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对照组更好,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的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过程中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的方式,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老年糖尿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077-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超过20岁的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为9.7%,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更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会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十分关键[1]。为此,该研究以该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在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配合治疗。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神经系统障碍;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65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年龄为(74.31±3.06)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64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74.36±3.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时单独使用门冬胰岛素30(国药准字S20133006,规格100 U/mL),分别在每日早餐前和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初始药物的使用剂量为0.3~0.5 U/kg,之后根据每位患者的血糖监测水平,逐渐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0)降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的使用方法和对照组一致。口服二甲双胍的方法,3次/d,0.25 g/次,若无明显胃肠道副作用,之后逐渐增加剂量,总剂量不超过1.5 g/d,服药时间也可在用餐的过程中或者餐后服用,避免对患者的胃肠道产生刺激[2]。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主要考察患者的ADL(生活能力)评分(使用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表进行评定)、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把控制效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控制理想(空腹血糖水平<6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 <8 mmol/L)、控制良好(空腹血糖水平在6.0~7.8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水平在8.0~10 mmol/L之间)和控制较差(空腹血糖水平>7.8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0.0 mmol/L)。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临床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控制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控制有效率更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的对比
   实验组中,血糖控制1周达标的有19例,占比为47.5%,在10 d达标的有13例,占比为32.5%,两周达标的有8例,占比为20.0%;对照组中,血糖控制一周达标的有1例,占比为2.5%,在10 d达标的有14例,占比为35.0%,两周达标的有25例,占比为62.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的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χ2=24.7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量较少,靶组织系统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致使患者的机体代谢发生障碍。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很有可能引起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糖尿病足,影响其正常的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3]。直到现在,临床上并未研发出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制、饮食控制加上适宜的锻炼等方法,全方位地控制血糖,使血糖处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二甲双胍是一种临床上应用频率较高的降糖药物,它具有多种降糖机制,能够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有利于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相互结合[4];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5]。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在使用胰岛素降糖后,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从而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选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抗胰岛素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胰岛素抵抗,而且二甲双胍还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大血管、微血管循环[6],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终点事件。
   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躯体功能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对照组佳,以及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的时间短于参照组,均表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缩短血糖控制的时间,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红翠,于秀波.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0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 22(10):61-62.
  [2]  张敏睿.难治性2型糖尿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4):83-84.
  [3]  杨爱萍.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9,5(1):54-56.
  [4]  崔路坤.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154-155.
  [5]  姜丽娜.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101-102.
  [6]  顧敏杰,李立坤,范晓洁,等.DPP-4抑制剂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4):2584-2586.
  (收稿日期:2019-12-11)
  [作者简介] 李东莺(1976-),女,山西阳泉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住院分级诊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1864.htm