以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 减轻水肿, 必要时脱水及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术后常规切口换药, 术后第5天开始胫骨横向骨搬移, 每天搬移游离胫骨窗1 mm, 分4次完成, 连续横向搬移21 d, 再做相当速度反向搬移21 d(手风琴技术)。停止搬移4周后拆除骨搬移外固定支架(支架固定约10周)。溃疡面每日换药, 使之自然愈合, 大溃疡面在3~4周后创面肉芽生出后植皮修复。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患肢足背皮温及截肢(趾)情况。术后在开始胫骨横向搬移过程中, 观察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并对患肢足背皮温进行测量。运用VAS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定, 评分越低, 疼痛越轻。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 按照治疗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截肢(趾), 并记录例数。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5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4.95±0.4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足背皮温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的截肢(趾)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在Ilizarov生物学理论基础作出的延伸应用。根据Ilizarov研究发现的张应力法则, 生物组织在缓慢牵拉的张力下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 形成新的血液供应循环。观察组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 在小腿胫骨通过横向持续缓慢牵拉骨块可以从胫骨骨髓腔内重新生成一套微血管系统与末端微细血管融合, 能够改善或者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 使因血管闭塞造成的组织坏死趋于缓解直至痊愈。
  本文通过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 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5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4.95±0.4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后, 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提高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 有利于促进肢体恢复, 明显降低截肢(趾)率。
  通过本项对比研究, 作者认为, 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治疗与传统治疗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①易操作, 创面小:手术技术操作难度小, 操作方便, 手术学习曲线短;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术后创面恢复快;②病情改良快:经术后骨搬移后, 有效促进下肢血运形成, 使溃疡面愈合时间减少, 病情恢复快;③减少截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运, 减少下肢截肢(趾)率;④减轻患者痛苦:手术易于操作, 术后患者并发症少, 经手术后, 患者神經、血管逐渐恢复, 多数患者术后当天或第2天疼痛感觉就会明显减轻;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手术后, 患者可减少或避免截肢, 降低截肢风险, 对今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⑥治疗费用低:相对于血管成形手术费用低;⑦病情不易复发:由于骨搬移手术为促进自身毛细血管形成, 故不易复发, 如再发生血管闭塞, 可再次手术治疗[9, 10]。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不足之处:术前患者需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术中手术操作需十分精细, 避免过多损伤周围组织, 避免增加血运损伤。术后患者管理方面需精细化处理, 术后创面需保持无菌[11, 12]。
  综上所述, 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积极意义, 值得在临床治疗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2] 张东东, 叶郁青, 陈宁恒, 等.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斑块旋切术与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对比.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10):1625-1629.
  [3] 石晓明, 赵伟, 杨永宾, 等. HNF1A基因多态性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 山东医药, 2019, 59(7):23-26.
  [4] 安彩霞, 房辉, 杨岳, 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观察.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27(6):429-433.
  [5] 李君, 董健, 杨茜, 等.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8):146-148, 151.
  [6] Herrmann SM, Saad A, Textor SC. 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renovascular disease afte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Renal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OR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5, 30(3):366-375.
  [7] 庄金满, 李选, 李天润, 等. 忽略股浅动脉重建在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 17(1):33-37.
  [8] 左江伟, 郭思恩, 王斌强, 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PECAM-1基因多态性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山东医药, 2018, 58(20):91-93.
  [9] 苏少飞, 李全成, 陈林宝, 等. 抗凝联合抗血小板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效果观察.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25(3):218-221.
  [10] 蔡华琦, 傅菲, 汪洋, 等. CT血管成像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主-髂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7):635-639.
  [11] 杨大威, 纪效民, 石健, 等.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4, 38(2):201-202.
  [12] 范则杨, 王霄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A检查的诊断思路及结构式报告. 放射学实践, 2017, 32(12):1300-1305.
  [收稿日期:2020-0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8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